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永遠?想當年很多專家總是喜歡說房地產是永動機,現在不說了。經濟增長也是一樣,過去一直保持高速,現在也面臨著動能轉換的挑戰。總的來看,房地產市場的劇烈調整、出口下滑以及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未完成,構成了經濟增長的重要阻力。
而很多業內人士都把房地產市場是否能恢復看成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至少不要再有更深度的拖后腿。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阻力仍然是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壓力。
4月26日,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媒體交流會上表示,在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出現諸多亮點的同時,也有自己的擔憂。2024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現了一些積極因素,但接下來三個季度不能盲目樂觀。房地產市場是今年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抓手,為此需要將保主體與保交樓政策相結合。
我覺得陸挺提醒得非常對,也很客觀,既看到了經濟逐步恢復的向好趨勢,同時也提出了對房地產調整拖經濟后腿的擔憂。
是啊,房地產作為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一直是重要推動力,因為它關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行業的發展,產業鏈長,影響面大,上下游產業聯動,確實對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時過境遷,這些年,房地產規模大幅下降,導致了上下游行業同步下滑,這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所以,各種房地產利好政策的出臺,能不能穩住房地產呢?這是2024年最期待的,只有房地產穩住了,經濟穩才更有底氣。
所以,陸挺說,房地產行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認為出現L型復蘇,實際上現在可能還處在L型的向下階段而非水平階段。即使是再優秀的開發商,如果按照50%的銷售跌幅,流動性都會面臨較大問題。不能假設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
目前,市場仍然看不到房地產行業回暖的趨勢,房地產行業在下滑前曾為中國貢獻了38%的財政收入,新興產業的崛起能否填補房地產行業下行所造成的經濟增長空缺仍存疑。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還需要通過結合保主體與保交樓政策來穩定房地產市場。
在我看來,我們一方面要樹立信心,一方面又要面對現實。一季度經濟增長的成績,說明一定程度上正在逐步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但頂多是局部,還不是完全。
一般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滯后性,會落后于房地產銷售一兩年時間,也就是說,如今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還會延續,只有銷售好轉后,才會有投資的反彈。
但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明白,房地產的調整本質上是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過去太過于依賴房地產,導致今天有點被動,此時的調整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是積極的。盡管這種陣痛很難受,但只要挺過去,就會迎來一片新天地。
在提醒房地產調整的同時,陸挺也指出,今年房地產市場或迎來出清機會,隨著關鍵問題的解決,市場有望觸底反彈。此外,中國企業在新興產業領域的不斷創新,調整產品布局和供給結構,這也有助于國內經濟取得一個新的平衡。
此時此刻,需要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陸挺認為,房地產政策在一線城市和某些二線城市還有進一步松綁的空間,過去十年推出的許多房地產調控政策已不再具有現實意義,需要優化和調整。如果能把“保交樓”和房地產松綁優化工作做好,讓人口流入重點城市得到更多的城市發展用地,2024年,中國經濟會出現明顯的一個亮點,企穩復蘇動能增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