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2024年4月30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文明探源百科全書》召開線上編纂工作推進會。《中華文明探源百科全書》主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第一到第四階段首席專家(執行專家組組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考古學會原理事長王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級研究員何努,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斌,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國家文物局考古年代學重點科研基地主任吳小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羅運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余西云,首都師范大學考古系主任袁廣闊,安徽大學歷史系教授吳衛紅,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魏繼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崔劍鋒,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人類起源與演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宇,以及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山東大學、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學等機構的約30位專家,以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劉祚臣、副總編輯蔣麗君、科技分社社長余會、責編劉敬微參加會議。會議由蔣麗君副總編輯主持。
劉祚臣社長感謝王巍主編和與會專家對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支持,專題性百科全書《中華文明探源百科全書》由王巍主編和文明探源工程中堅力量共同編纂,意義重大。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自 2002 年啟動至今,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編纂出版《中華文明探源百科全書》既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宣傳、推廣、轉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重要講話精神,又回應了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時代關切,兼具學術傳播和大眾普及的功能。百科社將全力保障這一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和社重大選題的編纂出版工作。
蔣麗君副總編輯介紹了《中華文明探源百科全書》的出版背景和前期工作;闡述了項目的價值和意義,即對文明探源工程學術成果的普及與推廣,對百科資源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與專家團隊深度合作的出版實踐,具有深厚的學術價值、教育價值、社會價值和跨文化交流價值;重點說明了《中華文明探源百科全書》在定位、類型、讀者對象、框架體系、分支設置、選條原則、編寫提綱、條目篇幅、配圖方案、版式設計等方面的特點,同時介紹了項目的工作流程,供專家們討論。
王巍主編介紹了《中華文明探源百科全書》的設計思路和編委會組建的出發點,肯定了其出版意義和學術價值,指出本書作為權威、全面介紹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創新型百科全書,意義深遠,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轉化、推廣、宣傳的重要途徑。他強調了本書的總體目標是立足于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歷史進程,介紹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和遺址,設置異于傳統百科的整體架構和內容呈現,突出便于閱讀是本書編纂的第一出發點,旨在使公眾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有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理解。
會議討論階段何努、吳小紅、蔣樂平、吳衛紅、劉斌、趙賓福等專家對本書的框架體系設計、分支體量、條目設置、框架條目表編制、撰寫要求、配圖要求、大事記的撰寫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流,并達成了共識。
王巍主編在總結發言中強調了工作進度,要求各分支按照項目實施計劃表堅持不斷推進編纂工作,確?!吨腥A文明探源百科全書》按計劃出版。
歡迎點“在看”,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