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可能要進入新的階段了,不過從政策到市場仍需要一定時間。
4月30日,國家再次就重點領域風險以及因城施策做好保交樓工作進行了強調,同時也有新的提法,結合新變化新需求,對存量房產及增量住房政策進行優化等。
可以說再次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和信心,我們具體來解讀一下。
1、未提房住不炒,給市場增加信心。
如大家所料,這次并沒有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這倒也不奇怪,此時房地產正處于關鍵的供求關系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實提與不提關系都不大,并不意味著完全放棄,而是實際發生了改變。讓他炒房他也不炒了。
2、貨幣政策繼續寬松,降準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會上強調,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要靈活運用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由此可見,接下來貨幣政策繼續寬松的空間仍然較大,那么降準降息是大概率事件,對實體經濟有好處,同樣也會間接影響房地產市場。可能還會繼續推動LPR有序下行,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3、風險依然存在,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
要持續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繼續堅持因城施策,壓實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各方責任,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
實際上這就是說房地產依然是重點領域風險行業,需要對各方參與者落實好主體責任,保證交樓,保障購房者合法權益。這一點就不展開說了,總之,不能讓老百姓承擔不該承擔的保交樓風險。
4、供求關系新變化、優質住房新期待,奠定了未來樓市政策主基調!
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這不是首次提出,但是對于人民群眾對優質住房的新期待屬于全新的表述,這意味著樓市政策將會改變過去的過緊的主基調,而由于房地產仍有較大潛力,所以也不會過于刺激,會以積極政策為主,同時還要求穩。那么在政策實施上,就會在釋放改善需求上下功夫。
5、時隔9年后再提去庫存,為各地后續政策提供想象空間!
會上表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緊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也是一個全新的提法,但實質就是2015年的“去庫存”。盡管目的一樣,但目標不同舉措也可能不同,上次各地房價大漲,但這次是穩定房地產的需要。為了區別,改變提法也在情理之中。上次以新房為主,這次以二手房為主。
據了解,存量市場已經是一二線城市主體,二手房掛牌量、交易量都比較大,甚至超過了新房。二手房去化周期遠比新房要大,熱點城市普遍在3年以上。如果不做好去庫存工作,不僅影響市場信心,可能導致沖擊新房市場,從而進入惡性循環狀態。
當然除了二手房,還提出,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就目前來看,包括對改善住房需求的供給力度,要好品質,好房子,也包括一些保障房建設,要做到優質。
總之,這次淡化了保障房的提法,不是說不重視,而是更加重視當務之急,那就是去庫存。
定好調了,就看各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回顧當年的去庫存,有一點我還是要提,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我也希望一些新房是可以適度降價的。二手房市場之所以相對賣得好,就因為價格下調了。
除此之外,一些不符合當下的限制性政策可能需要取消,甚至直接收購二手房用于保障房建設等。這一系列的提法實際上在昨天都有小道消息在傳了,有一部分得到了印證。4月29日,房地產開發板塊久違的迎來集體上漲。大量地產股漲幅達5%以上。港股房地產板塊也跟隨走強。
從全國來看,近日各地樓市利好扶持政策接連出臺,“限購”松綁成為主要趨勢,給市場釋放了寬松的信號。尤其是一線城市的利好政策更是萬眾期待,希望引領全國樓市逐步向好。
真正的大利好或許要來了,但對于房地產要起飛的說法我還是持謹慎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