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商業(yè)觀察
文/水木
“消費拐點帶來娛樂業(yè)新機遇,拓展更大商業(yè)空間。”
這是龔宇在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最新的發(fā)言,作為行業(yè)的看多派,他從更加宏觀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娛樂產業(yè)的歷史機遇:“一個國家人均GDP大于1萬美元后,文化娛樂消費的增速將超過GDP的增速。中國人均GDP在2019年超過了1萬美元,這是一個消費的拐點,給了我們更多的空間。”
而支撐他個判斷的,不僅僅是歷史經驗的參考,更有現實發(fā)展的催化。
在過去的兩年中,當長視頻告別過去跑馬圈地粗放式發(fā)展階段,迎來深耕內容與服務的精細化發(fā)展新階段,爆款內容數量、會員數據、平臺業(yè)績反而出現了持續(xù)的增長。以愛奇藝為例,2023年熱度破萬的劇集數量達到了5部,相當于2021年和2022年的總和;2023年底的訂閱會員數達到了1.011億,持續(xù)多年穩(wěn)定增長;而平臺層面在2023年的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運營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68%……這些數據說明愛奇藝已率先跑通內生驅動增長的新模式,進入到新的高質量發(fā)展階段。
如今2024年,愛奇藝的底氣更足了。
在這次年度大會上,愛奇藝一口氣發(fā)布了超300部作品片單,涵蓋劇集、綜藝、紀錄片、電影、動漫、體育賽事等全領域。其中熱度較高的作品包括劇集《我的阿勒泰》、《狐妖小紅娘》系列、養(yǎng)老創(chuàng)業(yè)大劇《老家伙》;邀請周星馳作為節(jié)目發(fā)起人的《喜劇之王單口季》、《萌探2024》等。
同時愛奇藝在內容商業(yè)化方面的新玩法、生成式AI加速落地等信息,讓愛奇藝的高質量發(fā)展有了新敘事支撐點,疊加上國民經濟的強復蘇的趨勢,有望給行業(yè)帶來更多驚喜。
“現實主義題材”持續(xù)狂飆,新推“微塵劇場”“大家劇場”
都在說“好內容”?影視何謂好內容,給觀眾帶來的不僅是視覺感官上的感受,更是精神和審美層面的共情與激活。現今,新一代觀眾的感知能力、審美水平以及知性程度普遍提高,加上消費內容的心態(tài)發(fā)生變化,他們的關注重點逐漸回歸到普通人的具體生活,同時渴望了解其他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價值觀。
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近兩年收視率最高的內容和票房最高的電影不約而同地轉向現實題材。以劇集為例,從去年引爆全國線下的劇王“狂飆”到今年開年愛奇藝第一部熱度破萬劇集《追風者》,以及最近熱播的《哈爾濱一九四四》都是強正劇基調,聚焦在大時代命題下,去刻畫小人物的命運、人性深處的暗面和回音,以及對正義的堅守。
“未來,展現大歷史命題下的小人物命運的影視作品依然最能引發(fā)觀眾共情。”在王曉暉看來,行業(yè)已經進入“向下共情、向上創(chuàng)作”的時代,藝術創(chuàng)作不能以最短的時間和最簡單的方式打擊人的爽點,而是應該向上捅開創(chuàng)作的天花板。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
這兩年,愛奇藝“迷霧劇場”就是因“打破懸疑劇的既定表現方式,真正探索人的表現方法”,頻頻出圈,隨后推出的“戀戀劇場”也佳作頻出,今年愛奇藝還新推出了小逗劇場,誕生了多部黑馬喜劇作品,劇場化效應持續(xù)顯現。
如今,沿著“迷霧劇場”等成功經驗,愛奇藝順勢而為,推出“微塵劇場”和“大家劇場”:“微塵劇場”主打新審美、新視聽的精品短劇集,用極致的影像探索展現普通人的故事;“大家劇場”則呈現根據文學巨作改編而成的影視劇,用影像的方式呈現老百姓的真實境遇,首批作品包括賈平凹的《高興》、梁曉聲的《中文桃李》、劉震云的《一日三秋》《吃瓜時代的兒女們》等。
微塵劇場首部作品《我的阿勒泰》,更是未播先火,在社交平臺討論度頗高。據了解,該劇關注民族文化交融,以高品質藝術水準刻畫民族之美、環(huán)境之美、心靈之美,成功入圍第7屆戛納電視劇節(jié)最佳長劇集競賽單元。
