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轉載請于文首注明以下內容
【整理:馬術微學院/林綽睿,資料來自于網絡】
首先來明確,斑馬不是馬。雖然斑馬的名字中有“馬”字,但它在生物分類上屬于馬科下的斑馬屬。斑馬與馬屬于同一科——馬科,但在屬的分類上有所不同:馬屬于馬屬,而斑馬屬于斑馬屬。
馬作為一種家畜,已經被人類馴化并用于各種用途,從運輸工具到戰爭武器,再到現代的休閑運動,馬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馬經過長時間的選育和馴化,已經變得溫順、易于控制,人們可以騎乘各種各樣的馬種,從高大的純種馬到矮小的迷你馬,但為什么我們沒見過有人騎斑馬呢?
有一條真理:“世事無絕對”。單純說“騎斑馬”的話,還是有的。歷史上部分地區曾經有過騎斑馬的短暫時光,但短短幾百年的少量馴化嘗試還不足以擺脫斑馬的先天不足——脾氣暴烈,體型矮小,服從性差……
斑馬作為一種野生動物,它們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和曠野中。與家馬相比,斑馬的行為習性和天性更加野性和難以預測。
斑馬具有獨特的條紋圖案,使得它們在野外具有很好的偽裝效果,在長期的自然選擇和進化過程中,斑馬形成了獨立、警覺且難以預測的性格,不具備家馬那樣的溫順和易于控制的特性。
斑馬的習性較普通馬更為暴烈,攻擊性更強。斑馬比獅子和老虎更喜歡咬人,最主要的是咬了還不松口,有數據表明,相比較獅子、老虎攻擊人類的次數,斑馬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增加了人們接近和馴化它們的難度。
斑馬除了暴脾氣外,還特別容易受驚嚇,只要聽到一丁點小動靜,真撒腿就跑,斑馬的奔跑速度和力量都遠超一般家馬,這使得騎乘斑馬變得極為危險。
另外,斑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野生動物的保護法規通常禁止或限制人們與野生動物的接觸,包括騎乘。(騎乘斑馬不僅可能引發動物的不安和反抗,還可能對人類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死亡。)
人們騎很多種類的馬是因為這些馬種已經被馴化并適合與人類一起生活和工作。而斑馬作為野生動物,與家馬在行為習性和天性上存在顯著差異,其野性和難以預測的行為使得它們不適合被騎乘。
最后,我們應該尊重每一種生物的自然屬性和生存權利,讓它們在自己的環境中自由生活,而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私欲而將它們置于危險之中。
本文編輯
林綽睿 編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