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我妻之死》,登上各大熱搜榜,賺足各位看官的眼淚,末了,不覺明厲,紛紛打款已表安慰。
但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細讀一遍后,盡管理智上對作者喪妻之痛深感同情,但內心一股莫名寒意,毛骨悚然,一地雞皮疙瘩。
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讀之更心疼這個妻子。
根據男主過往文章和女方LinkedIn資料,我們可以拼湊出她不平凡而又令人心疼的一生。
兩人相識近二十年,結婚十三載,共同育有三個孩子。老大如今十歲,也就是說,她大學畢業不久,便開始過為人妻、為人母的生活。
十年里,她幾乎被懷孕、哺乳和撫養孩子填滿,鮮有喘息機會。
盡管她曾以高分通過雅思和托福,有機會在美國深造,但為了家庭和孩子,她毅然放棄H1B簽證,選擇回國工作。
前兩個孩子是女孩,他們決定再拼三胎。
當時國內政策尚未開放,又恰逢口罩期。于是,他們選擇前往加拿大生子。
然而,旅游簽證并不包含醫保,北美自費生產費用又極其高昂。
為省錢,女主竟然在房東老太太回國探親時,在群租房里自行接生三胎。
這種冒險行為,男主竟然說:我剛到兩天,正處于倒時差狀態,暈乎乎的……
為養家糊口,女主再次申請學簽,帶著全家移居加拿大。
白天,她在銀行工作;周末,在地下室進行六小時奧數培訓。
而男主,因語言不通和沒有駕照,只能全職在家。養家重擔,幾乎全部壓在女主肩上。
在37歲那年,女主身體終于發出求救信號。她獨自忍受著病痛,甚至獨自前往醫院,卻再也沒有回來。
看到這里,不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男主有蘇軾的深情,令人動容。情至深處,不禁想要留言,為他送上幾句寬慰的話語。
可是,令人痛心的是,在女主彌留之際,男主竟然還在錄制視頻,要求她簽署財產分配協議。
女主離世后,男主獲得不少福利,在加國也賺得不少流量、盆滿缽滿。竟然還不滿足。又在國內煽情、賣慘博同情。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文末貼上收款碼,二維碼被封就用贊賞,甚至覺得還不方便,要求加好友打款。
這場悲劇,仿佛成了他斂財工具。口口聲聲說愛,洋洋灑灑寫上萬字,自詡深情至極。
最后,他還特意提及,自己的筆名是由三個孩子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組成。
這款深情之舉,聽起來卻那么耳熟,與之前的某案例如出一轍,比如那位杭州tony。
通篇讀完,我深信許多讀者與我同感,男主主要聚焦于:女主有錯、三胎爭議、三胎政策的質疑,以及加國醫療不足。似乎整個世界都在虧欠這個男人。
讀來,令人氣憤難平,甚至讓人開始懷疑,愛情難道真的就是這般模樣嗎?
不,絕非如此。
歷史長河中,深情故事不勝枚舉。以李商隱為例,他的《房中曲》就是最好證明,深情款款,是不一樣的愛情。
《房中曲》
唐?李商隱
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嬌郎癡若云,抱日西簾曉。
枕是龍宮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
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識。
前四句,清晨李義山醒來,在庭院散步。薔薇花帶著晶瑩的露水,仿佛獨自垂淚,花朵小巧玲瓏,點綴著綠葉。此情此景,讓他想起王氏的身影,仿佛又見愛人倩影麗姿。
日高簾卷,幼兒嬌小無知,抱著枕頭,在西窗的晨曦中沉睡,尚未懂得失母之痛。
次四句,李商隱轉身進入室內,目光落在枕頭上,仿佛又看到往昔與亡妻共度的時光。
那時,他們臥床而眠,亡妻明亮的雙眸,含情脈脈地看著他。孤燈長夜,多少次夢中與伊人相會,共語余香,朦朧中還能聽到她的歌聲。
然而夢醒時分,伊人已不在,只留下無盡的空虛和惆悵。
后四句,是回憶離家前的情景。
前年春天,李商隱準備出遠差,王氏身體抱恙,兩人尚未開口,便已滿含無奈和辛酸。
當他匆匆趕回時,妻子已離世,錦瑟猶在,人卻已逝。那種悲傷,難以用言語形容。
末四句,設想來生相遇,即使相遇也不相識,只留下無窮悵恨。
李商隱與愛妻,今生作為夫妻,更如同知己,相濡以沫,走到今天實屬不易。
然而生死別離,相見難別亦難,令人感嘆不已。
尤其是最后兩句,設想之辭,更是成為千古徹骨情語,表達了愛情在滄海桑田、宇宙茫茫中的無常與無奈。
回到賽博乞討雄文《我妻之死》,乍看之下情深義重,實則缺乏真摯。
真正的情感,隱藏在生活的細節中。是如李商隱這般,而不是以愛的名義剝削一生,卒后再拿出來立深情賺同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