不難看出,兩大新劇場的推出,是在已有成功經驗上的復制與加碼,代表愛奇藝的內容創(chuàng)作始終堅持追求高品質、多樣性的定位,而別于以往劇場風格,則體現了愛奇藝創(chuàng)作團隊始終求變的追求。同時,也意味著愛奇藝廠牌化運營邁向大劇、大眾新階段,不僅另辟蹊徑挖掘增量,保持優(yōu)勢迅猛開發(fā),還想觀眾所想,投入打造垂類精品,在全新試煉中優(yōu)化品質,完成新一輪進階。
如何穩(wěn)定輸出高品質長視頻內容?王曉暉表示,在創(chuàng)作上,愛奇藝鼓勵工作室風格化,打造百花齊放的作品;堅持內容要更加精品化、思想要更深化、敘事則要更新穎,從而滿足用戶對藝術審美和情感體驗的更高追求。
聚焦心智生產力。幫助品牌穿越周期
高品質的劇集有口碑劇場背書,天然自帶用戶期待值加持,優(yōu)點盡數體現,同時也意味著吸引精準、優(yōu)質的受眾群體。對于品牌來說,正是在如今營銷市場多變且復雜的情況下,不可多得建設心智生產力的福地。
現在品牌做營銷,不僅是為向消費者展示自身實力,更重要的是獲得消費者認同和共鳴。高品質內容天生自帶趨勢塑造基因,一個優(yōu)質的內容IP能為品牌構建真正的價值認同,從而穿越周期實現商業(yè)增長。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吳剛
憑借持續(xù)創(chuàng)作與時代共情的高品質內容,愛奇藝擁有了上億高價值人群規(guī)模。愛奇藝高級副總裁吳剛在會上提到,目前,愛奇藝已打通內容、社交、消費等多場域營銷,能夠為處于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品牌賦能,還能引發(fā)長周期的發(fā)酵和復利,產生最深的認同。
吳剛在演講中指出:“IP中心化影響力是長視頻營銷的制勝關鍵。”
以愛奇藝年度破萬的綜藝《種地吧》為例,帶給品牌主或廣告商的內容價值不止于內容熱播期間的“限時流量”,而是多維為廣告主的品牌營銷進行長效賦能、多維賦能、價值賦能。今年綜藝到了第二季,三九、海爾、金龍魚等多家品牌復投,深度長線綁定,就能看出品牌對長視頻內容的“種地”需求,借此不間斷培養(yǎng)與大眾消費者之間的信任,一步步建立“親密關系”。
會上,愛奇藝宣布將升級2024營銷布局,以IP為核心,圍繞“品、營、銷”三位一體打造品牌增長全域生態(tài),助力品牌方的品牌力、產品力和經營力的多維提升。
不難看出,在愛奇藝營銷升級的助力下,廣告主想在長內容領域找到“確定性增長”并沒有那么復雜。今年愛奇藝悅享會上超300部的片單,正好為品牌在好內容的沃土上實現高質量種地提供機遇。
AIGC加持,為長視頻內容插上效率飛輪
如今,AIGC作為最火熱的風口,被討論、被追捧,也給很多人帶來了焦慮:AI究竟會發(fā)展到什么程度?AI是不是真的要拿走我們的工作?這樣的焦慮甚至讓美國編劇工會去年舉行了大罷工,好萊塢的編劇們停擺了近小半年。
“仿佛全體人類創(chuàng)作者在和AI競爭,我們認為這是對AI的一種誤讀”。愛奇藝首席技術官劉文峰撫平了從業(yè)者焦慮,表示任何創(chuàng)作者都可以利用AI為自己生成內容,生成式AI成為了創(chuàng)作者放大自己創(chuàng)作能力與創(chuàng)作價值的新杠桿。
愛奇藝首席技術官劉文峰
上個月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主論壇上,愛奇藝創(chuàng)始人、CEO龔宇也剛剛提到,過去一年網絡視聽行業(yè)已呈現三大趨勢,其中之一就是科技創(chuàng)新,AI、特別是生成式AI,賦能影視工業(yè)化,推動行業(yè)提質增效。
愛奇藝一直在推動智能制作系統的研發(fā),應用了包括云計算、大數據、AI、虛幻引擎等技術提升內容項目制作效率和效果。比如,由愛奇藝自主研發(fā)的IQ Stage虛擬拍攝系統已經執(zhí)行了多個劇集項目的拍攝。
2024年愛奇藝片單中的《大夢歸離》就是使用了平臺自主研發(fā)的虛擬拍攝系統,在光線延時匹配、雨雪現場特效匹配、大面積水面反射拍攝以及威亞高速拍攝等虛擬場景里應用,成為業(yè)內使用虛擬拍攝量級最大、場景最多的劇集項目。而從預告片畫面來看,虛擬技術并沒有帶來失真感,而是化繁為簡,讓影視項目的拍攝更加高效。
在劉文峰看來,在生成式AI的驅動下,未來的內容行業(yè)突破創(chuàng)意極限的爆款將更“爆”,內容與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間的個性化連接更為緊密,產業(yè)試錯周期將大幅縮短、迭代進一步加速。
我們可以看到,用AI新技術給高品質加速,如今的愛奇藝更有底氣,不僅可以高效大批量地為過億會員生產原創(chuàng)內容,還讓制造爆款不再只是一門玄學,穩(wěn)定供給高質量內容,奉行長期主義的愛奇藝有著無限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