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有很多的歡樂,也會有很多的負擔與包袱。歡樂能夠轉化為包袱,包袱卻很難轉化為歡樂。
當人們在享受歡樂的時候,就會感到幸福和愉悅;
當人們在背負包袱、承受負擔的時候,就會感到憂愁和苦悶。
人生在世,每一個人都會有歡樂,也會有包袱負擔。為什么有的人看起來一直都很歡樂?而有的人卻看起來整日被憂愁苦悶所包圍呢?
那可能是因為:有的人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包袱,能夠卸下身上的負擔;而有些人身上的包袱與負擔卻只會變得日趨沉重,卻又沒有辦法認清和卸下它。
那些無法認清和卸下自身包袱的人,自然就會變得越來越沉重、越來越不快樂。
人的一生都有哪些包袱與負擔呢?為什么有的人能卸下包袱?為什么有的人就連認清自身的包袱都做不到呢?
那是因為很多生活的負擔雖然看得到,而精神的負擔卻看不到;有形的包袱的看得到,無形的包袱卻看不到。
能夠把人壓垮的東西,往往不是那些有形的生活包袱,而是那些無形的精神包袱。
人們大多不明白自身的精神包袱是什么,只是因為人們本來就不清楚自身的精神是什么。當人們能夠真正明白精神的本質是什么的時候,自然就能明白自己的精神負擔在哪里。
其實,人的精神就是人的靈魂,就是人的意識,就是人的心靈,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心。
精神、意識、心靈、人心等,其實都是一回事。它們都是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個東西,在通過細致的觀察之后,所獲得的不同結論罷了。它們所描述的都是同一個對象,只是名字略有不同而已。
精神、意識、心靈等,都是人的靈魂內在。
古人云:“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是天地之始,宇宙天地萬物莫不遵道而行。然而大道無形,包容天地,人們很難真正的認清它。
人們為了更好地認識大道,于是就開始把大道一分為二,把它劃分成陰陽,從而可以更容易地認識它。
道分陰陽,萬物無不可分陰陽,人心也可以分成陰陽。
心之陰,是魂,叫心魂;心之陽,是魄,叫心魄。人心就是指靈魂魂魄。魄以魂為本,所以心即是魂。
人只有身心二物而已。身有身體行為,心有心魂和心魄;心魂就是心理,心魄就是思想。
金錢、權勢、財富、名望、美色等一切外在之物,都可以對人類的身心產生影響,并帶來各種負擔和包袱。
無論世間有多少種負擔和包袱,它們最終都是要真正施加在人類的身心之上,才能對人們產生真正的影響。
世間的負擔與包袱千千萬,但是以結果來論,以施加對象來論,也就只有兩種而已。一個是身體包袱,一個是精神包袱。人的精神就是指人心,它包括魂和魄。魂就是心理,魄就是思想。
世人大多都只是把心理與思想區別割裂著去看,卻不明白它們其實都是人的心靈內在。
世間所有的負擔與包袱,要么施加于身,要么施加于魂,要么施加于魄。因而,人有三大包袱:一是心理包袱,二是思想包袱,三是行為包袱,也叫現實包袱。
人要想認清和卸下身體行為方面的負擔和包袱,似乎并不困難。如果涉及到心理包袱與思想包袱,便不是那么容易認清和卸下的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等到成年以后,也會組建自己的新家庭。在兩個家庭之間,常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
比如:人們常說的扶弟魔,就是妻子因為娘家弟弟而引發的一系列矛盾。這種矛盾在本質上大多并不是因為身體行為方面的包袱而引發的,而是由心理包袱和思想包袱引發的。
姐姐關心弟弟,弟弟愛惜姐姐,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毫無限制、毫無理性的單方面付出,就不是互幫互愛那么簡單了。
所謂的扶弟魔大多出自于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她們大多從小就被潛移默化、耳提面命地施加了無償幫扶弟弟的心理包袱和思想包袱。
