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有人問力哥,前些年買的股票基金深度套牢了,怎么辦?
這問題我很早就寫過:
無非四種辦法:
1、加倉攤薄成本
2、裝死坐等解套
3、換倉碰碰運氣
4、認栽割肉止損
具體選哪種,還是要看標的質量、估值和市場大環境。
但這些都是絕對不會錯的廢話,真實情況是:
1、很多人想加倉但沒錢
2、想裝死,等了3、4年還離回本十萬八千里,實在熬不住
3、換倉也怕換錯標的,來回打臉
4、至于割肉,太反人性了,下不去手
真實人性就是既要又要還要,既怕又怕還怕,糾結猶豫徘徊
實操中,有一種既符合人性,獲得持續正激勵,能堅持下去,又不用加碼砸錢,還能加速回本的策略。
就是我這幾年時不時提到,七步定投策略中的五大核心策略之一的:
網格收割策略
先做個背景介紹,這兩年力哥已退休,所以推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一出是一出,心情不好、沉迷某物、身體不適、外出旅游……都有可能停更。
好處是不像那些還拼命要博眼球要流量多賺錢的自媒體博主,我可以更公允客觀地分享我的真實想法。
“七步定投策略”是我8年前整合了多種投資策略,再結合A股市場實際情況,自創的一套全天候投資策略。
這兩年專業理財話題寫少了,很多新粉絲可能不了解。
其中有 五個具體的核心策略,遇到現在這種窄幅波動、漲不高也跌不深的橫盤狀態,最合適的就是網格收割。
這里說的網格收割,和你網上搜到的網格策略是兩碼事。
一般意義上的網格策略,是假定市場大概率將在某區間內來回波動,就把該區間劃分成若干份,每向上突破一個閾值,賣出一份,每向下突破一個閾值,買入一份,來回做差價。
優點是震蕩市吃差價很舒服。
缺點是一旦市場出現極端走勢,比如年初那波跌到2600的股災,可能會跌破實現劃定的網格下限,沒錢補倉,坐失良機。
反之,一旦出現牛市行情,突破網格上限,將賣無可賣,踏空牛市。
所以一旦走勢超出預期,網格策略就要被迫重新制定,變得非常被動,對投資者操盤水平要求較高,普適性差了點。
我說的網格收割策略,是建立在“恒定市值”基礎上的配套增收策略。
假如你21年初買了16萬某基金,目前深套40%,市值只剩10萬。
一方面,你沒錢持續定投加倉
另一方面,過去3、4年,該基金一直沒能回到2021年初的高位
怎么辦?
好,先忘記深套了多少比例,你只要盯著10萬這個市值,讓它保持不變。
然后設定一個網格比例,比如我之前推薦的,在10萬這個恒定市值基礎上,漲了6%-9%,賣出這6%-9%的盈余部分。
在10萬這個恒定市值基礎上,跌了5%-7%,買入這5%-7%的浮虧部分。
比例可根據市場波幅大小調整。
大牛市時,可把比例放大到10%+,避免過早賣出。
反之,市場萎靡不振,波動很小時,可把比例縮小,蚊子腿上的肉也是肉嘛,總比網格設置太大,一年到頭一次收割機會都沒有強。
假如按照常規比例:+8%收割一次、-6%補倉一次計算。
10萬市值,跌6%,跌到94000元,補倉6000元,把市值補回10萬。
為方便計算,假如原本基金價格1元/份,持有10萬份,跌6%,價格只有0.94元,補倉6000元,相當于買了6000/0.94=6383份。
此時,基金價格0.94元,你持有100000+6383=106383份,市值 0.94元*106383份,還是10萬元。
隨后,等待市場反彈,當市值漲回到108000元時,也就是漲8%,對應價格是108000/106383=1.0152元。
此時,再把多于10萬恒定市值的部分,也就是8000元賣掉。
實際賣出6000/1.0152=5910份。
這樣來回收割一套后,你持有的基金份額為 106383-5910=100473份。
假如將來價格回到1元/份,你投入總成本10萬(原本市值)+6000(補倉金額)=106000元
眼下總資產為100473(實際持有份額)X1(基金價格)+8000(收割賣出獲得的金額)=108473元
這樣一來,你只需準備6000元流動資金,就能在基金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網格收割策略,套出108473-106000=2473元。
對比原本的10萬市值,獲利2.473%。
這樣來回多收割幾次,能有效降低持倉成本,減少浮虧比例。
