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目光看向我!前幾天,iQOO Z9系列正式發(fā)布了!
為什么專門拎出來說呢?
因為黑馬我啊,等它等了快一個月了!
相信不少朋友和黑馬一樣在等它,不為別的,主要就想看看——
iQOO Z9 Turbo上市之后,最近發(fā)布的這一水兒1999元起售的中端性能旗艦機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射門員?
等一下,你也是Turbo?
開個玩笑……
為了更直觀的感受區(qū)別,黑馬把一加Ace 3V、紅米Turbo3、 真我GT Neo6 SE、iQOO Z9 Turbo的參數(shù)拉了個表,有興趣的可以點開大圖看看。
四位參賽選手表現(xiàn)算是各有所長,話不多說,先來看看橫評。
1999元射門員,各有所長
還是先看外觀吧,這個機身問題大家吐槽了挺久,主要就是除了一加 Ace 3V有玻璃后蓋,剩下3個則均為塑料中框+塑料后蓋,畢竟,在這個價位區(qū)間,想配上玻璃后蓋還是不多的;
所以如果你不能接受塑料背板,那么,在這4臺機子里,一加 Ace 3V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PS:黑馬測了一下紅米Turbo3塑料機身的防摔能力,除了直接受力點有點變形之外,其他地方毫發(fā)無損;其他幾款機子,有經(jīng)驗的可以評論區(qū)聊聊防摔不?)
屏幕方面,四位都是OLED屏幕、1.5K分辨率,其中iQOO Z9 Turbo這次用上了小米14同款的華星光電C8、144Hz高刷,峰值亮度有4500nit;真我GT Neo6 SE的京東方無雙屏,峰值亮度有6000nit,并且還是首發(fā)搭載,也是唯一搭載曲面屏的機子。
屏幕素質(zhì)上,iQOO Z9 Turbo和真我GT Neo6 SE會更優(yōu)秀一些。
處理器方面,四臺機子主要搭載的是7+ Gen3和8s Gen3兩款處理器,關(guān)于這兩個芯片的區(qū)別,黑馬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詳細解釋。(詳情戳:1999元?小米新機,還是太貴?。?/p>
簡單來說就是,這倆都是8 Gen3同款架構(gòu),但實際能效表現(xiàn)都要比去年的8 Gen2差點,具體對比的話,主頻的提升還是讓8s Gen3比7+ Gen3更強上一點。不過實際體驗應該不會有太大區(qū)別。
圖源:網(wǎng)絡(luò)
續(xù)航方面,本來黑馬覺得5500mAh的一加 Ace 3V和真我GT Neo6 SE就挺好的了,但當黑馬看到了iQOO Z9 Turbo的6000mAh超大容量電池……(Turbo3你看看你?。?/p>
但是如果把目光轉(zhuǎn)移到快充,一加 Ace 3V和真我GT Neo6 SE的100W快充就顯得更有吸引力,反而是6000mAh的iQOO Z9 Turbo只配備了80W快充。
一加 Ace 3V號稱26分鐘滿電,而90W快充的紅米Turbo3,34分鐘能充滿5000mAh電池,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尺寸方面,紅米Turbo3以6.67英寸屏幕和160.5 x74.4x7.80m的機身尺寸,成為四臺機子里最小巧的一臺。
另外,紅米Turbo3的電池容量也沒白閹割,179g的重量吊打其他三臺機子,握持感也非常Nice,是黑馬比較喜歡的那種輕盈機子。
另外就是散熱問題,塑料后蓋大概率會加大散熱壓力,但真我GT Neo6 SE搭載了10014平方毫米的VC均熱板,甚至超越了一些專業(yè)電競手機,從參數(shù)而言,散熱應該會處理的比較好。
不過就黑馬手上的紅米Turbo3來看,塑料后蓋雖然會導致散熱壓力大,但是在均熱板處理下,跑分和長時間游戲中并不會出現(xiàn)“燙手”的感覺,盡管整體機身溫度會上升,但比金屬材質(zhì)強導熱帶來的體驗,還是要好很多。
至于影像方面就不說了吧,性能機器懂得都懂;如果有強需求拍照的,在千元機價位區(qū)間,不如去看看真我12Pro+,1699元還帶6400萬潛望長焦,你品,你細品!
