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學生到我這里咨詢,她說我有焦慮癥和抑郁癥。她說我學習很多心理學身心靈甚至佛教,可是為什么我的焦慮和抑郁還在?她說我已經(jīng)不害怕死亡了,可是為什么還會有恐懼?如果人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為什么我還會焦慮?
一、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看不到真實的自己
以前一個焦慮癥患者來咨詢,她是一個基督徒,因為焦慮癥發(fā)作,自己滿臉的唑瘡,她說掉根頭發(fā)都是上帝的旨意,可是我為什么會焦慮呢?我什么擔心的都沒有,那焦慮又是哪里來的呢?同樣情況一個信佛的來咨詢,她說我學佛十多年了,而且全國各地哪里舉行佛教法會我都去參加。為什么我會有抑郁癥?我為什么身體這么多病呢?難道是我真的有那么多的業(yè)障嗎?
學基督教這個女的為啥會焦慮癥呢?她男人是流動賣貨的,孩子大了要結(jié)婚,又沒錢,自己每天除了禱告,啥也不會做。所以她會合理化她自己的行為,我只要每天禱告,我們的錢就會來了。誰也不能反對她去禱告,去讀經(jīng)。同時她覺得自己有文化,她愛人文化低,也就是說他愛人配不上自己。但是自己又不能掙錢,還得需要依賴這個自己看不上的人。
所以她的內(nèi)心很沖突,很焦慮,但是因為她信教,她又不允許自己焦慮。因為焦慮就代表著自己心不誠,會被批判自己,也會譴責自己。為了表達自己的誠心,就會壓抑自己的焦慮和沖突。結(jié)果就是自己身體會露餡,心里會出問題。因為你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一個多思多慮的人,一個愛著急愛發(fā)火的人。你覺得這些品質(zhì)不好?把他們?nèi)綦x開來,所以你就和你自己斷聯(lián)了,病自然就來了。
當她明白了自己的病因,就在咨詢室和我一起哈哈大笑,然后她說我的肩周炎好了,我的腰疼也好了,我的腿也不疼了。回家之后感覺自己的臉上疙瘩涼涼的似乎在脫落,過了一個星期,所有的疙瘩都不見了。一個月后完全看不出來臉上長過唑瘡,她表達出自己的焦慮,自己的焦慮反而消失了。相信、信仰和信任是不同的,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都是相信,信任只有極少的時候會發(fā)生。
就像你被朋友騙錢,你就會很難受,因為你說我信任他,他怎么能這樣對我?可是這是相信而不是信,而不是信任。而信任就會這樣說,我朋友一定是非常需要這筆錢,他不還我沒關系,一定是他條件不允許,他遇到了難處。就像管仲和鮑叔牙一樣,一起做買賣,每次管仲都是多分一些,他說那不是管仲貪財,而是在家里貧窮。三次作戰(zhàn),三次都逃跑了,他說那不是管仲怕死,而是他知道他死了,家里的老人沒人奉養(yǎng),那是真的信任。
二、羨慕天堂,你就會害怕地獄。相反你害怕地獄,你就要渴望天堂。
同樣情況,學佛這個女士也是如此,自己脾氣特別大,一吵架就摔東西,她脾氣是發(fā)出去了,然后又開始譴責自己,我學佛這么久,為啥還發(fā)脾氣?我應該沒脾氣才對,我為什么做不到寧靜?因為你越讓自己心不動,自己的心就會越動。因為你把心不動,定位成好的,你就要去除那個不好的,越干涉結(jié)果就是心越動。
你允許自己煩亂,煩亂就像云一樣,來了就走了,你越怕污染你的心,他已經(jīng)污染了。因為我們制造了非黑即白,我們制造了分別,我們制造了好壞,我們制造了天堂和地獄。佛教大師說不羨慕天堂,不畏懼地獄,因為你羨慕天堂,你就會害怕地獄。相反,因為你害怕地獄,你就要渴望天堂。
以前看佛教故事,徒弟問大師,你走了之后去哪里?大師說去驢肚子里馬肚子里。我那時候也很疑惑,學佛不是為了去天堂嗎?如果要去驢肚子里馬肚子里還用學佛干什么?實際上對于大師來說,去哪里都一樣。因為沒有分別心了,他也自然不會去到驢肚子里。他只是為了打破徒弟的執(zhí)念,因為對于徒弟來說師傅去的越高,徒弟們越有信心。大師正是因為這一點,才用這句話打破徒弟們的分別心執(zhí)念。
對于這個佛弟子,我說你把這些年的憤怒不滿說出來,對著枕頭打出來。她打了一會兒就開始不停的打嗝,打了很久的嗝,然后就出了一身大汗。她臉色慢慢由暗黃變粉白,然后說自己心里透了口氣,整個身體也舒服多了。經(jīng)過幾次咨詢,不但自己的抑郁癥好了,自己身體總是無名的疼痛的毛病也好了。你是一個帶刺的玫瑰,就接受自己是一個帶刺的,而不要偽裝自己是溫柔的,她笑著說以后我要當一個帶刺的佛。
三、你拒絕了痛苦,你也就拒絕了幸福和快樂。
當你保持你是一個好人,你就會看到你壞的一面。當你保持你的正面,你就會看到你邪惡的一面。當你想保持你的平衡,你就會體驗到不平衡。所以越是讓自己不緊張的人,結(jié)果就是自己變得更緊張了。越是讓自己不害怕的人,最后變得越來越恐懼了。為什么越解決問題,問題越多?我們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解決問題的人,恰恰是制造問題的人。
如果你真的看清了并且接受了真相,就不會用虛假的去掩蓋真實。就像有一個咨詢者好病了之后說,以前別人總說你要原諒你爸媽,我說我原諒了他們。實際上那時我沒有原諒他們,只是別人說與父母和解,自己的病才能好。我為了好病,我選擇了和解和原諒。當我真正痊愈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父母對我真的好,過去我把他們對我的好全當成控制了,此刻哪用原諒,感謝還來不及呢。她說我現(xiàn)在見到我父母很羞愧,覺得我以前為什么那樣粗暴的對他們。
越是想幸福快樂的人,越制造了痛苦,因為痛苦會放大,咨詢的時候,我常讓大家念我歡迎我的痛苦。很多咨詢者說我為什么要歡迎痛苦?因為你歡迎了痛苦,他就不會變得那么恐懼。你歡迎了痛苦,你也就歡迎了幸福和快樂。你拒絕了痛苦,你也就拒絕了幸福和快樂。就像有個女生,她說失戀太痛苦了,我承受不了,所以我不再談戀愛了。這就是因為害怕痛苦,而拒絕幸福的例子。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催眠師,簽約作者,老師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