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東拉西扯,趁著五一假期,終于可以聊聊背單詞的技巧了。
先聲明,我不是英語老師,不是英語達(dá)人,更沒接受過任何專業(yè)訓(xùn)練,這些背單詞技巧,完全是自己瞎打瞎撞摸索出來的,歡迎各位批評指正,多多建言~
作為單純表音的字母文字,英語很難像漢字那樣用象形、指示、會意等造字方法猜意思,但很多長詞由短詞構(gòu)成,依然可以通過聯(lián)想等手段,在巧妙理解含義的基礎(chǔ)上,提升記憶效率。
最典型的是相同詞根類似偏旁部首,表示同一類相關(guān)概念。
比如com開頭的單詞,都和把眾人招呼起來做點什么事有關(guān),比如combat、come、comedy、comfort、comic、comment、communism、community、company、computer……
共產(chǎn)主義communism、社區(qū)community、合伙開公司company,都是大家一起做點什么,哪怕電腦computer也是超越個人智力極限,讓機(jī)器來聚集作業(yè)(集成電路)。
相同詞綴往往意味著相同詞性,比如able、al、ally、ce、cess、ct、ed、en、er、ese、ia、ian、ic、ing、ish、ism、ist、ize、less、logy、ly、man、ment、ness、or、se、t、te、tic、tain、tion、tional、tive、tively、ty
只要學(xué)會一個詞根,后面加上去的詞綴,就很容易聯(lián)想到含義,相當(dāng)于學(xué)1送N~
比如知道respect=尊重、尊敬,respectable、respected、respectful、respection、respective、respectively,就都不難理解。
其中比較燒腦的是respective,和尊敬無關(guān),意思是分別的、各自的,這就是英語經(jīng)常不按套路出牌的地方。
但也不難理解,現(xiàn)代社會彼此尊重的手段,就是給各自獨立自由空間,互不干擾,這樣想就記住了。
再舉點例子:
很多人知道灰姑娘英文叫辛格瑞拉,但Cinderella有10個字母,強(qiáng)行記憶并不容易,我一查發(fā)現(xiàn),cinder=煤渣、灰燼,ella不就是陳嘉樺嗎?一個標(biāo)準(zhǔn)女孩名字,所以Cinderella直譯是像煤渣一樣不起眼的ella!
譯為“灰姑娘”完全符合信達(dá)雅,“灰”既有字面意思灰燼,又展露了女孩在家里地位低下,穿著灰色破衣服的既視感。
聽我這么一說,你不僅能立刻記住這個名字,還了解了背后的文學(xué)性(可以給娃吹牛逼),還額外認(rèn)識了一個新單詞cinder!
如果有心,再深入挖掘,發(fā)現(xiàn)ella前面加個umbr,就是雨傘umbrella,古英語中,umbr作為詞根=陰影,站在陽光陰影下的美女ella,不就打著把傘嗎?
注意,不是雨傘,是陽傘哦,我腦子里瞬間想到莫奈這幅名畫——
繼續(xù)聯(lián)想,ella前面加個B,就是Bella=貝拉,再加Isa,Isabella,著名的統(tǒng)一西班牙并資助哥倫布探險的女王伊莎貝拉(也是個過氣女裝品牌),葬在格拉納達(dá)的皇家禮拜堂,就在阿爾漢布拉宮邊上,我夏天去西班牙旅游時,準(zhǔn)備去瞻仰下女王靈柩。
把最后的a換成e,elle,又是個人名,也是時尚雜志ELLE,詞源來自法語,意思就是“她”。
elle前面加個B,Belle=美女,也是美女與野獸中貝兒公主的名字。
再把belle的e換成y,belly=肚子,美女喜歡練瑜伽減肥,衣服都是露臍裝,力嫂看到肚子上一堆贅肉就窩火,就很容易聯(lián)想到肚子。
我高中時一直搞不清aboard和abroad,兩單詞在詞匯表上連著,一個意思在登船/登機(jī),一個意思在國外,我甚至一度把兩個單詞混成一個,覺得一語雙關(guān),上飛機(jī)不就是準(zhǔn)備潤嗎?