另外,一加 Ace 3V和真我GT Neo6 SE搭載的是三頻北斗+雙頻GPS,在使用體驗上,應該會比雙頻北斗+單頻GPS的紅米Turbo3和iQOO Z9 Turbo好一些。
總結(jié)一下,一加 Ace 3V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較大電池和 100W 快充,后蓋材質(zhì)為玻璃,質(zhì)感更好,而且三頻北斗+雙頻 GPS 非常實用,VC液冷散熱覆蓋面積優(yōu)勢明顯,還有著 IP65 級防塵防水。
真我GT Neo6 SE和一加 Ace 3V差不多,但屏幕素質(zhì)非常優(yōu)秀,擁有6000nit的峰值亮度;另外VC液冷散熱覆蓋面積也是最大的。硬要挑缺點的話,黑馬的夢中情機還得是直屏。
紅米Turbo 3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高達 12 個的 5G 網(wǎng)絡(luò)頻段,其他三款則只是 7/8 頻,另外相對較小的屏幕和更輕的重量,也能打一波差異化。
iQOO Z9 Turbo的屏幕素質(zhì)也相對不錯,144Hz 刷新率,峰值亮度高達 4500nit,但黑馬覺得最大的亮點應該是6000mAh 的超大電池,估計能戳中了一部分用戶的痛點。
沒預料中那么香
但是啊,這波中端性能旗艦,黑馬等的時候挺期待的,盤的時候就覺得似乎好像差點意思。
比如這個處理器,只看對比大家都半斤八兩,但是如果拿來和上代的8 Gen2比較的話。
Emmmmm……
黑馬去搜了一下去年那批8 Gen2的次旗艦,現(xiàn)在也就比這批新機貴了幾百塊錢。
雖然這批新機,各方面看上去哪哪都還不錯,但是相比水桶機又確實閹割了不少內(nèi)容,塑料機身還勸退不少人。
或許iQOO Z9 Turbo這種,在某一方面特別強的,依舊還會有點市場,但如果沒有特殊需求,上一代次旗艦真的可以說直接秒殺它。
再加上黑馬之前在紅米Turbo3里寫道,上一代中端機(紅米 12 Turbo、一加 Ace 2V 還有真我 GT Neo5 SE )現(xiàn)在價格也降下來了,要便宜一點我們可以“隔代香”,但追求性能的用戶,又有上一代次旗艦可以選擇。
一加Ace 2V部分配置
不得不說,這批新的1999射門員們,真的挺尷尬的。
其實黑馬發(fā)現(xiàn),去年中端性能機開始卷性能、卷價格、卷快充,有一部分因素是各廠商配件庫存不少,比如去年特別火的大內(nèi)存就是旗艦機下放到中端機的。
再加上去年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都在下滑,上游芯片、面板的供應價格也在下滑。使得最終成本下來了,性能又上去了,所以出現(xiàn)了一批”性能射門員”,性價比顯得尤其高。
比如去年驍龍7+ Gen2橫空出世的時候,紅米Note 12 Turbo就因為這顆芯片和下放到2000元的1T大內(nèi)存以及1999元的起售價,俘獲了不少人的心。
紅米Note 12 Turbo部分配置
但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場供需,等到原材料價格開始回升,成本壓力就會被轉(zhuǎn)嫁給消費者身上。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覺得“這也不香那也不香”、“還不如上一代”。再加上同一個套路用第二遍,效果也要大打折扣。所以,今年各大手機廠商要想再復刻去年的成功,不掏出點新東西,很難讓消費者買單的啊。
還有一點黑馬覺得,現(xiàn)在手機廠商的系列定位確實有點冗雜了。
原本主打性價比的次旗艦,本來就覆蓋了一部分中端市場需求,現(xiàn)在又推出一批中端性能機,感覺就像是在中間硬塞了一個系列。
在大而全和小而美之間,怎樣才能從容優(yōu)雅的加塞一個新的定位,或許各個廠商還可以再思考一下。
圖源:微博
當然黑馬也猜測,這很可能是各大廠商次旗艦們?nèi)鏇_高的前奏,也有網(wǎng)友猜測新機配置不及預期可能是為了清前代機子以前的庫存……(黑馬:還是大家腦洞大)
但反正站著說話不腰疼,黑馬還是希望廠商能繼續(xù)卷起來,畢竟只有廠商瘋狂對線,我們才有良心厚道的千元機用啊!(狗頭.jpg)
評論區(qū)聊聊,這次的中端性能機們有達到心理預期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