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家住江蘇的王成松上街買鹽,突然傳來幾聲槍響。慌亂之際,他被兩個扛槍的人架到了鎮子中心,扔給他一套黃皮軍裝,讓他立馬穿上。
這一刻,王成松知道自己被抓了壯丁,腦子里全是妻子和兩歲的女兒。他在想,這一生怕是無法再見到她們了。旁邊站著一堆驚恐的女人,王成松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他快速從衣兜里掏出兩塊大洋扔給了她,并喊道:“姐,麻煩你交給......”
這是王成松的堂姐,還沒等他把話說完,國民黨士兵就將他塞進了車子里,一溜煙兒帶走了。
上世紀老照片
不曾想,他這一走就是60多年。
王成松成了一名國民黨士兵,他打的第一仗在江蘇江陰,吃了敗仗。隨后也是一路敗仗,一路撤退,直到渡江戰役結束,他成了一名戰俘。
解放軍的優待政策讓王成松看到了希望,他仿佛很快就能見到妻女。可是要與妻女長久地團聚下去,就必須讓戰爭結束,于是王成松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解放軍的隊伍中。
連長是他的老鄉,還是一個遠房親戚,王成松跟著他很踏實。他想盡快結束戰爭,回到家鄉,回到妻子女兒的身邊。然而,金門之戰異常激烈,王成松因腳部中彈又成了俘虜。
他試著報出幾年前在國民黨軍中的編號,僥幸活了下來,隨后又成了一名國民黨士兵。
隨著蔣介石撤退臺灣,他成了一名駐守臺灣的士兵,他的上級依然是江蘇老鄉。王成松常常感嘆:都是自己人呀!
剛到臺灣的王成松
在臺灣,思念就成了王成松的家常便飯。他常常望著大陸的方向流淚,想象著妻子女兒等他回家的樣子。
于是,回家就成了王成松在臺灣活下去的動力。
幾年后,王成松退伍了,可家卻回不去了。無奈之下,他只能留在臺灣,伺機打探家人的消息。然而,他一口江蘇話在當地根本就找不到工作,無奈之下,王成松撿起了廢品,靠這個賣了錢來養活自己。
這樣的生活一過又是好幾年。一天,王成松正在宜蘭縣撿廢品,突然看見一個賣豆腐的老人暈倒在路上,他二話沒說,背起老人就送去了醫院。
老人得到了及時救治,最終康復出院,他第一時間便要感謝王成松。當了解到王成松的個人情況后,老人收留了他,并將自己做豆腐的手藝教給了他。于是,在臺灣流浪多年的王成松終于在宜蘭安頓了下來。
王成松在臺灣的家
和老人在一起的生活讓王成松感到從未有過的踏實,可沒過幾年,老人便去世了。接過老人的營生,王成松在宜蘭賣起了豆腐。他和左鄰右舍相處融洽,時不時地給大家送豆腐,大家看他單身,便有了給他介紹對象的想法。
面對上門提親的鄰居,王成松都如實相告:“謝謝您的好意,我在來臺灣之前,已經有了妻子和女兒,她們還在老家等著我呢。”
如此一來,鄰居們也都放下了這個念頭,和王成松一直過著鄰里和睦的生活。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王成松終于盼來了好消息,兩岸有所緩和,他迫不及待地給妻子寫了一封信。結果,這封信如石沉大海般始終沒有等來回信。
王成松在加固自己的房子
王成松并沒有放棄,他又一封接著一封地寫,幾年下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給妻子寫了多少封信,可他連一封回信都沒有收到。
原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王成松的老家早已發生了變化,所屬區域重新進行了劃分,老家的地址早已不是原來的名字。而且他的妻子在得知他被俘的消息后,認為他已經不在人世了,便將女兒過繼給了他的三哥,自己改嫁了他人。
王成松就這么固執地給老家原來的地址寫信,一不小心就過去了60多年。
王成松100歲了,老家妻女的消息對他來說依然一無所獲。生日那天,村長給他帶來了好消息,說他在大陸的女兒王秀蘭尚在人間。
話說村長看王成松一直孤苦伶仃地生活著,也知道他在大陸有妻女,便一直留意幫他探聽消息,想幫他找到親人。然而,他的江蘇口音多年來一直沒變,村長誤將他的名字聽成了汪成松,也就按這個名字給上報了上去,導致最終尋親失敗。
王成松的女兒王秀蘭
過了一年,一位記者聽說了王成松的故事,他決定幫助王成松尋親。經過各方梳理和層層篩選,最終在江蘇南通找到了他的女兒王秀蘭。可是難題擺在了面前,生活在南通,叫王秀蘭的女士一共有200多位,哪一位才是王成松的女兒呢?
