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得中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一核兩翼多點”的場館布局、一系列重大會展項目的打造,讓長沙會展經濟在中部城市里脫穎而出。
“如果在一個城市開一次國際展會,就相當于一架飛機在這座城市上空撒鈔票。”這是一位德國經濟學家對會展經濟作出的生動比喻。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風向標、助推器”,會展業以其強大的經濟帶動效應,成為中國很多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共同追求。
中非經貿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湖南通用航空博覽會、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世界計算機大會、中部農博會……近幾年來,長沙提出打造“國際會展名城”,各種大型會展和論壇在長沙“扎堆”舉辦,規格不斷提升。
廣州、北京、深圳、成都、上海、杭州、南京、長沙、武漢、重慶——在2023年10月發布的《2022年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榜單前十名中,長沙會展經濟競爭力指數位居全國第八、中部第一。
會展對于城市的價值何在?長沙的會展經濟有何特色?長沙離“國際會展名城”還有多遠?《文史博覽·人物》專訪湖南省政協委員、長沙市政協副主席、民建長沙市委會主委、市會展辦主任李舜,分享長沙會展經濟崛起背后的“奧秘”。
2023年6月,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召開。
“線下會展不會被取代”
《文史博覽·人物》:都說“辦好一個展,提升一座城”,會展對一座城市的提升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舜:會展業是一個城市經濟發達和開放程度的重要標志,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競爭力、美譽度具有重要意義。通常認為,會展業有著1∶9的產業帶動效應,2023年我們首次建立了會展經濟統計體系,經測算得出,長沙會展業的經濟拉動系數大約在1 ∶ 7.3。高質量展會的舉辦能帶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供應鏈的資源聚集,促進商品流通、科技合作、文化交流、旅游發展,拉動經濟綜合發展,因此有人將會展業比喻為“聚寶盆”。
《文史博覽·人物》:如今國內外很多會議和活動都在線上舉行,是否會影響線下會展的參與度?
李舜:只要有人類活動的存在,面對面的交流和體驗就必不可少,由此建立起來的聯系和信任,是線上所無法企及的。我們發現,線下會展的受歡迎程度并沒有減弱,高質量展會的報名都非常踴躍,有的甚至“一位難求”。
線下會展不僅不會被取代,而且還大有可為,這從各大城市對會展業的高度重視中可見一斑:上海提出推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成都在城市定位“三城三都”中納入了“會展之都”,杭州提出高水平建設“國際賽事之城、國際會展之都”,鄭州也提出要打造國際會展名城,等等。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展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提升參展體驗感,打造“永不落幕的展會”。
《文史博覽·人物》2024年第4期 《李舜:長沙離“國際會展名城”還有多遠?》
“長沙的產業會展特色明顯”
《文史博覽·人物》:近幾年,長沙躋身全國十大會展城市,位居中部第一,長沙會展業迅速崛起的優勢何在?
李舜:長沙具有得中獨厚、暢聯全球的區位交通優勢,擁有“一核兩翼多點”的場館布局,適合各種規模和類別的展會舉辦。“一核”是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長沙國際會議中心組成的會展片區,“兩翼”分別為北辰國際會議中心和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多點即芒果館、紅星展覽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李自健美術館、各種五星級酒店等。據統計,2023年長沙全年共舉辦229個展覽項目和216場500人以上會議,展會數量規模效益都創新高。
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重大項目的打造讓長沙脫穎而出。比如已經舉辦了三屆的中非經貿博覽會,從展覽規模到交易成果都在不斷刷新,全方位展示了中國氣派、湖南形象;本土培育的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已經成為亞洲最大、提升品牌知名度最快的工程機械展覽會之一,去年吸引了全球1500余家企業參展。近期召開的長沙建博會、中國城市夜間經濟峰會,也是長沙本土培育起來的展會,今年建博會展覽面積增長了50%,泰國、越南、沙特都來了采購團;夜間經濟峰會去年走進了西安,今年有好幾個城市在對接,希望借此帶動當地夜經濟發展。
《文史博覽·人物》:跟其他城市相比,長沙的會展業有何特色?
李舜:長沙的產業會展特色十分明顯,從北斗峰會、世界計算大會、岳麓峰會,到工程機械展、通用航空博覽會、智能智造博覽會、建博會、筑博會,都與湖南優勢產業息息相關,并通過會展助推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會展反哺產業方面,我可以舉兩個案例:了解到東南亞的工程機械需求后,2023年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辦了東南亞分展,這是湖南首次走出國門舉辦的展會,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工業裝備展,現場形成交易及合作總金額近10億元;寧鄉煤炭壩曾是湖南最大的鄉鎮煤礦,后來淘汰落后產能轉型為門業特色小鎮,當地企業組團參加長沙建博會后產品廣受青睞,收獲大量訂單,實現了從“湘中煤都”向“湘中門都”的蝶變。
“讓高品質會展成為長沙城市名片”
《文史博覽·人物》:長沙要實現“國際會展名城”的目標,哪些方面亟待加強?
李舜:我們目前確實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在國際上叫得響的知名展會不多,缺乏與國際會展企業、國際組織的深度合作,展會運營服務水平對標國際一流還存在很大差距,展會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應用重視和投入不夠,缺乏高素質的復合型會展人才,等等。國際展會的申辦非常難,往往要經過數年的準備,長沙還沒有申辦過真正的世界展會,這是我們下一步要破題的。
《文史博覽·人物》:對于長沙會展經濟的發展,你有什么期待?
李舜:長沙正在加快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為會展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對長沙這樣不沿邊、不靠海的中部城市而言,會展是一種天然的開放平臺,如何通過會展導入更多國際國內一流研發機構和企業,讓它們能夠看好長沙、落戶長沙,帶來團隊、帶來成果,促進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期待盡快出臺《長沙市會展業促進條例》,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不斷推動長沙會展業朝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綠色化、數字化方向發展,讓高品質會展成為長沙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文 | 政協融媒記者 劉敏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