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陽光融融的下午,北京海淀一所學校的下課鈴聲一響起,走廊里傳來急促奔跑的聲音,孩子們如漲潮一般涌進學校的,還書、借書,東挑西選,問這問那,嘰嘰喳喳的聲音充滿著這間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
上課鈴聲一響,孩子們又如潮水一般退去,圖書館回歸寧靜,等待著下一批孩子的到來。
這是一所專為來京務工人員的子女提供就學機會的民辦小學。每周一三五,是微瀾北京20館開館的時間,也是孩子們翹首以盼的日子。
TA們從中借到了很多喜歡的書,用來填補那些或孤獨或枯燥的課外時光。
今天4月23日是第29個“世界讀書日”,正如在其宣言中所講的那樣: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在城市的喧囂中,這些外來打工者的孩子們像一顆顆不起眼的種子,隨風飄散,渴望在陌生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長之地。
而微瀾圖書館,成了那片滋潤TA們心靈的沃土,為TA們提供知識的養分和精神的寄托。
01
身處繁華都市
TA們卻面臨教育資源的匱乏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有3.85億人,其中流動子女約1.3億人,超過中國兒童總數的40%。
這些孩子的父母,是城市里雖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存在。TA們,可能是你早上出門時跟你微笑的保安大哥;可能是頂著酷暑或風雪給你準時送達外賣的外賣騎手;也可能是每天爬樓給你送快遞的快遞小哥;也或許,她就是你在大樓里遇到的保潔大姐……
TA們的孩子雖然身處繁華都市,卻往往面臨著教育資源的匱乏和心靈的孤獨。而當一個流動兒童能讀到和城里孩子一樣好的圖書時,TA就已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微瀾圖書館的出現,正是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它是由公益機構“北京三知”于2017年發起,通過在城市邊緣的打工子女學校以及打工人聚集的社區中建立小型圖書館,為那里的孩子創造積極、開放、自由流動的知識網絡。
如果你走進微瀾圖書館,你就會真切地體會到流動兒童不再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名詞,而是一個個真實渴望知識的孩子。
02
這是一間能夠自動
“長出小孩兒”的圖書館
在微瀾圖書館成立之初,項目發起人和執行長左樵擔心會不會有孩子過來。驅散這份擔心的,是每個圖書館開館后都會經歷排隊借書的場面。
志愿者們在學校整理圖書館的時候,窗戶上已經趴了一溜學生,等到開館,圖書館門口拿著借閱卡等待借書的隊伍排起了一條長龍。
微瀾志愿者星晨說過一句話:“真的不用懷疑——只要把圖書館給湊合整起來,就會在書架之間自動長出小孩兒。”
2022年10月12日是微瀾北京40館第一天開館,共有318個孩子,舉著卡、排著隊擁過來,排隊等待借閱的孩子直接捧著書就讀起來,當日外借709冊圖書。
3名館員,平均每人每分鐘要處理3本書的借閱登記,20秒就要完成1本。場面之火爆,可以想象。
那一天,微瀾北京40館可能是地球上最熱鬧的圖書館,也是館員最手忙腳亂的圖書館。
雖然辛苦,但每一位微瀾志愿者的內心是滿足的。
他們會遇到那些仿佛對圖書館有了依賴癥,每天不進來一次就難受的孩子;
會遇到那些問你有沒有《大英兒童漫畫百科》,有沒有《好詞好句》的孩子;
會遇到想幫忙干活,維持秩序,整理書架的孩子;
會遇到理想是做哈佛大學圖書館管理員的小女孩;
會遇到下學期就要回老家上學,再也不能來借書,來告別的孩子......
03
突破困境
讓更多流動兒童享有精神慰藉
對于這些城市邊緣的孩子,圖書館不僅是一個放書、借書和看書的地方,更是心靈的慰藉。
然而,面對龐大的流動兒童群體,微瀾圖書館能夠直接服務的兒童數量畢竟有限。運營資金的短缺,成為了制約圖書館發展的瓶頸。
(點擊“流動兒童微瀾圖書館”,支持他們)
左樵坦言:“教育類尤其是閱讀類項目的籌款是比較難的,它不像救災或大病類的公益項目很快就能獲得巨大的關注和捐款。閱讀產生的效果是緩慢的,難以向公眾很直觀的展示。”
但這并不意味著閱讀的價值可以被忽視。左樵講了一個比喻: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吃過很多的食物,雖然已經記不起它們的味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已經長成我們的骨頭和血肉,讓我們可以挺拔有力行走世間。而閱讀的意義正在于此。
幸運的是,在困境中,2022年,微瀾圖書館成功入選了由中國民生銀行聯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第八屆“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以下簡稱為“ME創新計劃”)。
這份資助不僅緩解了2023年微瀾圖書館的運營壓力,更為其擴展和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在“ME創新計劃”的支持下,2023年,微瀾圖書館得以在更多的城市和打工子女學校開設新館,也讓很多基礎較差的舊館館藏圖書得到了很多的提升。
這使得更多的流動兒童能夠享受到圖書館帶來的教育資源和精神慰藉。
從2017年10月在北京設立第一個微瀾圖書館開始,在過去的六年多時間里,微瀾圖書館從北京走向其它20所城市,開拓過近100所圖書館,累計服務流動人口子女超過11萬人,為孩子們提供圖書借閱已超過150萬冊次。
“‘ME創新計劃’的資助如同及時雨,為微瀾圖書館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沒有‘ME創新計劃’的支持,圖書館的發展不會這么快。”左樵如是說。
微瀾圖書館分布地圖
04
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都應該有一個圖書館
“風起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今年是微瀾圖書館開館的第七個年頭,它所帶來的變化在許多所打工子女學校悄然發生著:許多孩子在這里翻開他們人生里的第一本課外書,愛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從一年級開始閱讀繪本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了。
閱讀猶如一束微光,點亮了這些遠離故鄉的孩子。
這是一個流動的時代,但孩子們借助圖書館這一渠道,能夠持續大量地閱讀,了解更廣闊的世界,努力縮小與城市兒童的教育差距。
一張小小的借閱卡,不僅僅是借閱書籍的憑證,更是他們對城市的歸屬感和對未來的憧憬。
即使有些孩子回到了家鄉,他們一樣會想辦法去借書,閱讀對他們的影響仍然持續存在。
“流動的生命,也能在波瀾中開出絢爛的花朵。”這句話是對微瀾圖書館最好的詮釋。
我們期待,每一個孩子的少年時代,都能夠在圖書的陪伴下,少些荒涼,多些溫暖的風景。
我們相信,每一個微小的行動也能帶來改變。
(文中配圖來自微瀾圖書館,均已獲得授權。)
他們是外賣員、快遞員、家政工,但他們的孩子在城市找不到一張課桌 | 岳毅樺 一席第801位講者
去給這家圖書館當館東,是我今年做的最有意義的事 | 雅君的好用分享
微博:@請叫我北京三知
豆瓣:@請叫我北京三知
小紅書:@請叫我北京三知
微信:小新(xingongmin2007)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