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原租界建筑裝飾》
任康麗 著
ISBN:978-7-5772-0206-8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
定價:199元
本書是:
(1)湖北省公益學術著作出版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漢口原租界建筑裝飾圖形譜系研究”成果
(3)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漢口近代建筑裝飾研究”成果
漢口租界是武漢城市歷史記憶的一部分,是多元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本項目聚焦近代老漢口歷史建筑,對漢口原租界歷史建筑裝飾價值與風格演進研究梳理,分領事館、洋行、銀行、公館、公寓、工業建筑、里分等不同建筑類型詳細論述和分析。該項目具有史料豐富、內容全面、圖文并茂等突出特點。本項目對于展示和傳播武漢近代歷史文化,加強歷史建筑修繕、改造和創新性保護都具有重要價值。
一座城市的文脈和靈魂,體現在它的歷史文化上,也是其文化自信的根基。作為生活在漢口的城市居民,自然就因為這座城市擁有源遠流長、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而感到自豪與榮耀。漢口鎮生發于河口型沙洲之上,作為地理單元的“漢口地方”最早見于宋代黃干《勉齋集》中“本軍城下并漢口共三千家”的記載;清同治《漢陽縣志》中“明洪武間,漢口亦蘆洲耳”,“嘉靖四年丈量,上岸有張天舜等房屋六百三十間”;嘉靖時漢口地方民居漸多始有街市,市鎮初具規模;萬歷二十二年前,漢口因街成鎮,漸成長江中游重要商埠,貨集四方,與河南朱仙鎮、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鎮并稱全國四大名鎮;清《廣陽雜記》中也將漢口、北京、蘇州、佛山共稱“天下四聚”,當時河南、江西、四川、湖南、廣西、云南等地貨物,都在漢口轉輸。隨著商業與文化交流活動的推進,漢口更為繁榮,演繹出多樣共生的地域性傳統建筑文化。
1851年漢口開埠,漢口與上海、天津、廣州、青島成為中國五大商埠,外輪進入內江內河,沿漢口英租界河街出現多個洋碼頭。20世紀初京漢鐵路相繼鋪設,水陸交通趨向發達,使漢口成為聯系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現代都市。江輪、港輪能夠從漢口抵達荷蘭、德國、日本、美國、英國、比利時等國家,到20世紀初各國僑民紛紛來漢口開設洋行、銀行及商業代辦機構,致使西方的酒店、醫院、劇院、公寓等不同類型的建筑在漢口相繼出現,呈現風格迥異、多姿多彩的局面。漢口原五國租界區成為具有鮮明特色、中西方薈聚的文化區。
目前,漢口原五國租界各類歷史建筑成為武漢市重要的文化地標。盡管在城市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這些歷史建筑正面對著高樓大廈的視覺沖擊,但其特有空間形態、裝飾風格卻成為地域性特色亮點。不僅研究者們在不斷分析、擴展漢口建筑研究領域,了解那個時代漢口建筑工匠、材料、建筑構造技術等一系列建構問題,而且熱衷漢口歷史的城市居民也自發形成特定的研究團隊,逐樓逐棟地考察、調研、挖掘這些近代建筑的歷史文化奧秘與建筑藝術精髓。
漢口原租界建筑中裝飾圖形異彩紛呈,不僅融入了內陸的傳統風格,而且還受到西方多個國家近代裝飾風格影響,呈現出國際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多元文化整合烙印。就技術層面而言,漢口近代建筑裝飾材料普遍務實,利用地方材料表現出卓越的建造智慧,并能節約用料,講究品質。
漢口近代建筑裝飾多元呈現,其風格與審美表達還包括本民族固有傳統形式與中西結合獨特形式。在原租界區,西方建筑風格的巴洛克樣式、洛可可圖案、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現代裝飾藝術等充分融合,其建筑裝飾特征具有鮮明傾向,特別是在建筑女兒墻、檐口、外窗、墻面、外廊、拱券、柱式、樓梯、扶手等構造中,生動呈現。從裝飾題材看,大多數為植物圖像和幾何圖像,動物和人物圖像也有發現,色彩清晰。研究這些帶有典型特征建筑裝飾圖像來源、構造方式、材料特點,以及與之對應的圖形象征性內涵都具有現實意義。希望這本書能給武漢古舊建筑保護再設計、施工、學術研究提供發掘漢口歷史建筑新的視角,為漢口原租界歷史建筑裝飾圖形理論研究提供明細資料,為建筑裝飾風格再識別、材料技術科考提供實證內容,為中西方圖形設計在建筑結構上的運用方法提供可視性參考,為科學規劃、保護、修復、合理利用歷史建筑提供多維度設計思路。
內容簡介
這本著作對近代漢口原租界歷史建筑裝飾設計內容有非常詳細的文字和圖示內容。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論述漢口近代建筑裝飾的書籍,書中對各類裝飾風格和建筑現狀特征、歷史價值等也做出準確評價和分析,找到實證依據和國外當時的資料進行類比。雖然漢口近代建筑在一次次城市更新中逐漸減少,有些甚至損毀,但其在建筑裝飾上深厚的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仍亟待我們去思考和發掘。本書與其它同類書而言,史料有非常細致的整理基礎,地域性建筑裝飾的研究內容相當豐富,開創了部分新的研究領域,全文邏輯性較強,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
作者簡介
任康麗,女,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設計學系副系主任。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研究與教學工作20多年。2010-2011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室內設計系做訪問學者,該系是美國室內設計專業排名前五的學校?;貒螅铝τ诃h境設計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在本科及研究生課程中運用國外教學手段,進行雙語教學已9年,收到良好教學反應。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社科專項1項、湖北省社科基金1項。在學術期刊《中國園林》《新建筑》《美術觀察》《華中建筑》《中國建筑裝飾裝修》發表學術論文。出版教材《博物館展示設計》《居住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專業英語》等。出版專著《漢口原租界建筑裝飾研究》。主講《文化與展示環境藝術設計》《中外建筑裝飾研究專題》《室內設計理論與實踐》《花藝理論與空間實踐》等課程。兼任美國室內設計教育委員會IDEC會員、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學會會員、湖北省美育學會理事等。2015年創立“康麗植物藝術工作室”微信平臺,已發布原創植物藝術、老漢口歷史等各類文章,受到國內外大眾好評與青睞。
目錄
前言
廖智:命運將她打落深淵,她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世說新語〉風物》:夢回風流魏晉,一覽市井百態與人間煙火。
生活可以很美好。如果累了,不妨慢下來,喝杯茶,看看書。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