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年僅24歲剛出道兩年時間的張桐就在電視劇《亮劍》里出演了“魏和尚”一角成為了演藝圈里新貴。
“魏和尚”這個角色太有特點了,他不但武藝高強,忠心耿耿,還個性鮮明,耿直莽撞卻又獨具特色。
這是他出演的第三部戲,但表現卻是十分出色。
《亮劍》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張桐的人生,讓他的職業生涯一帆風順,都說大火靠命,小火靠捧,張桐是既有大火的命,又有被捧的機會。
2018年,憑《絕命后衛師》榮獲第31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得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的80后男演員。
多年過去了,張桐飾演的“魏和尚”依舊被人津津樂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張桐的風光背后也有著許多人不知道的艱辛,曾經他留學時窮到吃狗糧,成名之后身患抑郁癥差點走不出來......
一、
張桐出生在天津,是一個標準的80后,1981年8月26日出生在天津的一個工人家庭。
父母都是天津的普通工人,一家人的生活簡單又溫馨,不過小時候的張桐有過一段被被孤立的經歷。
那是在他小學三年級,因為父母工作變動他跟著轉學,到新的環境他并不是合群,于是之后的幾年時間都一直被同班同學孤立。
也是因此,張桐從小性格就有些深沉和內向,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宅在家里。
小時候的張桐很少離開家,但就是這樣一個宅男孩子卻在大學時跑到國外有過一段十分艱苦的經歷。
高考之后,張桐考上了南開大學的計算機系,原本張桐的人生應該是在計算機的世界里安然度過四年,然后畢業成為一名IT工程師。
但他卻突然選擇學表演,他跨越千山萬水,跑到法國里昂藝術戲劇學院學習表演。
當時家里的條件其實也十分一般,他突然的選擇也讓家里負擔加重了許多。
為此他在國外也是勤工儉學,也是因此他的留學之路過得十分艱苦。課余時間去打工,給當地人當中文老師,端盤子洗碗。
生活的艱辛反而讓他的學習更加事倍功半,一次誤會讓他誤將狗糧當成吃的買回了家。
當時一包狗糧僅僅只要3歐元,但卻夠他吃一個星期,在誤會之下,他為了省錢之后也不得不把狗糧當做晚餐。
從窮到吃狗糧,再到回歸當演員,張桐的人生劇本比他出演的任何電視劇都要精彩,也要艱辛。
回國后的張桐,沒有絲毫猶豫,一頭扎進了北漂的大潮中,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背景,他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2002年,張桐在《花開也有聲》中飾演“猴子”,首次站到了公眾視野中。
從龍套演員開始,他每天都在找機會接戲,大部分時候他都在北京電影制片廠門口蹲戲。
只要看到有導演和制片人過來招群眾演員,他就趕緊圍上去。
從《花開也有聲》到《亮劍》,每一步都記錄著他的堅持和成長。
特別是《亮劍》中的“魏和尚”,讓張桐的名字開始被人們所熟知。
如果說《亮劍》是張桐演藝之路的開門紅,那么之后的一系列作品則是他在演藝道路上的一騎絕塵。他不是那種一夜成名后就銷聲匿跡的流星,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穩穩當當地走在成為影帝的道路上。
二、
成名多年后,張桐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被問及他選擇角色的時候是不是遵循一個“七十二變”的原則,每個角色都跨度很大,而且每一個都十分出色。
他說:
“我的演藝事業剛剛開始,還有很多角色我沒有嘗試,等到我真正能夠七十二變的時候,就說明我的演技已經爐火純青了。”
時間回到2004年,當時張桐剛從法國留學歸來不久還是個籍籍無名的演員,在了解到《亮劍》劇組在公開招演員,便趕去薦戲。
當時兩位導演不在,李幼斌和張光北在劇組探討角色,張桐進組之后才知道這個劇組是真的窮。
為了省錢,導演自己都下場跑龍套,更別說一些劇組的工作人員了。一些不用交代背景的群眾演員全是劇組工作人員,副導演、導演助理、場務等等。
其中有一個角色是個日本軍官,還是群眾演員的司機出演的。
那段時間對張桐來說很辛苦,但也十分充實有趣,就是在這樣環境下,他跟著李幼斌學到不少演戲的技巧。
更難得的是他學到了一些老藝術家對于演戲的執著,他們出演角色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演完之后能不能火,但他們從來不看重這個,只關注自己要怎么演好。
對于之后的每一個角色,張桐都用心雕琢,賦予了角色獨有的靈魂。《鐵梨花》中的牛旦,《紅槐花》中的程牛兒,每一個形象都讓觀眾難以忘懷。
尤其是《野鴨子》中的楊順,這個善良真誠的角色,讓張桐的演技再次得到了觀眾和業界的高度認可。
從《歡天喜地七仙女》中的黑鷹到《密令1949》里的山本,再到《中國近衛軍》中的夏若女,張桐在不同類型的角色中自如轉換,像是在告訴觀眾:
我不僅僅是魏和尚,我還可以是你們心中的各種英雄。
他的演技,如同經過多年陳釀的美酒,愈發醇厚。
他不僅是熒幕上的硬漢,也是情感戲中的柔情漢子。在《上陣父子兵》中與范偉的搭檔,讓觀眾看到了他演技的多面性。而《我和媽媽走長征》中的精彩演出,更是證明了張桐在正劇題材中的深厚功底。
時光流轉,張桐的事業并未因為娛樂圈流行的風向的而止步。
2018年,張桐在《絕命后衛師》中的杰出表現,讓他榮獲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這是對他演藝生涯的最好肯定。
張桐,正用他的每一次演繹,書寫著自己的傳奇。在2018年之后,張桐一共出演了17部影視作品,其中不少都是主旋律的故事片,這是十分考驗一個演員演技和能力的。
在《覺醒年代》中,他飾演的李大釗,更是成為新一代觀眾心中的經典形象。
同年,張桐進入了中國國家話劇院工作,屬于張桐的時代還很漫長!