記者同志又從年齡和家庭成員等多項信息上進行篩選核對,終于確定王成松的女兒王秀蘭可能生活在王垛村。
很快,王垛村的王秀蘭就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中的人跟她說她的父親王成松正在尋找她,希望與她相見,一會兒相關人員還會將王成松的照片給她送過來辨認。
王成松的兩塊大洋
王秀蘭已經70多歲了,掛斷電話,她有點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自己的父親不是早在幾十年前就死在戰場上了嗎?為此,家里還領取了180元錢的撫恤金。如今又說父親還活著,正在找她,讓誰也會犯糊涂呀。
下午,照片送到了王秀蘭手上。他仔細端詳著照片中的老人,和他養父三叔長得七分相像。王秀蘭突然紅了雙眼,淚水奪眶而出,難道自己的父親真的還活著?
經過與相關部門的深入溝通,王秀蘭決定親自去臺灣接自己的父親回家。于是,她帶上父親曾經留下的東西,幾經周折到達了臺灣。
王秀蘭仔細聽父親提問題
當王秀蘭見到100多歲的父親時,她的內心又再次確定了,她一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不由自主地站到父親身邊,用手去攙扶他。
可王秀蘭萬萬沒想到,她剛剛攙扶著父親的手,王成松竟迅速地將手從她的胳膊里抽了回來,并且后退幾步,刻意離王秀蘭遠一點。
王秀蘭異常驚訝,待王成松坐定,他才對王秀蘭說道:“我們現在還是先講清楚再說。”
于是,他接連問了王秀蘭幾個問題,王秀蘭都一一回答了。可是,王秀蘭所有的回答都不能完全吻合王成松的記憶,他越聽越是搖頭,便不再開口繼續提問了。
王秀蘭見此,有點著了急。旋即,她又突然想起自己從家中帶來的東西,便將兩塊大洋掏了出來。把大洋遞到王成松面前,問道:“這可是你當初叫人捎回來的東西?你仔細看看。”
沒想到王成松一看見大洋,便激動起來。
王秀蘭在父親懷里哭泣
他用手顫巍巍地拿起大洋,仔細看了又看,淚流滿面地說:“這是我當初讓堂姐捎回去的。”王秀蘭見他記得,便補充道:“是的,就是你哥哥的女兒,叫王小英,對吧?”
只見王成松嘴角顫動,淚如泉涌,他終于確定眼前這個王秀蘭正是自己的女兒,頓時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想想當初,思念妻女心切,一不小心認了個假冒的女兒,將自己多年的積蓄悉數給騙走了。如今,王成松不是怕再被騙了錢財,而是怕自己再沒機會見到親生女兒了,所以認親的時候他格外小心。
父女相認后喜極而泣
這時,王秀蘭一下子撲到王成松懷里,失聲痛哭起來。她說:“你就是我爸爸呀!不管你認不認我這個女兒,但是我想你呀!從小到大,別人都有爸爸,可我卻一輩子都沒有爸爸。”
王成松抱著王秀蘭的頭,聽著她的訴說,這個倔強的老兵終是淚流滿面:“我也想你啊!我怎么能不想你呢,都想到100多歲了。”(過后,父女倆還是去做了相關鑒定,再一次確定親生父女關系)
2015年4月,王成松終于回到了闊別60多年的老家。
王成松和家人清明祭祖
在王秀蘭養父的舊屋里,供放著王成松哥哥們的牌位。一別近70年,看著哥哥們的舊照片,王成松悲從心頭起,哭倒在地。在父母的墳墓舊地,王成松帶著五世同堂的一大家子人,告慰先人:自己葉落歸根,回家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