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農村人一般洗衣服都用的棉油皂,大概90年代后期洗衣粉才開始普及,后來又有了洗衣皂,這些年更是流行起了洗衣液。按說這是科技的進步,要不然也不會陸續出現后來者。
但是最近發現農村還是有不少上歲數的老年人用棉油皂,問及原因,她們說棉油皂洗的更干凈,而且不傷衣服,洗衣粉刺激性大如何如何。我不常洗衣服,對這些說法也沒辦法驗證。
不過對于棉油皂的來歷,覺得可以和大家分享分享,畢竟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這一段傳奇的經歷了。
棉油皂是一種咖啡色的洗衣皂,看起來很臟,色彩不均衡,皂體還有一些深咖色和黑色的色塊色斑。聞起來也有一股臭臭的味道。但它的成分很簡單,配料只有棉花籽油渣和火堿。
發明棉油皂也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過去資源緊缺,河南這邊種棉花收獲后,棉花籽會被收集起來榨油,榨出來的棉花籽油會用來炒菜等食用,這種油當然味道是不如我們現在常食用的花生油的,更別提香到極致的花生油了,棉花籽油如果提純的不精細,粗油是有毒的,男性長期食用會有害,榨油剩下的油渣剛開始都是直接倒在溝壑里的處理的。
后來不知道哪個化學人才發現了,油脂是制造肥皂的原料,但那時候多缺油啊,用動物油是不可能的,于是就用棉花籽的油渣結合火堿進行調配熬制,結果就這么發明成功了,并受到了人們的極大歡迎,七八十年代的人們基本都只用棉油皂來洗衣服。
棉油皂的來源是天然植物油,所以那時候雖然很多婦女喜歡在河邊洗衣服,但沒有什么污染,那時候的河水很清澈,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各地冒出各種小工廠和養殖場,家鄉的小河水質才開始迅速惡化。
后來隨著有增香劑和聲稱潔凈效果更好的洗衣粉出現,棉油皂用的人就越來越少 。其實洗衣服干凈不干凈和配方有關,堿多了洗衣效果就更好,但是相應腐蝕效果也會增強,不過很多人并不在意這些細節。
棉油皂賣的很便宜,一般只會在城市的老街區或者城鄉結合部有賣,這些地方房租便宜,一般都是自家熬制的。
不盲從、看世界,從現在開始
珍愛老桃,順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