后來發(fā)現(xiàn)沒必要死記硬背oar和roa的區(qū)別,直接記住最后那個road,roadway=道路,Broadway=百老匯,也是一條寬街。
road前面加個B,一條常年演出《貓》、《劇院魅影》、《西區(qū)故事》等世界頂級音樂劇的寬闊主路,還不牛B嗎?所以叫broad呀~
這么牛的藝術(shù)盛宴,國內(nèi)當(dāng)然木有,崇洋媚外的我必須去國外才看得到,所以abroad就是在國外呀~
對應(yīng)的,broadcasting=廣播
而board則是木板,引申出委員會/理事會,搭伙、寄宿、舞臺、登船等含義,這單詞更常見的是進(jìn)行時態(tài)boarding,因為國外坐飛機(jī)看到這個標(biāo)志就說明登機(jī)了。
boarding gate=登機(jī)口
boarding pass=登機(jī)牌
boarding time=登記時間
那boarding school呢?
寄宿制學(xué)校~
再比如attitude=態(tài)度,它的詞綴titude表示抽象的概念,很容易引申學(xué)習(xí)——
altitude=海拔高度
latitude=緯度(la=拉,向兩側(cè)拉寬,緯線是東西向?qū)挶鈾M線)
longitude=經(jīng)度(long=長,身材修長,經(jīng)線是南北向豎線)
smith本就有鐵匠含義,blacksmith說明打造的是黑色金屬,所以還有打造白色金屬的whitesmith,比如錫匠。
bloss=開花,bloom=花期、綻放,更多是引申的繁榮、興旺,青春換發(fā)……
兩單詞合一起,blossom,你猜什么意思?
滬上繁花~
berg有群山的意思,bloomberg呢?
就是漫山遍野開滿鮮花,一派生機(jī)盎然的景象。
這不就是大牛市嗎?(海外綠色表示漲)
這也是今天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供應(yīng)商——彭博社~
cancer=癌癥,Cancer=巨蟹座。
我一直沒搞明白,為啥巨蟹座和癌是一個詞?
后來一想,巨蟹座黃金圣斗士deathmask大招叫積尸氣冥界波,能把人打入地獄冥府。
因為中國古代傳說中,位于巨蟹座的鬼星團(tuán)就叫積尸氣,是靈魂升天的入口。
能把人送走,這不和癌癥異曲同工嗎?
Armani是奢侈品品牌,amani是Beyond公益歌曲,和“哈庫那馬塔塔”一樣,來自東非斯瓦西里語,意思是“和平”,歌詞是這樣的——
amani呀,nakupenda,nakupenda wewe(我們愛你)
而Amami,則是日本琉球群島中的奄美群島。
post=郵政、郵遞,apost,一個人孤獨地在傳遞重要信息的路上飛奔,這是誰?
對,就是使徒/門徒/信徒。
當(dāng)然,這是縮寫,全稱是apostle,一般特指耶穌十二使徒之一。
對應(yīng)的adj.,還有apostolic
aqua=水,aquarium就是水族箱,Aquarius則是水瓶座。
Aramco=沙特國家石油公司,又叫阿美石油,光看這詞不明白,全稱叫Arabian-American Oil Company,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所以才簡稱“阿美”。
arch本意是拱形、拱起、拱門,因為古代西方只有最重要的建筑才有最恢弘的拱門拱頂(主要是教堂),所以又引申為極度的、首要的。
archer=弓箭手
architect=建筑師(在古代,巨大拱頂是最難的建筑樣式,比如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
architecture=建筑學(xué)、結(jié)構(gòu)、建筑風(fēng)格
archenemy=首要的敵人,有時特指魔王撒旦
上面說的這些,都和歐洲古代歷史文化有關(guān),所以又引申出archaeologist=考古學(xué)家,archaic=古代的、過時的,archive=(給歷史文獻(xiàn))存檔
ariel=瞪羚,大寫的Ariel則是人名艾瑞爾,莎翁戲劇中的魔法精靈,迪士尼則把這個名詞用在小美人魚身上。
這種具有魔力的羚羊,最后的l變s,Aries=白羊座。
喜歡足球的都知道Arsenal=阿森納隊,為什么球迷喜歡叫它“兵工廠”?
因為小寫的arsenal,意思就是兵工廠。
皇馬并不是Royal Madrid,而是Real Madrid,英語里real是真實的意思,但西語中則是皇家的意思。
titan=巨人
Titans=泰坦神族,就是宙斯那批統(tǒng)治世界的奧林匹斯眾神的上一輩,天神烏拉諾斯和大地女神蓋亞的子女。
為首的是宙斯老爹克洛諾斯,曾把他老爹烏拉諾斯小雞雞一刀割掉,雞雞掉愛琴海里撲通撲通,就在泡沫中誕生了美神維納斯……
按輩分,維納斯是宙斯小姑,卻被宙斯嫁給了兒子火神赫菲斯托斯,小姑秒變兒媳婦,古希臘人的腦袋瓜有多開放,可見一斑。
Titanic=泰坦尼克號,本意就是無比巨大。
Attack On Titan=進(jìn)擊的巨人
大部分海外犬種都直接音譯,比如Labrador=拉布拉多、Husky=哈士奇,Chihuahua=吉娃娃……但我一直沒搞明白日本柴犬為啥叫Shiba inu?