三、
很多人只看到了張桐的風光,并沒有看到他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艱辛。
在飾演“魏和尚”成名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其實張桐都沒能徹底從這個角色中走出來。
2010年,他遇到了一個十分苛刻的導演,對他的要求是異常的嚴格,甚至當著全劇組的人面罵他:
“張桐,這個人演戲的能力,只有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這些大學一年級剛剛入學的水平,自信心也很脆弱,我剛一說什么,張桐就不會演了,應變能力也差,對手一變招,張桐又不會演了。”
很明顯這位導演就是對張桐這個人有意見,隨著這次工作的推移,他的壓力是越來越大。
最后更是患上了抑郁癥,最嚴重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不會演戲,當不了演員。
漸漸地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廢人,甚至想著了解自己的生命。
還好當時張桐的女友一直陪伴在他身邊,而這個女友也成為了她的妻子。
她就是關思婷。
在情感世界中,張桐一直是一個專一而深情的人。
2006年,當時張桐和關思婷兩人都在《中國近衛軍》劇組是相遇,當時兩人都是新人演員。
張桐不僅有著讓觀眾難以忘懷的演技,還有著令人羨慕的1.83米魁梧身材。他的形象多變,時而穩重如山,時而活潑如風。無論是在劇中還是生活中,張桐都是一個魅力四射的存在。
剛開始兩人只是有好感,一部戲拍完之后其實都明白對方的心意了。當時在戲里兩人是上下級關系,殺青之后就成為了男女朋友。
關思婷比張桐小4歲,她是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的正經科班演員。
出道之后并沒有像張桐一樣有一部被人記住的作品和角色,她一直默默在娛樂圈里深耕。
2012年,兩人在北京舉辦了婚禮。
兩人婚前約定去西班牙度蜜月,結果剛結完婚張桐就食言了,關思婷還吐槽他說:
“他很木訥,不懂浪漫,戀愛時說好到西班牙度蜜月,結果我們領完證就變成大連游了。”
兩人的婚姻生活十分低調,但和妻子關思婷之間的情感卻始終穩固如初。
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讓人敬佩的人。無論是對待朋友還是家人,他都始終保持著真誠和善良的本性。
雖然他和妻子一直沒有孩子,不過這也是他們共同的選擇。兩人的生活也是十分幸福甜蜜。
四、
除了在外奔波忙于工作的時間,張桐喜歡做宅男,只要不工作,他能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宅在家里。
他很享受這種生活,不需要操心任何事情,有愛自己的人陪伴自己很安心。
家永遠是他最溫馨的港灣,只要他想就可以在家中很放松地休整自己。
偶爾給妻子關思婷來一次神秘的下廚,在干凈整潔的廚房中,炒兩個菜,煲一個湯,他覺得生活中這樣的小幸福也是非常值得珍惜的。
宅在家時,張桐最常待的地方就是書房。
他小時候就因為性格內向沒有什么朋友,閱讀是他一直以來的愛好。他喜歡古樸的書房感覺,當日上三竿,或者是夕陽西下之時,張桐喜歡庸懶地閱讀,享受生活的愜意。
張桐喜歡各種類型的書籍,從文藝作品到散文,從小說到浪漫文學,甚至是市井文學,他都能沉浸其中,領略不同的風情。
他認為泛閱讀不僅能夠帶來多樣的樂趣,還能夠給予他不同的感悟和體驗。對于一個演員來說,這種廣泛的閱讀經歷恰恰能夠幫助他更真實地演繹出不同角色的特點,讓角色更加生動鮮活。
張桐說:“小時候很少離家,沒想到長大了,卻很少回家了。”
回家是常常記掛在心里的愿望,家里有讓他惦念的父母,每次回家都有夢想成真的幸福感,很放松。
“在家,聽媽媽嘮叨,和爸爸聊天,想吃什么媽媽做,有時也能嘗到老爸的手藝,飯里充滿了幸福的味道。家里有我從小到大的影子,可以霸占一張沙發躺著看書,信手拿來一個小物件,有時還能回憶是什么時候、怎么得來的。那個角落曾經是我藏寶的地方,那個角落是我曾摔倒的地方。”
從窮苦時省錢要吃狗糧當晚餐到一位熒屏巨星,張桐的故事證明了一句話:夢想的力量無窮大。
他在演藝圈的每一步都像是在打怪升級,每一次出場都讓觀眾驚呼:這就是我想要看的表演!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一次精心烹飪的盛宴,讓觀眾垂涎三尺。
他塑造的每一個角色都不僅僅是角色,它們有血有肉,有笑有淚,就像是我們身邊的朋友。
在這個星光熠熠的舞臺上,張桐的星光只會越來越亮。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有堅持,就一定可以在自己的道路上,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張桐,這個名字,注定會在中國影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