百度公關總裁璩靜女士現(xiàn)在被罵得很慘。她已經(jīng)清空了自己的抖音賬號,估計也會離開自己的職位。
不想?yún)⑴c那些攻擊,想討論一個嚴肅問題。
璩靜悲劇的發(fā)生,是要求自己的手下,都去開短視頻賬號,打造個人IP。想一下,她手下至少幾十人,如果都成功了,以后就是幾十個有影響力的IP,百度都不用再另外花錢做公關了。
她不是光說不練,而是率先垂范。據(jù)說她花錢買了一個幾十萬粉絲的抖音號,然后改成自己的;報名學了短視頻課程,然后開始投入創(chuàng)作。視頻制作精美,充滿了梗和爆點,就像那些霸道總裁小網(wǎng)紅一樣。
這時候翻車就是必然的。因為個人在社交媒體上要成功,必須有個人風格,越出位越好,而作為百度的“公關一號位”,代表的又是公司。這兩者中間有著無法化解的沖突。
她在視頻中本色演出冷血霸總,嘲諷和挖苦打工人,引來反噬,也是自作自受。但是,相比于批判她個人,去思考她的“實踐”其實更有意義。
社交媒體時代,每一個“有影響力的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不管是周鴻祎還是雷軍,似乎都在公司之外獲得了新的、屬于個人的“形象資產(chǎn)”。很多公司的的老板,都在搞視頻直播,直接賣貨。。
璩靜設想的,應該也是她向上級匯報的方案,就是把團隊都塑造成個人IP,然后又完全歸她號令。這其實是一種新的占有:不止是占有員工的工作時間(勞動力),還占有員工的“人格”。
個人社交賬號,既是一個人“人格”的體現(xiàn),也是其才華、人生經(jīng)歷的反映,是“自我”的延伸。被人們稱之為“人設”的東西,其實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
這是一種屬于個人的“資產(chǎn)”,公司是否能夠占有?
而且我也懷疑,璩靜的設想,不太可能成功。一個叫“璩靜”的人,可以成為強大IP,而“百度公關璩靜”,如果賬號屬于百度,就很難展現(xiàn)那個獨特的自我。
并不意外,不管是公司還是其他組織,只有真正的一號人物,才可能獲得個人IP和公司的完美結合,比如曾經(jīng)的馬云。在中國獨特文化環(huán)境下,即便是公司的二號人物,也不太可能有強個人IP。
在媒體行業(yè),像璩靜那樣思考的“領導”并不少。
社交媒體時代,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是“機構”中的“獨異個人”的崛起,很多一線的自媒體,都曾經(jīng)在機構工作過。
但是,一旦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獲得成功,就會引發(fā)“占有”危機。領導不滿,機構也想分一杯羹。通常的結果,是個人會選擇離開。
璩靜設想的“占有模式”太過完美,也不可能實現(xiàn)。但是,這種新的占有模式其實非常普遍。很多人不得不在自己的朋友圈上轉發(fā)雇主的內容,已經(jīng)是一種“日常”。??????????????????????????????????
當然,“日常的抵抗”也廣泛存在,很多人設置分組,把那些內容設置為僅領導可見。
很多大學畢業(yè)生甚至都感受到了這種“新占有”的壓力。有很多年輕人,都有兩個賬號,一個“獻給單位”,不管是實習還是以后到新機構工作,都完全臣服;另一個給自己,用來吐槽和記錄日常真實。
這是一種人格分裂,也是公平的欺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