后來發(fā)現(xiàn),柴在日語中的發(fā)音就是shiba,但還是很難記。
我就想啊,這貨情緒不太穩(wěn)定,經(jīng)常惹是生非,狗主人氣的想罵娘。
罵娘?
韓語中shiba不就是特么的臟話嗎?
哈,瞬間記住~
后來發(fā)現(xiàn)虛擬幣市場有個柴犬幣,英文縮寫叫Shib,哈哈,明目張膽罵炒狗幣的玩家都是SB……
當(dāng)然,以shiba為詞綴,日本還有個大名鼎鼎的Toshiba,to就是給,松下電器賣給誰?不2B,不2C,只2SB……
同是牧羊犬,一般叫Shepherd,這很好理解,就是sheep(綿羊)+herd(放牧),比如德國牧羊犬/黑背/德國警犬=German Shepherd,比利時牧羊犬=Belgian Shepherd
但是邊牧叫Border(邊境) Collie,蘇牧叫Rough(大號) Collie,我以前養(yǎng)過的喜樂蒂牧羊犬(小號蘇牧)叫Shetland(英國設(shè)得蘭群島) Collie,這類狗又叫柯利犬,和德牧品種還不一樣。
最有意思的是,古牧叫Old English Sheepdog,“牧羊犬”又被直譯成Sheepdog。
另一種長得和古牧很像,但國人普遍沒見過的匈牙利牧羊犬叫Hungarian Sheepdog。
這就是字母文字相對方塊字的優(yōu)點,漢語都叫牧羊犬,英語卻能細(xì)分,Shepherd、Collie、Sheepdog,意味著完全不同的品種。
了解這些犬的英文名,還容易發(fā)現(xiàn)各種犬原產(chǎn)地,有些詞源一看就德國的,比如雪納瑞schnauzer,一看就法國的,比如比熊Bichon Frise,一看就日本的,比如秋田Akita,一看就中國的,比如沙皮Shapi……
還有松獅犬,叫Chow Chow,一個很怪的發(fā)音,因為原產(chǎn)自中國,但用的是古早音譯,漢字對應(yīng)的可能是“周”,比如周杰倫英文名不叫Jay Zhou,而是Jay Chou。
但chowchow在英語里還有中國咸菜、中國腌貨、中國食品、雜碎、中國狗之類的意思,有時也會帶有對華人的蔑稱,大家要特別注意。
再如現(xiàn)代漢語拼音發(fā)明前,北京叫Peking,Pekingese就是北京人/京片子,現(xiàn)在管北京叫Beijing,但Pekingese依然保留,你猜是啥意思?
特指京巴狗~
于謙老師:來~你等會兒、你等會兒,你這啥意思?變著法子罵我狗呢?
中文里,和狗有關(guān)的成語俗語,都不是啥好事。
狗仗人勢、狗尾續(xù)貂、狗急跳墻、狗血噴頭、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狗咬呂洞賓……還有網(wǎng)上最流行的狗頭保命
原以為西方人那么愛狗,美國總統(tǒng)人均一條狗,標(biāo)配家庭成員,狗狗地位可高了,誰想英語中dog衍生的詞語,也大多不是什么好貨色。
dog days=狗日的三伏天
reservoir dog=落水狗,昆汀早期的著名電影,講的是一群強(qiáng)盜找臥底的故事。
dirty dog=卑鄙小人
lazy dog=懶鬼
a dog’s life=豬狗不如的生活
die like a dog=慘死
dog it=(工作中)吊兒郎當(dāng),敷衍了事
dogged=頑強(qiáng)、固執(zhí)、困擾、糾纏,有點死皮賴臉尾行的味道。
想一下汪星人平日的樣子,的確有點軸~
doggy bag=打包盒,吃不下的剩菜打包回家喂狗~
dogma=信條、教義,應(yīng)該也是從狗狗對主人特忠誠這個本意引申來的。
我大學(xué)自學(xué)《世界電影史》時,知道丹麥導(dǎo)演當(dāng)年搞了個Dogma95運動,呼吁電影拍攝返璞歸真,聚焦于真實故事和演員表演本身,別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拍攝技法和重口味鏡頭。
我記得最有名的Dogma電影是拿過金棕櫚的《黑暗中的舞者》
dogmatic=教條的
dogmatism=教條主義
dogmatize=教條化