哪怕基金價格最后沒漲,只要收割24次(60000/2473),就能把之前浮虧的6萬,也就是深套40%的本金,全補回來。
如果期間基金價格上漲,則會加速回本。
反之,基金價格繼續下跌,則需要進行更多次的網格收割,才有可能回本。
相比傳統網格策略,這套策略缺點是底倉不變,只對浮盈浮虧部分進行操作,震蕩市獲利速度較慢。
但優點是永遠不會踏空,避免了“一賣就漲”的悲劇。
比較糟心的是,由于市場人氣太差,波動太小,設定常規+8%、-6%網格比例,現在可能一年也難有幾次交易機會。
以大家熟悉的中概股基金為例。
不管你持有的是哪個“中概互聯”,亦或恒生互聯/恒生科技,主要持倉的都是騰訊阿里美團這些中概股公司,2021年初登頂后,過去3年多一直處于陰跌狀態。
中間有過幾次比較大的反彈:22年1月、22年6月、23年1月、23年7月,再然后就是今年1月股災見底后,最近2個月的這波反彈,尤其最近兩個交易日,在鵝廠和美團帶領下,中概股有一筆比較給力的反彈,似乎還沒走到頭。
雖然歷次反彈都距離21年高點還很遠,最高一次也只反彈到21年底的價格,但 只要你抓住這平均半年一次的大反彈,深套40%的雖然還回不了本,但只是套了十幾個點的,很可能回本了。
如果還有儲備彈藥,能在每次黑暗谷底都勇敢加倉,反彈后再持續收割,則過去3年零3個月,收復20%-30%失地,也是大概率事件。
經過反復操作,我持有的中概股基金,還差20%,就能回本。
這比一套牢就裝死不管,隔幾個月看一眼,發現我的媽呀,怎么還腰斬啊,然后發發牢騷但啥也不做,要強多了。
說實話,經過3年多殺估值+增業績,除了快手等個別公司,絕大部分主流中概股整體估值已經很便宜了(10多倍),這幾年告別拼命砸錢跑馬圈地,大廠普遍回歸主業,收縮防守,降本增效,提升分紅,越來越像成熟的價值股。
現在的中概股,雖然和炙手可熱的AI概念股,半導體概念股、特斯拉概念股等沒法比,投資價值反而越加明顯了。
哪怕你現在不敢/沒錢加倉,也絕不是割肉的好時機。
但考慮到未來一兩年,中概股估值大幅回升的概率不是很大,所以用網格收割法,依然是加速回本最有效的手段。
上月,我把網格比例縮小到史無前例的+2%、-2%
意味著每來回收割一個回合,可獲利0.34%。
雖然單次獲利比例變雞肋了,但收割頻率明顯加快了很多。
畢竟每次一跌2%就會加倉,再跌2%再加倉,以此類推……
所以每次從下跌回到上漲,最少只要2%,最多只要漲4%,就能有收割機會!
為救市,現在IPO大減速,不管新股還是新債,經常陷入無新可打的窘境……
但網格收割頻率明顯上升后,彌補了大不了新帶來的失落感,畢竟每次收割都在賺錢,10萬本金,一次就是340,100萬本金,一次就是3400。
哪怕1月只有1次機會,一年也有4.08%的累計收益,都趕上大降息之前的年金險約定收益了。
但年金險收益永遠鎖死,你持有的股票基金,卻附贈了一張牛市大漲的看漲期權。
如今理財越來越難,未來理財只會更難,這條艱難困苦之路短時間內看不到盡頭,哪怕將來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降到1%,也不一定是盡頭,因為還有可能陷入流動性陷阱。
就像日本房貸長期零利率,基本不要利息貸款給你買房,日本年輕人還是不情不愿,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以10年為單位,慢慢熬了。
對了,我說的這種網格收割策略,只有場內基金和股票能玩,場外基金不能玩。
股票交易有較高的最低傭金門檻,且股票單價也偏高,資金量不大的話,用網格收割策略玩股票的交易成本比較高,謹慎考慮。
但場內基金(ETF、LOF)價格只有1塊多甚至幾毛,交易成本也更低,哪怕只有幾萬元本金,也可以這么玩。
另外這套自動定投和網格收割工具,是我6年前與華X券商定向合作開發的,其他券商APP上沒有,這策略手動操作累死人,必須自動化操作才能玩得轉。
有興趣的點擊下方鏈接,了解詳情:
最近不斷有LOF基金高溢價套利機會,之前有日經,后來是標普,最近又有黃金主題LOF,反正哪個大熱哪個就容易引發高溢價,一群無知傻蛋沖沖沖給我們提供的機會,有一拖六拖拉機套利模式。
套利本身不復雜,就是操作有點煩,一次套利大概能賺個兩三百的菜錢,聊勝于無吧。
我是懶得操作,大家有興趣的話,改天我喊小寶寫個圖文并茂的詳細實操。
畢竟賺錢不易,能搞點蚊子腿肉也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