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4月27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空間科學論壇在京召開。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實施的愛因斯坦探針(EP)衛星任務發布了第一批在軌科學探測圖像。
愛因斯坦探針(Einstein Probe,簡稱EP)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立項實施的空間科學衛星系列任務之一,由中方主導,歐洲航天局(ESA)、德國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MPE)和法國航天局(CNES)以國際合作形式參與衛星研制,旨在發現和探索宇宙中X射線暫現源和爆發天體,并發布預警以引導其它天文設備進行后隨跟蹤觀測。
衛星自2024年1月發射入軌以來,兩臺有效載荷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和后隨X射線望遠鏡(FXT)在軌測試和儀器定標期間獲取了多組宇宙天體的X射線科學觀測數據,已探測到新的暫現源17例、恒星耀發168例,并發布全球電報10余條,引導國際上包括最大的Keck等多個光學和射電望遠鏡、空間X射線天文臺開展了后隨觀測。探測到的新暫現源具有不同的起源類型,有潮汐瓦解恒星事件(TDE)、伽馬射線暴、新的磁激變變星、新的X射線雙星等,觀測結果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和關注,為國內外地面和空間望遠鏡協同觀測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下一階段,EP將繼續按照既定計劃開展并完成在軌測試,加強國內外合作和數據開放共享工作,探測宇宙中轉瞬即逝的“焰火”,為高能時域天文觀測和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愛因斯坦探針(EP)衛星
第一批在軌探測圖像
圖1 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指向銀河系中心的觀測圖像(X射線數據版權EP科學中心)
圖1展示的是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指向銀河系中心的觀測圖像,曝光時間約40000秒。幾乎所有明亮的X射線天體都能在圖中分辨出來,這些紫色的十字形光斑是由龍蝦眼X射線望遠鏡拍攝成像的,藍色云霧狀結構來自銀河系熱氣體的前景輻射。
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有著世界上最大的X射線聚焦成像視場,幾乎覆蓋了全天的1/11。照片中X射線天體使用紫色畫出,底圖是由歐洲南方天文臺(ESO)提供的數字巡天(DSS)彩色照片。(X射線數據版權EP科學中心,DSS巡天數據版權ESO)
圖2 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首次報告的暫現源(X射線數據版權EP科學中心)
圖2展示的伽馬射線暴候選體(EP240219a)是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最早發現的若干暫現源之一,是EP衛星團隊第一個在天文學家電報上報道的暫現源。該伽馬射線暴于2024年2月19日在WXT視野中突然出現,持續約100秒后消失。圖中心的亮源是著名的蟹狀星云(Crab),它也是WXT用于定位標定的源。
圖3 后隨X射線望遠鏡(FXT)對蟹狀星云(Crab)觀測圖像(X射線數據版權EP科學中心)
圖3展示的是后隨X射線望遠鏡(FXT)于2024年2月28日觀測到的蟹狀星云(Crab)。蟹狀星云是著名的超新星遺跡,其前身星爆發于1054年,中國宋代天文學家觀測到并詳細記載下來。
圖4 后隨X射線望遠鏡(FXT)對梅西耶87(M87)橢圓星系觀測圖像(X射線數據版權EP科學中心)
圖4展示的是后隨X射線望遠鏡(FXT)在X射線能段觀測到的室女(Virgo)星系團中明亮的巨橢圓星系梅西耶87(M87)。梅西耶87(M87)內存在大量彌散的熱氣體,其中心有一個大質量黑洞,產生的噴流把中心區域的冷氣體帶出來,形成了臂的形狀,在后隨X射線望遠鏡(FXT)的圖像中能夠清晰的看到這個結構。同時在梅西耶87(M87)外圍,還清楚地觀測到亮度階躍變化的冷鋒。
歡迎關注我們,轉載授權、投稿事宜請
在文后留言,小編會盡快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