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陵位于今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古為中部縣地,因地處橋山,古稱“橋陵”。后因黃帝之名,于1944年改中部縣為黃陵縣,改橋陵稱“黃帝陵”。
據《民國黃陵縣志·卷首·序》載:本書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七月一日,由中部縣政府出版,同月十七日,省政府準,內政部渝民三午文復電云:“關于貴省中部縣更名黃陵一節,經呈奉院會轉奉,國民政府備案,并另鑄新印。請查照飭知。”本書謹將書簽及內封面改題為《黃陵縣志》,余因已印,概仍舊稱。
1942年,陜西第三區專員公署擬定《修建黃陵計劃草案》。共十八項,涉及黃帝陵、縣名的更改,陵寢、廟宇修建,管護制度的完善,城區建設等事項。
本文是從《民國黃陵縣志》中輯錄而來。
修建黃陵計劃草案
民國三十一年陜西第三區專員公署擬
一、改稱橋陵為黃帝陵(即稱黃陵)
黃帝陵位于中部橋山,向稱橋陵,自清畢沅題碑陵前,文曰“古軒轅黃帝橋陵”因是橋陵之稱益著。惟唐睿宗陵在蒲城豐山,亦稱橋陵,頗嫌混淆。故必將橋陵改稱黃帝陵,為便利計得簡稱“黃陵”(黃陵之名,亦有同者,但不甚著,無庸考慮)。應請總裁蔣親題“黃帝陵”碑字,以符名實而示尊崇。(按,此事已由本區專員余正東請準題頒遵鐫,參看前碑刻及卷首影片。現定將此作為陵前碑亭中墓碑,將原有之“橋山龍馭”碑移置保存。)
二、編纂黃陵專志(仍為新修中部縣志之一篇)
中部舊志,關于黃帝事功及陵廟,記載太略,應于新修中部縣志之前,趕修黃帝陵專志刊行(即作新修中部縣志之一篇),以為發動修建之文獻宣傳。(按此項專志即本書是也。)
三、請中央政府改中部縣為黃陵縣
中部上古為翟地,漢設中部都尉,后置翟道縣,東晉姚秦置中部縣,后魏改中部郡,唐復改縣,宋置坊州中部郡,明又改為中部縣,是中部命名,并無若何意義。追念祖德,使全國人民皆知黃陵所在,并藉以發揚民族精神,應呈請中央改中部縣為黃陵縣以正觀聽。(按此項建議,已由陜西省第十五次黨政會議通過,并呈中央核準備案。于抗戰勝利后實行。)
四、組織黃陵修建委員會
凡國內外名流,中央及本省軍政長官與本地官紳,對于紀念中華民族元祖,建設中華圣地,發揚中華民族文化特具熟忱者,皆得聘為委員。以陜西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及中部縣縣長為本會主要職員,負實際修建之責。會址設中部,通信處分設西安及洛川。
五、培整陵墓,創修享殿
現陵墓土筑,上成小徑,既不偉壯,又遭踐踏,應改建規制崇高之石陵。陵前向無享無殿,每逢祭掃,臨時搭架布棚,應即建筑享殿一座,以資瞻仰。(按此事省政府主席熊,業指派技正設計,并發款十萬元。現正興工修葺陵墓之水泥寶頂,享殿暫緩。)
六、整修黃廟大殿
黃廟大殿,規模狹小,后墻行將傾圮,應改建為宮殿式之廟宇。(按此事已由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張部長治中樂捐洋叁萬元,指定改建,現中部縣縣長正購料施工中。)
七、確定祭陵儀式及祭器等
每年民族掃墓節,中央派遣大員祭陵,饑式極為簡單,且祭器等毫無設備,即酒杯碗箸,亦系臨時借用,應呈由內政部擬定祭祀儀式,并確定祭器等式樣,制存備用。
八、籌辦黃陵圖書館
館址設于黃帝廟,或廟旁之保生宮(即陵廟管理處),暫時不另建筑,惟須加以修葺。先略購置重要基本圖書,并征求海內外各界隨時寄贈,漸圖充實。(按此事極易辦理,只需發起。)
九、整辟黃陵碑林,籌設古物陳列館
先集黃帝陵廟各處舊有碑碣,分置黃帝廟內兩長廊下,再征求國內外各界名流撰書紀念黃帝之文詞詩歌,精刻上古,列為碑林,俾便拓摹,第二部即籌設古物陳列館。
十、擴充黃陵招待所
就原有招待所擴充房舍,略仿中國旅行社辦法,代客辦理一切旅行事務,俾獲由長安至橋山程途之順利。
十一、開拓黃陵農場
除利用前橋山書院學產程村社學學田七十九畝,及黃廟廟產一百二十一畝外(均詳中部縣志),所有橋山四周高原之全部生荒熟荒,均遍植園圃林木,務使橋山附近及沮水兩岸,完全綠化。(按此事已由專員公署呈準主席熊派員護送樹苗萬余來山,由中部縣長派民工栽植。其余工作,擬請陜西省農業改進所負責進行。)
十二、建立黃陵醫院
就原有衛生院擴充改組,中醫西醫,分部設置,盡量收容,以為陜北模范醫院。(按此事擬請陜西省衛生處負責辦理,蓋陜北尚無一完整之衛生機關,屬于地方情之疾病亦多也。)
十三、籌設黃陵保育院
收容難童及抗屬子弟,請陜西省社會處主辦,或物色地方熱心公益人士辦理之。經費可多方勸募捐。
十四、建議修筑黃咸鐵道
就咸陽至同官之隴海路咸同支線,濱延至黃帝陵前(約一百六十華里),以開發宜君中部兩縣富藏,并藉便謁陵人士往返。(按中部、宜君兩縣兩縣煤鐵礦質,甲于全省,蘊藏極富,西安工廠多賴之。石油□苗亦多。現正感運輸困難,如此路延伸,并可開發延長石油礦。)
十五、建立黃陵文化中心區
(一)擬請省政府將現駐中部之□州師范改為黃陵師范。
(二)擬請省政府按照陜西三年教育計劃,將原擬成立之橋陵中學,迅于成立。
(三)由第三區專員公署與駐中部之西北制造廠,聯立黃陵機械職業學校。
(四)擬請中央籌設黃陵大學,或將現有之大學擇一移置中部,特別注重邊疆語文,以溝通蒙回文化,并特別注重工礦研究,以開發陜北綏蒙富藏。
十六、設立黃陵奉祀官
由中央任命,黃陵奉祀官,或任命本區專員中部縣長兼任之(但該縣縣長應改為簡任職(指經過選擇而任用的官員職位,特別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它成為文官官階體系中的第二等職位,位于特任之下、薦任之上),以昭鄭重而隆祀典)。
十七、分區擴大建設 ,劃橋山為各省市建筑區域,由各省市就山水形勢設計,建筑亭園臺榭,以資紀念黃帝功德,并藉以表彰本省市之文化精神。
十八、本計劃所需經費,應由政府與人民共同負擔:
(一)就地籌措:除按三區三十一年區行政會議時發起本區每戶一元運動外,并盡量將本地公益款項撥充。
(二)勸募:向國內外軍政長官及工商各界,與愛好文化人士,分途募集。
(三)政府發補:按照事業性質,由各主管部門核發經費,或自行主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