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茅臺再次用驚艷數據“說話”:
我依然“高高在上”,你仍然“高攀不起”![呲牙][呲牙]
今年一季度,國內多家酒廠營收“一片紅”!其中,貴州茅臺業績更是亮眼——
營收464.85億元,利潤331.7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04%、15.59%。
為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茅臺的商務社交屬性、老酒投資變現力、品牌附加值等,短期之內仍然沒有可替代性。
我真的很納悶,為什么在“科技興國”的當下,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不是造芯片或搞人工智能的公司,而是茅臺呢?
從茅臺酒廠公布的文獻資料中,我們似乎可以得到答案。除了赤水河畔所獨有提供的微生物菌群之外,茅臺的卓越品質,無疑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早在1972年,周恩來總理作出“茅臺酒廠上游100公里內不能建任何化工廠”的批示,一直執行到了今天。同時,確保茅臺酒的質量更是成了一項亙古不變、至高無上的政治任務。質量管理嚴苛得近乎軍事化!
那么,今天的問題來了。難道說“高貴”的茅臺永遠都不會走進咱百姓的餐桌上了?
此言差矣!
茅渡是1950年成立的老國營茅臺釀酒總廠,和茅臺并稱中國兩大茅系醬酒。因比茅臺早一年建廠,所以也被稱為中國第一家茅臺酒廠。
1987年貴州計劃將茅臺和茅渡合營,因為這兩家酒廠不但同工藝,同原料,并且茅渡還有32張適合茅酒菌發酵的“茅香菌床”古窖池,專門釀造茅臺王、茅臺特釀等茅臺酒。不但榮獲國家頒發的金龍騰飛獎,當年也是創外匯的大功臣,咱老百姓可是要托關系才能喝到的。
但萬萬沒想到,1999年茅臺上市前,老國營被迫改名茅渡,還不能再用茅臺商標,其中的委屈可想而知。不過幸運的是,茅渡堅持用茅臺釀酒總廠的32張茅香菌床釀造茅渡酒,因此不少茅酒廠的老師傅都說:茅渡是70年前的老茅臺。
酒友們,這下你們該高興了吧?我們不但可以買得起,更能喝得美和不上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