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1898—1975),中國現代漫畫的開創者,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師)是他年輕時的藝術導師。
1915年,豐子愷17歲時,從嘉興輾轉到杭州,考入了浙江第一師范學校。弘一法師,那時稱李叔同先生,是這所學校的圖畫音樂教師。在豐子愷入學后的第二年,李叔同就到他的班里開始教授繪畫了。
《弘一法師像》 豐子愷
但李叔同先生的授課方式與其他老師不太一樣。他在日本時學的是西洋畫,因此在課上,他不是拿一幅作品直接讓學生臨摹,而是在講臺上放一個木炭的石膏模型,邊講解邊在黑板上做示范。豐子愷入學前學是的中國傳統繪畫,而李叔同先生講的卻是西方繪畫技法,這讓他眼前一亮,感覺新奇又著迷。
很快李叔同就發現了豐子愷在繪畫上的天賦。有一天他對豐子愷鄭重地說:“你的畫進步很快,我在所教的學生當中,從來沒見過這樣快速的進步。”就這么一句肯定地贊揚,給了豐子愷很大的動力。李叔同還說,“日后一定要勤加練習,你將來可以走藝術這條路。”這一句指點,卻給豐子愷指明了他之后一生的方向。幾十年后,豐子愷還曾回憶:“李先生的這幾句話,確定了我的一生。這一晚一定是我一生的關口,因為從這晚起我便打定主意,專心學畫,把一生奉獻給藝術,永不變志。”
但其實,李叔同先生對于豐子愷的深刻影響還遠不止這些。
李叔同在繪畫、音樂等領域都具有非凡的才華。在日本學習西洋畫時,李叔同就確立了“以美淑世”“經世致用”的美術教育觀念,而且對待教學也是非常認真的且盡全力的。在浙江第一師范學校時,當時只重視國文、數學、英語等課,學生對音樂和美術態度懶散,但李叔同的每節課卻都是早早地端坐在講臺上,黑板上也已清楚地寫好本次課所教授的內容。有些學生盡管對待音樂和美術興趣不大,可李叔同就是有能力和魅力吸引學生們前來聽課。
對待學生,豐子愷講,李叔同先生是“溫而厲”的。一開始,還有些調皮的學生在課上看別的書,以為李叔同看不見,但下課后,李叔同就用很輕且很嚴肅的聲音叫住他:某某等一等。等到別的學生都出去了,他又用輕且嚴肅的語氣對這位學生說:下次上課時不要看別的書。說過之后李叔同先生微微一鞠躬。這種教育學生的方式有一種很特殊的威懾力,往往使被說的學生臉上頓時發燙,以后再也不敢了。
1918年春,李叔同皈依佛門,法號“弘一”,同年夏天放下教務,正式在虎跑寺剃度出家。但有很多受其影響的學生依舊追隨著他,豐子愷也是其一。李叔同也由此從豐子愷的藝術導師,變成了具有更大影響的精神導師。
1927年時,豐子愷也正式從弘一法師皈依佛門,法號“嬰行”。皈依后,他與弘一法師的精神交流更多。在弘一法師的博愛精神影響下,他和法師一起策劃了勸人愛惜生命,戒除殺機的《護生畫集》,由豐子愷作畫,弘一法師題寫詩文,并以弘一法師的“蓋以藝術為方便,人道主義為宗旨”,用漫畫來傳遞仁、愛、慈、孝之善心,以及對眾生平等、生死輪回這些普世命題的思考。
1928年,弘一法師50歲時,豐子愷寄去了自己精心繪制的50幅《護生畫集》。弘一法師叮囑豐子愷,要心存大愛,這些畫當以護佑蒼生為主旨:“畫集應是通俗的藝術品,應以優美柔和的情調,讓閱者生發凄涼悲憫的感想。”
1929年2月《護生畫集》第一集在上海出版。豐子愷的筆法簡約生動,弘一法師的題詞通俗易懂。這本旨在美育眾生、感應天地的畫集,一經推出,便風靡上海。
創作中的豐子愷
10年后,弘一法師60歲時,第二集《護生畫集》完成,共60幅。弘一法師非常高興,很快為畫集配上了文字,并回信:“朽人70歲時,請仁者作護生畫第三集,共70幅;80歲時,作第四集共80幅;90歲時,作第五集,共90幅;百歲時,作第六集,共百幅。護生畫功德于此圓滿。”但豐子愷在收到恩師的回信時,當時日寇兇殘,自己的生死也難料,惶恐之余,還是依舊回信:“世壽所許,定當遵囑。”
然而就這樣艱難地過了三年后(1942年),令豐子愷萬萬沒想到的是,弘一法師竟在泉州圓寂了。他想著李先生的“凡事認真”。一件事,要做就非做得徹底不可。《護生畫集》仍要繼續。
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護生畫集》已經出版5冊,只差最后一冊就完成了。但當時正處于“文革”時期,豐子愷成了重點批斗的對象,在艱難的情況下,仍堅持抓緊繪畫。直至1973年,76歲患有嚴重肺病的豐子愷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仍全力完成了最后一集《護生畫集》的創作,也終于實現了對老師生前的承諾。
護生畫集
1979年,《護生畫集》一套6冊出版,是豐子愷先生重要的代表作。遵弘一法師囑,從1929年弘一50歲起,每十年作一集,各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從開始作畫到全部完成,長達46年。由豐子愷先生作畫。一、二集的文字為弘一法師題寫,三集為葉恭綽撰寫,朱幼蘭題寫四和六集,虞愚書寫第五集。
豐子愷畫的《護生畫集》既是對恩師李叔同的承諾,也是他在弘一法師影響下,眾生平等不殺生的佛教信仰。豐子愷在《護生畫三集自序》中說:“護生者,護心也。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后拿此心來待人處世。”
《眾生》
是亦眾生,與我體同。
應起悲心,憐彼昏蒙。
普勸世人,護生戒殺;
不食其肉,乃謂愛物。
——弘一法師
豐子愷得弘一法師的心靈啟發,和弘一法師一樣,以博愛、深廣的心靈,把自己放在和萬物齊平的境地,去看待天地間的物事。他筆下的人生百態,都是他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發現生活中的美與善,繪制出的大眾喜愛的漫畫作品。而且這些作品雖然寥寥數筆、線條淡雅、簡單樸素,卻描繪出人世間的冷暖人情,使人人都能看得懂的,無論是平民、小商販或者文盲。畫面透露著的簡單清凈生活和仁愛之情,也留給人們無盡的遐想和思考。
編輯:果然
東方財經雜志 東方文化雜志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東方文化雜志(ID:dfwh_hk)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