這種無形的包袱一旦形成,就會對她們產生持續影響,而她們自身往往是看不到這一點的。她們既看不清自身的這種包袱,也不知應該如何卸下這種包袱。
能夠甘愿背負各種包袱的人,大多都是比較善良的人;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允許這種包袱存在的家庭,也大多都是比較厚道的家庭。
真正合理和諧的家庭關系與人際關系,應該是互幫互助、互關互愛才對。然而很多人還是會因為各種原因,去做出很多不合理、不應該且又委屈自己的事情。
這無異于:別人釀就的苦果,卻要自己來承擔代價。在本質上,這都是因為自身的各種包袱在作怪。
在世界上,那些背負各種包袱越多人的,往往就是越善良的人,也是最容易被他人利用的人,也是承受各種委屈最多的人。
人生在世,總要背負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包袱,但是這些包袱總要有一個不太過分的度,才能長長久久。但是人們大多并不明白什么樣的包袱才是合理的。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是否正在背負包袱。
那些整日郁郁寡歡、得過且過的人,或許就正在背負著一些無形的包袱,而自己卻不自知。
在心理上,讓人感覺單方面付出就是合理的事情,這便是心理包袱;
在思想上,讓人認為無償的付出就是應該的事情,這便是思想包袱;
在行為上,明明大家都可以去做的事情,卻又偏偏只讓某一些人去做,這便是行為包袱。
有的人習慣于用右手,有的人習慣于用左手,所謂的左撇子其實就是一種行為包袱。只不過這種行為包袱并不會給人帶來真正的負擔,也就無所謂包袱,它便只能算是一種習慣罷了。
當習慣給人帶來難以承受的負擔的時候,它便轉化為包袱了。
上海曾經有一位網紅流浪大師,叫沈巍,他本身是一位擁有著不輸于文學大師水平的人。而他在人生的幾十年中,卻與垃圾為伴、得過且過。究其根源,可能便是因為他背負了一些無形的包袱,而自己卻不自知,也不懂得應該如何放下。
姐姐必須扶持弟弟,兄長必須讓著弟弟,父母必須寵溺孩子,朋友必須兩肋插刀,長官必須有威嚴,當這些習慣和認知慢慢雕刻進骨子里,當付出較多的那一方漸漸無法承受的時候,普通的習慣慢慢也就轉化為了讓人窒息的包袱。
在社會生活中,類似的習慣與包袱比比皆是。那些真正的包袱,在剛開始的時候,往往并不是以各種包袱的形狀出現。
這就像一棵大樹,大樹在剛開始的時候,也并不是以一棵大樹的形狀出現,而僅僅是以一顆微小種子的形狀出現而已。
人類自身的各種包袱也都是由一顆顆微小的種子發展而來的。當你可以發現種子、湮滅種子的時候,也便擁有了卸下包袱的能力。
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曾經說過:“從來如此,便對么?”
從來如此,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當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當事物需要變革更新的時候,從來如此的普通習慣,就很有可能轉化為致命的包袱。
在古代封建王朝之中,人們常常會把先祖的一些守成制度奉為圭臬,卻不知道在面臨危險的新局面的時候,那些守成的舊習慣,很容易就會轉化為巨大的現實包袱。
從來如此,往往只是舊時立定的規矩,當這些規矩與習慣成長為參天大樹的時候,它有可能蔭蔽一部分人,也有可能危害一部分人。
當這些危害無可復加、無可承受的時候,變革與亂世便會來臨。
一棵幼苗對周遭的一切,影響不大;當它成長為參天大樹的時候,它很有可能會把周遭的一切營養全部吸收走。
萬物皆有陰陽兩面。有時候強大本身也有陰陽兩面、好壞兩面。
那些能夠蒙受到強大庇護的人,就可以享受歡樂;那些與強大無緣的人,就有可能要承受各種負擔與包袱。
這個世界,是一個圍繞著形形色色的人而運行的世界。只要是人,他就必然擁有著各種各樣的歡樂,以及各種各樣的包袱負擔。
因此,學會認清包袱、卸下包袱,就變得尤為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