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速塌方,死亡人數(shù)上升到48人,它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標志性災難。
它的時代性體現(xiàn)在以下諸方面:
大基建后遺癥,狂飆突進的建設(shè),缺乏維護,;我們這個社會進入維護時代,但是錢和責任感都缺乏(見昨天我在公號“張3豐的世界”上的文章);
一種普遍的“責任逃脫機制”,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應(yīng)該負責;
“中產(chǎn)”疲憊的假日綜合癥,把最勞累的狀態(tài)看成是休閑;??????
紅星新聞報道,一家五口遇難,朋友幫他們買好了景區(qū)的門票,永遠等不到他們了。這有點像我們的共同宿命。
除了這些“宏觀”層面的意味,還有普通人的反應(yīng)。最典型的是一個幸運網(wǎng)友的感嘆:多虧是妻子開車比較慢,如果是自己開,很可能就掉到下面去了,所以,以后開車一定要慢一點。
幸運者下意識的感嘆,卻表達了真正的時代困境:放棄對外界或者公共領(lǐng)域的追問,而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自己身上“克服時代”。
我觀察到2024年的朋友圈,有一個明顯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guān)注“靈修”和身心覺醒。各種收費課程和研討班。
去年9月書店剛開業(yè)不久,有人聯(lián)系在書店開讀書會。這樣的活動我一般都會同意,但是也會留意一下主題??吹侥鞘且粋€所謂的靈修班,我就拒絕了。
這種“靈修”或者“覺醒”,是一種心理按摩。表面上看,它是反“成功學”的,不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它又是一種變形的成功學:如何讓內(nèi)心平靜,所謂“覺醒”,有點像“立地成佛”,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只要自己不再感到痛苦就行。
這樣的靈修班都不便宜,屬于專門為“中產(chǎn)”開發(fā)的產(chǎn)品。
它反映出一種新的風尚:苦悶的時代,過多關(guān)注外界和公共議題,只會更加痛苦;掌握一定知識的城市階層,為物質(zhì)生活所累,感到精神上突圍的重要性,它們需要出路和安慰。
當兩者都不可得的時候,就只能反問自身:一定是我自己出問題了。
這樣的覺醒,表面上是教人“解脫”,實際上卻是對個體的進一步束縛。因為“過多關(guān)注自我”,大概率會導致更加抑郁。
朱學東老師在朋友圈發(fā)的《成敗落基山》中的一段話,我讀了很有啟發(fā):
維護——特別是排除萬難的情況下——是對未來新年的證明。發(fā)達世界并非由富裕或者淡膚色而定義,而是由維護和保養(yǎng)所定義的。維護意味著安居而不是游蕩,意味著對未來的信念并且為其計劃,而不是今天所有的明天可能失去的預期。
維護意味著組織、節(jié)儉和責任:你不會去修建沒有金錢、時間和決心去維護的東西。維護顯示出一個有責任的社區(qū)和系統(tǒng),若無此,就不太可能有實質(zhì)性的發(fā)展。
這是講的城市和公共設(shè)施的維護問題,但是用來討論“個體的維護”也同樣適用。
實際上,每個人的“自我”都需要保養(yǎng),這種也需要“組織、節(jié)儉和責任”——需要關(guān)注和投身于公共生活,體察他人的痛苦,想辦法改良社會,而不僅僅是專注“內(nèi)在覺醒”。
可能是路的問題,也可能是車的問題——實在不行就是雨的問題,而不是“個人快慢”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