可見,在啟蒙運動以前,自由平等博愛思想還未深入人心時,哪怕在西方,人們一樣看不起狗,把狗當(dāng)成牛羊一樣的家畜,隨意生殺,毫不憐惜。
今天那么多愛貓愛狗人士把寵物當(dāng)成家庭成員一樣悉心照顧,還給流浪貓喂食,有這種認(rèn)知,還是要感謝200多年前的啟蒙運動。
乍一看我在背單詞,實際上也在學(xué)習(xí)背景文化乃至生物學(xué)上的知識。
Citroen=法國汽車公司雪鐵龍
Chevron=法國石油巨頭雪佛龍(本意是V形線條)
Chevrolet=美國通用汽車旗下品牌雪佛蘭
這些品牌在方塊字里特容易搞混,放英語一看,拼寫差異很明顯,反而容易看懂。
Geneva=日內(nèi)瓦,Genova=熱那亞
強(qiáng)烈懷疑當(dāng)年是胡建人翻譯的“熱那亞”~
decathlon=十項全能比賽
是“十”的詞頭(deca)和馬拉松的詞尾合在一起的新詞。
記不住沒關(guān)系,因為大寫的Decathlon你肯定知道。
迪卡儂,十項全能的一站式運動用品超市~
有時我還會用很奇怪的諧音梗記憶。
比如難民refugee,詞源是避難refuge,字面上,是再次(re)聽到賦格(fuge)音樂的意思。
賦格是一種盛行于巴洛克時期的復(fù)調(diào)音樂體裁,最常用樂器是管風(fēng)琴,主要用作宗教音樂,最杰出的作曲家是我超愛的巴赫,大學(xué)里還排練過一出原創(chuàng)話劇,就叫《d小調(diào)托卡塔與賦格》。
再次聽到賦格,聯(lián)想到上帝說時間不早了,該回天家了……這時你再不去避難,可能真要見上帝了~
更簡單的方法是refugee=來飛機(jī)。
想到美軍慌忙撤離喀布爾機(jī)場的畫面,好多跟著美軍混的喀布爾中產(chǎn)想扒飛機(jī)逃命,所以“來飛機(jī)”就是接“難民”哇~
類似土法還有我以前記波羅的海三小國首都,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這個最獨特,一眼就能記住,但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詞綴都是ia,首都一個叫塔林,一個叫里加,都沒實際含義的雙字,老是搞混,后來想到的記憶方法是土耳其貨幣叫里拉,里=里加,拉=拉脫維亞,這樣就對應(yīng)上了。
高中時背四大佛教名山對應(yīng)的四大菩薩,普陀山對應(yīng)觀世音(最有名),九華山對應(yīng)地藏王(最特別),都不難記,但五臺山和峨眉山,到底誰對應(yīng)普賢,誰對應(yīng)文殊,我容易搞混。
后來也用諧音梗:沒譜/梅普(梅德韋杰夫+普金二人轉(zhuǎn))!
峨眉山(沒)=普賢菩薩(譜)
上面是我隨機(jī)從詞匯表里找的一些案例,要找還有,但思路已說透。
當(dāng)然,還有很多單詞沒法用這種取巧的聯(lián)想法,更有效的是場景應(yīng)用聯(lián)想。
某個使用場景要用到某個詞,就特別容易快速記憶,但在國內(nèi)很難實操,人都好逸惡勞,有中文看就懶得看英文,能說中文就懶得說英文,所以人在海外學(xué)英語的效率,比在國內(nèi)單純背單詞或用多鄰國快好多倍~
總之,我這種聯(lián)想記憶法,乍一看有點無厘頭,實際是我充分調(diào)動大腦中跨學(xué)科綜合知識儲備的結(jié)果。
大腦知識儲備越豐富,這種聯(lián)想越強(qiáng)大。
為啥我之前說背單詞也會產(chǎn)生精神快感?
因為我不是靠自律機(jī)制驅(qū)動,制定目標(biāo)強(qiáng)行記憶,而是不斷開拓認(rèn)知新邊疆的過程中,和固有知識體系產(chǎn)生奇妙鏈接,記住單詞成了順?biāo)浦鄣氖拢圆艜a(chǎn)生樂趣。
學(xué)習(xí)本身是反人性的(好逸惡勞),但如果學(xué)習(xí)過程中能體會到求知的樂趣,學(xué)習(xí)就沒那么痛苦,反而動力十足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學(xué)英語有所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