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正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外界它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以及,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它都要完成一個負責任的轉型,一個負責任的電動化。
4月26日,車展第二天,沈陽,遼寧省領導與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共同見證了投資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寶馬集團宣布:對沈陽生產基地增加200億元投資。
此舉釋放出的強烈信號是它正在進一步深化在華布局,寶馬集團此項投資的重點聚焦于寶馬在華生產的發源地——大東工廠的大規模升級和技術創新,為2026年啟動寶馬“新世代”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奠定基礎。
在投資簽署的當天,齊普策表示:“寶馬集團與遼寧的合作是互利雙贏的典范。一直以來,遼寧省、沈陽市為寶馬集團在遼投資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我們對此深表感謝。在沈陽,寶馬正在鑄造未來。我們的‘新世代’無疑標志著寶馬集團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它預示著一個由創新和技術驅動的個人智能出行新時代。”
與此同時,寶馬集團與華晨寶馬將以全新投資為契機,借助BMW“新世代”車型的本土化生產,深化與遼寧省及沈陽市在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供應鏈強化、人才培養等多元領域的戰略合作,促進東北地區新能源及智能網聯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推動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制造業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綠色的方向轉型。
在中國,寶馬致力于打造一條有韌性、高質量、可持續的汽車供應鏈。為加速供應鏈低碳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寶馬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供應商可持續管理體系,在供應鏈碳排放集中的領域,與生產制造全鏈條的合作伙伴共同尋找有效的減碳途徑。
2026年,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制的國產BMW新世代車型將在沈陽投產。寶馬希望為中國用戶帶來更加愉悅的豪華電動出行體驗。與此同時,新世代車型的投產更代表了寶馬對節能環保、綠色供應鏈的追求與堅持。
新技術,新綠色,新時代
在新世代車型上,寶馬利用一系列技術進行節能減排,以期實現電動化時代的全鏈減排,打造負責任的電動化時代。
而首次來到中國的BMW新世代概念車也讓中國客戶一覽寶馬未來個人豪華出行的新定義,它展現了未來寶馬的核心特征:電動化、數字化、循環永續,并以極其現代和創新的方式強化寶馬品牌的運動與豪華標簽,定義智能豪華個人出行的未來。全球層面來看,首款量產BMW新世代車型將于2025年推出,在首款車型投產后的24個月里,至少將有6款新世代車型推向市場。
BMW新世代概念車代表了寶馬對未來十年的出行愿景——更人性化、更智能、更具責任感的個人出行,具備三大特點:全新開發的電子電氣架構,以及全新的用戶界面和人機交互概念;全新開發的、具有高性能和顯著效率提升的電驅和電池系統;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循環永續達到一個新高度。
在BMW新世代上,人們可以看到諸多綠色環保的新技術。
比如,在內飾設計方面,通過數字化技術的運用,以“科技魔法”實現智能極簡設計,減少物理按鍵、減少資源消耗的同時,強化“以人為本”的駕乘體驗。
比如,這款概念車上大量使用的低碳材料和可再生的循環材料,也是寶馬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產品層面的具體體現——BMW新世代概念車的內飾設計完全摒棄裝飾性的鍍鉻和皮革,有助于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側裙和前后擋板也是由可回收的單一材料制成,以便于在回收再生時實現更高回收率。對于未來,寶馬正在開發一種100%天然、植物或礦物基且不含石油的內飾材料,目前已用于BMW新世代概念車門板下部和中控臺。
再比如,寶馬始終追求“高效動力”,新世代車型的整車效率實現全新突破。電池、動力系統和充電技術的電壓平臺將提高至800伏,動力電池電量從10-80%的充電時間減少多達30%,10分鐘內即可補充300公里。同時,第六代BMW eDrive技術將采用圓柱電芯,能量密度提升超20%,整車效率提升25%,續航里程提升30%。同時,與當前生產的電芯相比,新一代電芯在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將減少多達60%。
“通過新世代,我們從頭來過,重新思考個人出行。我們大幅改進了每一項技術領域,寶馬在可持續領域也取得了巨大進步。未來幾年,新世代將是寶馬新技術應用的領航者和驅動者。所有這些創新應用將不限于新世代車型,不論油電,所有未來的寶馬都將從中受益。”寶馬集團首席執行官齊普策如是說。
在這款車上,寶馬展現了它在智能電動時代的使命感。
在中國打造可持續的未來
一直以來,都是一家負責任的跨國車企,面對當前節能減排的考驗,寶馬集團的目標是到2030年,單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降低至少40%,并承諾最遲到2050年實現全價值鏈達到氣候中和。
而在中國,它也希望完成負責任的電動化轉型,打造綠色供應鏈,打造可持續的未來。作為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在中國,寶馬集團致力于在全價值鏈推進低碳減排、倡導循環轉型,與合作伙伴共創綠色生產力。
寶馬集團始終堅持的“家在中國”不僅是一句空話,它不僅致力于對中國經濟增長做出持續貢獻,而且深度參與技術創新和社會文化發展。并以 “360度全鏈減碳”為基本策略,以循環經濟為優先模式,攜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動全價值鏈的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隨著200億元新增投資,沈陽生產基地將繼續在智能制造和綠色生產等方面樹立全新的行業標桿。
在綠色生產領域,可持續理念和循環經濟全面融入到生產基地的各個運營層面。
自2019年起,整個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已經100%使用可再生電力;“智慧能源”系統將生產運營效率和綠色減碳提升到全新高度;沈陽生產基地還建立了完備的廢水處理系統,實現了水資源管理的封閉循環;與本地合作伙伴在行業率先實現國產電動車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有效減少礦產資源開采中70%碳排放。
不僅在沈陽生產基地,寶馬集團更希望在中國整個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實現節能減排。
2022年,寶馬集團與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共同開創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創新合作模式,旨在建立動力電池材料的閉環回收與梯次利用模式,并首次實現了電動車動力電池原材料的閉環回收。
在此模式下,來自于寶馬的退役動力電池通過華友循環先進的綠色冶金技術,高比例提取電池中鎳、鈷、鋰等核心原材料,并全部返回到寶馬自有的電池供應鏈體系,用于生產全新動力電池,實現動力電池原材料的閉環管理。這一創新不僅充分發揮了退役動力電池的剩余價值,更有效地減少了電池原材料開采中70%的碳排放量。如今,寶馬集團已在中國實現了退役動力電池的100%回收利用模式。
而對于剩余容量較高的退役電池,寶馬集團則遵循梯次利用原則,將其繼續應用于儲能及叉車等領域。自2020年起,寶馬集團開始與華友循環共同研究動力電池再利用的可行性,成為中國首家實現動力電池梯次利用于叉車的汽車制造商。2022年,我們與華友循環深化合作,進一步探索并擴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場景。
未來,在寶馬集團中國沈陽生產基地,廠內叉車,托盤車及儲充一體化的儲能站都將使用寶馬退役動力電池。
放眼全球,電動化轉型的初衷正是為了實現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即使在略顯浮躁的今天,電動化的轉型也不應只是追尋銷量的盲目奔跑。負責任的轉型,這是寶馬的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