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轉載請于文首注明以下內容
【整理:馬術微學院/林綽睿,資料來自于LearningHorses.com】
很多人不知道,馬作為大型草食性哺乳動物,卻也有膽小的一面。
膽小的馬通常會有多種行為表現
例如時刻保持耳朵豎立、眼睛經常環顧四周等;在面對陌生人或其他馬匹時,可能表現出回避或退縮的行為;當周邊發生突然的聲響或動作時,會突然跳起、后退或試圖逃離現場……
有些膽小的馬還會表現出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的癥狀。這是因為它們在面對壓力或不安時,感到緊張和焦慮,從而影響食欲和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
再來看看,為什么會有“膽小”的表現?
要知道,膽小并不是馬的唯一性格特征,而是它們在面對陌生環境、威脅或壓力時的一種自然反應,也可能是過去一些不太好的經歷造成今天的膽小。
馬是群居動物,它們天生具有敏感的感知能力。在野外,膽小的馬往往能夠更早地發現潛在的威脅,從而提醒整個馬群及時逃避。因此,膽小在一定程度上是馬的一種生存策略。
但在馬術訓練上,馬的膽小性格則會給人們造成一些煩惱。例如,在騎馬、訓練或比賽時,膽小的馬可能會表現出逃避的行為,這不僅影響了人與馬之間的互動體驗,還可能對馬造成身心傷害。
重點來了,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應對膽小的馬?
首先,我們需要尊重它們的個性差異。每只馬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需求,不能期望所有的馬都能表現出勇敢無畏的行為。
為馬提供一個安靜穩定的環境,可以選擇一個遠離喧囂的地方,確保馬圈內沒有頻繁的人流和噪音。避免頻繁地改變馬的生活環境,保持馬匹的日常生活規律也有助于降低其緊張情緒。
在訓練過程中,采用溫和、耐心的方法,逐步引導馬克服恐懼和緊張,而不是通過強硬或粗暴的手段來強迫它們。
了解馬的身體語言,馬通過身體姿勢、耳朵朝向和尾巴擺動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我們需要學會觀察并理解這些信號,以便更好地與它們溝通并滿足它們的需求。
還有,接近馬匹時,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過于接近或壓迫它們。通過與馬進行日常的互動(喂食、梳理毛發和陪伴……)、溝通和接觸,讓它們逐漸熟悉和信任人類,可以有效地減少馬的緊張和恐懼感。
需要注意,在與馬互動時,避免使用過于激烈或突然的動作,以免嚇到馬;同時,及時給予馬正面的反饋和獎勵。
要相信每匹馬都有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空間,通過持續的努力和正確的引導,膽小的馬也有可能逐漸變得勇敢和自信哦。
本文編輯
林綽睿 編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