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間,鋰業巨頭天齊鋰業發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業績預告披露了天齊鋰業一季度出現了預計高達36億元-43億元的虧損。
受業績預告發布影響,次日天齊鋰業A股及H股股價大幅跳水。截至當日收盤,天齊鋰業A股股價跌停,報40.63元/股;H股股價下跌19.15%,報28.5港元/股。
截止4月26日撰稿時,天齊鋰業H股股價為29.3港元/股,對比4月23日收盤價的35.25港元/股下跌了16.88%,對比上市以來股價最高點85.457港元/股下跌了65.17%。天齊鋰業A股股價為38.87元/股,對比4月23日收盤價45.14元/股下跌了13.89%,對比上市以來股價最高點的145.57元/股下跌了73.30%。
0 1
巨額虧損
根據天齊鋰業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凈虧損36億元—43億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48.75億元,同比下降超過173.85%。也就是說,天齊鋰業一季度快要虧完了去年一整年的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36億元—4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2.62元/股—2.20元/股,上年同期盈利2.97元/股,同比下降超過170%。
關于一季度巨額虧損的原因,天齊鋰業在業績預告中解釋稱,一方面,受鋰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鋰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鋰產品毛利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公司重要的聯營公司 Sociedad Química yMinera de Chile S.A.(以下統一簡稱“SQM”)尚未公告其 2024 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結合SQM稅務爭議裁決的影響,SQM 2024 年第一季度業績預計將同比大幅下降,因此公司在本報告期確認的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而天齊鋰業的此番虧損其實在2023年第四季度就有了預兆。根據天齊鋰業此前發布的財報,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71.04億元,同比下降55.04%;單季度歸母凈利潤-8.01億元,同比下降109.84%;單季度扣非凈利潤-8.06億元,同比下降109.9%;負債率25.93%,投資收益31.1億元,財務費用1604.64萬元,毛利率84.99%。
天齊鋰業一季度巨額虧損的業績報告發布后,也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隨后深交所向天齊鋰業下發了關注函。
深交所要求天齊鋰業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原材料采購價格、成本費用、減值計提等因素的具體變化情況,量化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虧損風險等。說明公司經營情況變動是否符合行業變動趨勢,是否與可比公司業績變動情況相符。
0 2
都是SQM惹的禍?
天齊鋰業一季度巨額虧損的重要原因來自于其海外聯營公司SQM的不確定性。
據公開資料,SQM是智利鋰礦巨頭、全球第二大鋰生產商,擁有全球儲量最大的阿塔卡馬鋰鹽湖。根據Fastmarket2023年第四季度數據,阿塔卡馬鹽湖也是2023年全球在產鋰鹽湖產量最高的項目,占全球鹽湖供給總量的44%,生產成本在全球鋰鹽湖項目中也處于極低的水平。
2013年,總資產僅15.69億元的天齊鋰業,在3個月內籌措了38.76億元的收購資金,成功攔截了美國洛克伍德對泰利森的收購,將泰利森拿下。此次收購案件的成功也幫助了天齊鋰業實現企業的發展擴張。
完成對泰利森的收購的兩年后,天齊鋰業將目光瞄準了智利的SQM公司。
2016年9月,加陽公司和加拿大鉀肥公司(以下簡稱“薩鉀”)宣布合并,合并期間,中印反壟斷審查機構介入,要求薩鉀在2017年11月2日起的18個月內剝離其持有的在其他公司的部分權益,其中包括其在 SQM 持有的32%股權。
天齊鋰業的并購時機到了。此前就有過“蛇吞象”經驗的天齊鋰業此次故技重施,并購資金同樣超出了公司總資產。2018年5月31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擬以65 美元/股,從Nutrien 集團(加陽公司與薩鉀合并后的新公司)手中收購SQM公司23.77%的A類股股權,總交易價款為40.66億美元。
天齊鋰業公告表示,本次購買需要支付的資金總額約 42.26 億美元(包括交易對價40.66億美元,交易費用和融資等費用1.60億美元),這筆費用的具體出資情況為:公司自有資金(約7.26億美元)、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提供10億美元的融資承諾,以及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為這筆交易組建的銀團貸款可以支付25億美元。
也就是說,天齊鋰業并購SQM的資金八成以上都是來自于貸款融資的手段。巨額并購資金,天齊鋰業直到2022年7月27日,才發布公告表示,已全部償還SQM債務。
2023年12月27日,SQM與Codelco共同宣布達成諒解備忘錄,將組建由政府控制的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鋰礦資源。
根據環球老虎財經app的報道,SQM與Codelco的此次合作,SQM的鋰業務將被剝離成為與Codelco的合資企業,后者將持有50%加一股的股份。此舉不僅可能稀釋天齊鋰業在SQM鋰業務中的現有利益,還可能導致天齊鋰業失去拿到優質鋰資源的先機,進而影響到天齊鋰業這次巨額投資的潛在收益。
合作風波尚未平息,SQM的稅務爭議又甚囂塵上。據天齊鋰業披露,SQM此前發布公告稱,智利圣地亞哥法院于2024年4月對其2017年和2018年稅務年度的稅務訴訟進行了裁決,撤銷了稅務和海關法庭在2022年11月7日對于該案件的裁決結論。SQM預計,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可能將減少約11億美元。
此次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中也提到了SQM,要求天齊鋰業說明SQM稅務爭議裁決的具體情況及后續進展情況,對公司一季度凈利潤的影響金額及計算依據,公司將相關稅務爭議裁決影響確認在一季度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關于SQM和Codelco簽署諒解備忘錄,也需要天齊鋰業核實說明相關事項具體情況,評估對其的影響并說明擬采取的應對措施,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0 3
大環境遇冷
天齊鋰業今年一季度巨額虧損的大背景其實是整個碳酸鋰行業的“冷靜”期所致。
從去年開始,受市場過剩預期影響,碳酸鋰的價格就一路下跌。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統,2023年碳酸鋰價格一落千丈。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工業級碳酸鋰國內混合均價為94000元/噸,與1月1日均價504000元/噸相比下降了81.35%;12月31日電池級碳酸鋰國內混合均價為103000元/噸,與1月1日均價525000元/噸相比下降了80.38%。
圖源:生意社
大環境下,鋰電池的業內同行日子也沒那么好過。根據贛鋒鋰業發布的2023年年報,截至本報告期末,贛鋒鋰業營業總收入329.72億元,同比下降21.16%,歸母凈利潤49.47億元,同比下降75.87%。其中,第四季度營業總收入72.9億元,同比下降48.7%;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10.63億元,同比下降118.62%。
對于2024年的鋰價,開源證券指出,預計2024年鋰價都將處于尋底階段。鋰價底部將提高成本對盈利能力的影響,具有產量彈性且成本位居左側或具有降本空間的企業具有一定優勢。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雖然鋰價處于預測下行周期的通道中,但考慮到其終端需求帶來其區別于傳統有色品種的強成長性,仍有階段性超跌反彈的機會。鋰板塊的上漲會先于現貨價格啟動。
對于天齊鋰業而言,如何在“冬季”大環境中尋覓到新的增長點,如何解決SQM的相關事宜,尤為重要。畢竟2024年才過了一個季度,不能一直有如此巨額的虧損……
參考資料:
1、環球老虎財經app:《天齊鋰業“炸雷”背后,一筆40億美元收購惹的禍?》
2、e公司:《超百家機構調研!天齊鋰業回應》
3、智通財經社:《生意社:2023年碳酸鋰價格一落千丈 2024年跌幅或收窄》
| 金投研好文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