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世界上大約有50萬~1億個物種
而人類 只占 其中之一
你知道嗎
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
但光是海洋 就覆蓋了它的
70.8%
我們都生活在這顆蔚藍色的星球上
由于萬有引力的存在
這些龐大的水分子群 每分 每秒
都在無序地向前奔涌 碰撞
然后泛起浪花
所以你會看到
在海天與陸地相接之處的浪潮
這里往往會形成 漫長且復雜的海岸線
海岸線▲
圖源 | cc0版權圖庫
你知道嗎
大自然的締造者
曾在岸邊的灘涂上
悄悄為眾生埋下過一棵生命之樹的種子
只需要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
它就會在大地上“生根 發芽 蔓延生長”
這是大自然饋贈的禮物
人們把它叫做
潮汐樹(Tidal trees)
封面設計 | 李馨宇
圖源 | 圖蟲創意
潮汐樹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神秘和復雜
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
它的形成是因為潮汐現象
是由大大小小的潮溝
組成的沉積地貌
海岸的光灘上沒有植被
水土穩固性較差
沉積著潮間帶上最松軟的泥沙
浪潮則像是小孩子的腳丫 輕輕撲打在海岸上
順帶著 將海岸上的沙土推向遠處
▲潮汐樹示意圖
制圖|李馨宇
當它離開海岸時
調皮地帶走了更多的沙礫 留下了深深的腳印
這些腳印是如同樹干一樣的水道
這就是 “潮溝”
潮水向著灘涂涌動
遇到了層層的阻力 沖擊速度不斷衰弱
最終 它在水土穩固 土質堅硬的鹽灘處
開出了茂密的“細枝椏”
就如同人體的毛細血管一般精密
又像是煙花 在夜空中炸出的絢爛軌跡
請橫屏觀看
▲海寧錢塘江上的潮汐森林
圖源 | 圖蟲創意
它沿著海岸線整齊排列
主干與岸邊大致垂直
它或許并不是一棵“孤獨的樹”
從高空俯瞰 沿著海岸或河道尋找
你會發現一整片 茂密的“潮汐森林”
它分布在海岸 和江河的入???br/>
在浙江海寧的錢塘江 在江蘇鹽城的海岸
在墨西哥科羅拉多河
放眼整個世界 幾乎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它并非只生長在泥沙上
▲廣西潿洲島
由火山巖被海潮侵蝕形成的潮溝
攝影 | 李忠東
也不一定
都擁有金黃色的外表
▲遼河口的潮汐樹,大地上長滿了紅色的堿蓬
攝影 | 沙德仁
圖源 |《中國國家地理》
它或許
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下雪后,遼河口海灘上了冬衣
圖源 | 北國·遼寧日報
我們先拋開它美麗的外表不談 相信你應該明白了
潮汐樹并不是一棵真正意義上的樹
而是大自然形成的地理景觀
但是它的表面 卻布滿了生命的痕跡
是一棵實實在在
能夠哺育世間萬物的
“生命之樹”
請橫屏觀看
▲江蘇·鹽城 條子泥濕地
圖源 | 網絡
這是位于江蘇鹽城的條子泥濕地保護區
由于黃河 長江等一系列河流
裹挾著的大量的泥沙在黃海地區沉積
在特殊的水文條件和歷史變遷過程中
形成了數百萬畝灘涂和沼澤濕地
▲勺嘴鷸側面照
攝影 | J.J. Harrison
圖源 | 阿拉善SEE公益機構
這是全球極危鳥類
勺嘴鷸(yù)
它被稱作是鳥類中的大熊貓
全球僅存數量還不到 600只
每年 將會有數量超過一半的勺嘴鷸
選擇來到條子泥濕地 覓食 換羽
在這里停歇長達三個月之久
▲條子泥濕地的鳥類
圖源 | 鹽城新聞網
其實不止勺嘴鷸
在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路線上
有著成百上千種瀕臨 滅絕 的鳥類
它們都會選擇停靠在這里
越過漫長且寒冷的冬天
條子泥濕地 是它們南遷路上的中心地帶
是不可替代的“加油站”
是被稱作是 黃海之濱的鳥類“國際機場”
毫不夸張地說 條子泥濕地的存亡
直接關乎到這些瀕危鳥類的種群 存亡
請橫屏觀看
▲條子泥濕地的野生麋鹿
圖源 | 網絡
這是 野生麋鹿
由于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的一些因素
在17世紀中葉 它們曾在我國的土地上 絕跡
如今重新引入過后
條子泥濕地已經成為了它們新的聚居地
沒有人類打擾 沒有生態破壞
它們可以自由地
在濕地中奔跑 追逐 覓食水草
生命的野性 就在水花中綻放
▲條子泥濕地的鹽地堿蓬
圖源 | 圖蟲創意
這是 鹽地堿蓬
它生長于鹽堿土之中 是一種極其耐鹽的植物
由于海水中含有的大量鹽離子
能夠促進鹽地堿蓬甜菜紅素積累 因此它成熟過后
看上去像是一片紅色的海灘
它將會成為麋鹿最為重要的食物來源
也會成為海洋和陸地之間生活的兩棲動物
最好的藏身之處
除了以上的這些生物外
條子泥濕地還存在有100多種魚蝦蟹類
和豐富的底棲生物
在淺灘之上 貝類 螺類遍布
這里不僅是眾多候鳥的加油站
野生麋鹿的棲息所
鹽堿植物的生長地
更是東臺沿海同胞們賴以生存的世代家園
