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特別的氣候影像展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剛剛過去,一場特別的影像展在杭州市電魂·自在里文化空間拉開了帷幕——第一屆鴨先知文化節“在躁,以再造”·氣候行動者影像展。
在這場由綠色和平與杭州生態文化協會策劃的展覽中,沒有氣候變化場景的照片,12張氣候行動者肖像和它們獨特呈現方式同樣可以吸引大家的目光。這些肖像由特邀攝影師許闖拍攝,背后是12位普通人的故事——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正在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著屬于自己的力量。
所有作品均由“廢紙”打印、拼貼組成,并用可降解紙板連接,并配合氣候行動者精心挑選的“小物件”:救援裝備、環境友好的防曬泥、小木屋、面具、重獲新生的廢棄材料……它們代表著參與拍攝的12位氣候行動者和他們的理念。觀眾可以走到近前,看一看、摸一摸這些“小物件”,近距離感受它們背后獨特的故事。
我們希望“在躁,以再造”·氣候行動者影像展,可以以影像為載體,讓人看到“氣候”一詞并不遙遠,而是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當回收紙遇見氣候行動者的“原生”力量
讓回收紙重獲新生、成為氣候行動展的載體,這個創意源于攝影師許闖一個很“飛”的想法。
對于日常行走在頂尖時尚攝影工作現場的許闖來說,好看的照片與精致的形式都不稀奇。因此,當收到氣候行動主題展共創邀請的時候,許闖首先想到的就是展覽不能給地球添負擔。
左右滑動,查看展品細節
全程“不插電”拍攝、用垃圾鋪滿展廳地板……許闖第一時間向綠色和平的策展人楚楚拋出了一系列很“飛”的想法,但在之后又覺得過于刻意,決定回歸原生和最自然的狀態。許闖擅長拍人,而楚楚想通過影像拉近公眾與氣候議題的距離。就這樣,他們碰撞出了靈感的火花:收集身邊朋友們工作中產生的“廢紙”,再將許闖拍攝的氣候行動者肖像切成碎片,在這些回收紙上打印、拼接,再造成新的肖像。
這種摒棄精致,甚至有些“粗糙”的設計,恰好貼合了氣候行動者們身上那股“原生”力量。許闖說,這股力量是氣候行動者們最打動他的地方——他們開始行動,是因為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做的事兒有趣、有意義,并非認為以一己之力可以“抗衡氣候變化”。
就像一張張A4回收紙能夠拼成完整的氣候行動故事,當普通人身上的“原生”力量凝聚起來,應對氣候變化也將不再是觸不可及的目標。
氣候行動者:專業而有趣,你也可以成為其中一員
入選展覽的氣候行動者們有著南轅北轍的社會身份:親歷一線的救援隊員、從熒幕里走出來的演員、面對鏡頭有些靦腆的小學生、擅長穿針引線的退休阿姨、民間環保機構創始人和起草了多個低碳政策建議的環境觀察員……當被問及展覽中氣候行動者的篩選標準時,楚楚介紹道,入選的都是“有趣”的普通人,他們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闡釋“個人氣候行動”。
被許闖評價為“有點佛象”的“趙哥”趙繼東,是曾自己設計、搭建無土水循環小菜園的綠色和平資深員工。在綠色和平辦公室,人人都知道趙哥手巧,也擅長把廢物變成好用、好玩的東西。趙哥用廢棄輪胎種花,前些日子,還用回收木料給撿來的小貓做了一個貓爬架。
氣候行動者李朝陽、趙繼東 / 攝影師:許闖
笑起來特別溫暖,膚色黝黑的戶外攝影師李朝陽曾獨自穿越八大江河的源頭。2018年,他來到了天山一號冰川,用鏡頭記錄下了親眼所見的冰川退縮。李朝陽說,他對氣候變化的了解都是“在路上一點點走出來的”。
楚楚說,展覽中的氣候行動者“不是榜樣,是案例”。他們踐行的氣候行動沒那么難以理解,就在你我身邊,他們努力做的事情就像是正在對每一位參觀者發出號召:采取氣候行動,你也可以去試試!
*彩蛋:點擊下方視頻,揭秘展覽拍攝現場
免費參觀信息:
展覽地點:杭州市電魂自在里文化空間
展覽時間:4月23日-5月19日(9:30-19: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