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AM'S
DAILY
假期回到家中,回想這個春天時常在路上,輾轉于世界不同的機場與城市,也偶爾闖入自然山川湖海,見過越多不同人的生活和自然鬼斧神工的瑰麗,就愈發能清晰地描繪出自己理想中高級生活的模樣。
前幾周在遠離繁華都市的靜謐高原醒來,窗外不再是林立的高樓,取而代之是一棵開滿花的樹,以及一座矗立于此已經數億年的巍峨雪山。
當時我想,世界真是一扇巨大的落地窗。
從扇窗望出,時間在那一刻仿佛停滯,因為仿佛看見了心中對理想生活的想象,是未來。
適應了快節奏生活的我,有一瞬的不習慣,但一個深呼吸后又恢復平靜。像這樣什么也不做地欣賞眼前的風景,享受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不正是一直努力奔跑想到抵達的高級的「奢侈」嗎?
想想充斥于社交網絡和城市各個角落里的高級生活方式的“樣板間”,讓人誤以為這就是生而為人必須達成的終極目標,根本無暇思考這是不是自己內真實所愛所求,一味盲從追隨,身心俱疲。
但那些能直擊人靈魂,令人倍感幸福滿足、豁達從容、自信愉悅的,可能不過是一棵在曠野上不在乎是否有人欣賞,按照自己的節律開滿花的樹,一場在湖泊邊自由的閱讀。
One
高級生活是一種內心體驗
支撐起高級生活方式的從來不止單一的物質滿足,甚至物質只是一個基礎,關鍵在人心——
迷茫時讀書,清醒時做事;獨處時思考,閑暇時蓄力;煩躁時運動,焦慮時行動;失意時坦然,得意時淡然。
無論什么時候,關注自我感受、洞悉內心需求是前提,就像即將到來的520,能收到愛的禮物和祝福自然幸福,但自己給予給自己禮物和足夠的愛,在我看來才是更高級和奢侈的生活。
伍爾夫寫,達洛維夫人說她會自己買花。
且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觀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感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
很喜歡酒店的窗景
“盡情感受”四個字用得很妙,古往今來人類對于高級生活的追求無非就是如此。
小到翻閱一本書、欣賞畫作、為自己定制紀念禮;大到游歷世界,從漫步在古文明遺址到潛入浩渺深海,盡所能以多樣的方式來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思維,在不斷修正中確立屬于自己的人生坐標系。
哈佛調查報告也有這樣的研究,越是富有的精英階層越喜歡補充型的生活方式,即那些能讓自己獲得愉悅,同時又能開拓自我未知潛能,真正為內心蓄能的生活。
以深入閱讀取代碎片閱讀,規律運動而不以減重為唯一目的,訓練自我思考而非人云亦云,沉浸式體驗式旅行代替走馬觀花的打卡拍照。
Two
我愛,即高級
所以高級生活方式從來沒有一個固定模板可以讓人抄作業,即便有人給出N條Tips,那也并不代表逐一執行后就能達成圓滿幸福的人生。
一切的評判標準和根源都是自己,是否足夠熱愛,是否言為心聲,就像人人都羨慕谷愛凌是個閃閃發光的天才少女,但她保持高能量的秘訣非常直白簡單,就是做讓自己高興的事。
縱觀人類歷史所有真正能打動人心且歷久彌新的電影、文學、藝術、建筑,甚至包括一件華服或奢華珠寶等作品,無不傾注了創作者內心的熱愛,以及自我和這個世界的所思所想。
一件“空殼子”般的作品,無論多么華美精致,也抵不過時間的拷問。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也無法被定義,我愛即高級。
唯有建立在熱愛之上的生活,才能抵消日復一日不斷自我探索、思考、打磨必定伴隨的倦怠,并持續注入能量,帶來更極致和純粹的人生體驗。
如同奢侈品中最頂級的匠人們,不惜用千百個小時挑選材質,精準到分毫的細節打磨,并反復斟酌每一抹色彩,最終呈現的不只是一件高級定制,而是極致審美和高級生活方式的凝練,是一種永恒。
世界越紛擾,越需要靜下來聆聽內心,才可能不被裹挾前行,才可能敏銳感知自我。從這個520開始追求內心所愛和更真切的滿足與快樂,也是不斷靠近高級生活本質的一種“訓練”。
那是一種可以讓自己獲得身心滋養,并在自我與世界之間搭起橋梁的生活方式。
五月來了,祝福每一個對生活有愛,有熱望的你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