請橫屏觀看
▲在條子泥濕地挖水產的小孩
攝影 | 李忠東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濱海地區之一
它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潮間帶濕地和海底沙脊群
是江蘇省的首個 世界自然遺產
而 潮汐森林
就是構成條子泥濕地 最為重要的一環
請橫屏觀看
▲條子泥濕地中的潮汐森林
圖源 | 圖蟲創意
為什么條子泥濕地會匯集這么多動植物種群
成為萬物的棲息之地?
生態環境專家給出了解釋
當潮水涌來又退去之時
潮汐森林的“樹干”將會成為海洋與陸地
兩大生態系統 相互交流和溝通的橋梁
氨基酸 無機鹽 蛋白質 連同魚蝦貝螺一起
都被留在了潮溝之中
兩個 生態圈 借此完成了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在環境學中 它被稱作生態過渡帶
是群落與群落的交叉地帶
具有非常強的 邊緣效應
因此這里匯集了豐富的動植物種群
請橫屏觀看
▲生態過渡帶示意圖
制圖|李馨宇
正是因為處于交叉地帶
潮汐森林 是一種非常 不穩定 的生態結構
就算環境發生輕微的變化 它都隨時有可能會消失
它就像是生態環境好壞的指示劑
它的消失 又會給生態環境的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
所以潮汐樹不僅是一棵生命之樹
更是一棵“生態之樹”
那么
我們該如何來保護這棵 生態之樹 呢?
實際上 在我們國家
像鹽城條子泥這樣的濕地還有很多很多
例如 遼寧省遼河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濕地
棲息著 濕地之神的珍稀鳥類丹頂鶴
瀕危物種黑嘴鷗等二百余種候鳥
▲遼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濕地
圖源 |盤錦市人民政府
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濕地公園
擁有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完整
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
綿延數百里的蘆葦蕩 形成了壯觀的“蘆花飛雪”
▲遼河入??谛纬扇侵逎竦?br/>
圖源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微信公眾號
今年是中國加入《濕地公約》第32周年
近年來 在各地方政府的努力下
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濕地保護區
并且實施了一系列的環保行動
盡最大的可能保護這些濕地生態
向左劃動查看更多
▲恢復濕地生態的措施
P1:條子泥濕地 清理海洋垃圾 P2:條子泥 互花米草整治
P3:撓力河濕地退耕還濕 P4:媒體宣傳
圖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 這是我們一直都在談的話題
我們呼吁全世界一起來保護這個蔚藍色的星球
今天已經是第五十五個世界地球日
但在世界上 仍然還存在著很多
公然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向左劃動查看更多
▲當今世界還存在的環境問題
P1: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
P2:世界上最深的海溝 馬里亞納海溝發現塑料垃圾
P3:印度巴爾斯垃圾填埋場 焚燒時發出的有毒氣體
P4:熱帶雨林遭受無序砍伐 留下光禿禿的山脊
圖源 | 網絡
讓無家可歸的麋鹿能夠重回大自然
讓遠遷南方的候鳥有一處安棲之地
讓魚蝦蟹蚌有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
也讓 人類
把握住一次 改過自新的機會
保護地球 保護生態
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尋找自然美景,記錄地球故事
參考資料:
央視紀錄片《地理·中國》 20220502 神奇的潮汐樹
央視紀錄片 潮汐樹是怎么形成的?
《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第02期 遼河口:潮間帶上的“潮汐樹”,作者:單之薔
鹽城市-東臺條子泥岸段——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審稿 | 李忠東
撰文 設計 排版 | 李馨宇
攝影 | 李忠東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僅用作公益科普,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