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接上文,繼續介紹志愿軍中在上甘嶺戰役中,獲得二級英雄稱號的特等功烈士。
二級英雄(一)
1952年10月15日,第15軍第45師133團3營9連參加了對537.7北山高地的反攻。9連的8班副班長鄭金缽在戰斗中被彈片削斷了兩根手指,但是他依然堅持與戰友們一起繼續向敵人陣地進攻。
當志愿軍攻到6號陣地時,該處陣地敵軍構筑了地堡群,猛烈的火力將進攻的志愿軍部隊壓得抬不起頭來。鄭金缽利用敵軍射擊的間隙和視角盲區,成功地逼近到了敵軍地堡10米處,但是他投出的第一枚手雷,因為手受傷力氣不足而未能扔進地堡里。
眼見時間不斷流逝戰友不斷倒下,鄭金缽利用地堡視角盲區直接沖到了敵軍的地堡邊,隨即將一枚威力巨大的反坦克手雷拉下了引線,在計算好時間后從射擊孔塞入了地堡中。隨著一聲巨響,地堡連同里面的一個班敵軍都飛上了天。可是由于時間短促,鄭金缽未能避開爆炸的余波光榮犧牲,年僅28歲。
戰后,志愿軍總部為鄭金缽追記特等功,追授二級英雄稱號。
二級英雄(二)
1952年10月15日,第15軍第45師133團1連1排和機槍班與友鄰部隊相互合作,僅用15分鐘便奪取了537.7高地北上的4、5、6號陣地,殲滅守軍兩個排。然而上甘嶺戰役是雙方的拉鋸戰絞肉戰,每一個陣地在都會被雙方反復爭奪。志愿軍晚上奪取了陣地,白天敵軍必然會瘋狂反撲。
1952年10月16日,在敵軍瘋狂反撲下,指揮1排和機槍班據守陣地的連長負重傷、排長犧牲,陣地上很快僅剩下7名志愿軍戰士。這時機槍班班長農廷秋(原名農光華),主動接過了指揮的任務。他指揮6名戰士打退了敵人三次猛攻,斃傷敵軍300余人,可是陣地上也只剩下農廷秋一人孤身堅守了!
農廷秋一人獨守陣地抵御敵人的進攻,在擊斃10余名敵人后他的子彈也打光了,恥于做俘虜的他拉響了手榴彈,與沖進陣地的敵人同歸于盡!農廷秋的堅守為增援部隊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敵人進入陣地后還沒來得及布置防務,就被我志愿軍趕到的增援部隊一舉殲滅。
農廷秋犧牲時30歲,這在上甘嶺的功臣中無疑是屬于‘高齡’了。早在1943年,農光華替同鄉地主的兒子農廷秋服兵役加入了國軍,因此農廷秋是志愿軍中不多的有國軍服役經歷的戰士。如此大的年齡還能參加志愿軍,得益于農廷秋優秀的機槍射擊技術。
戰后,志愿軍總部為農廷秋追記特等功,追授二級英雄稱號。
二級英雄(三)
劉俊卿烈士
1952年10月14日,美軍向上甘嶺地區發動進攻,拉開了上甘嶺戰役的序幕。最先遭到美軍攻擊的志愿軍陣地中,就有第15軍第45師135團3營據守的597. 9高地2號陣地。在陣地值班的3營機炮連重機槍班班長劉俊卿(原名劉青藩)率先發現了敵情,立即向營部作了匯報。
美軍的進攻從凌晨開始一直持續到了晚上,為保存實力傷亡慘重的三營趁著天黑,轉入了坑道中等待時機反攻。當天完全黑下來后,3營隨即對占據表面陣地的美軍發起了反攻。劉俊卿帶著一名戰士,兩人背起沉重的重機槍利用黑夜的掩護潛入了一個簡易工事中,架好重機槍后他們向下面密密麻麻的美軍猛烈開火,一舉殲敵70余人!
1952年10月15日-16日,劉俊卿操作他的重機槍作為陣地的定海神針,成功打退了敵軍的幾十次進攻。
在17日的戰斗中,重機槍掩體被敵軍炮火完全摧毀,劉俊卿只得向主坑道轉移。當敵軍逼近坑道口時,為了掩護坑道內的9名傷員,劉俊卿在坑道口孤身阻止敵人。
“同志們, 我們要拼到底呀!”
在留下最后這一句話后,劉俊卿沖向敵群拉響了一顆手榴彈,犧牲時年僅23歲!
受到劉俊卿鼓舞的坑道內的傷員們,紛紛拿起武器抵抗敵軍的進攻,一直堅持到了19日援軍到達重新奪回2號陣地的表面陣地!
二級英雄(四)
1952年10月18日夜,突然一顆信號彈在537.7高地北山敵軍陣地前升起,頓時喊殺聲四起。短短10分鐘后,第15軍第45師第134團第6連便已經攻占了這個敵軍陣地。
隨后該陣地的防守任務,被交給了6連的偵察排,而偵察排的排長葛洪臣是一個軍中頗為知名的傳奇人物。在一年前的老禿山阻擊戰中,葛洪臣還只是一名普通戰士。他在一次戰斗中,一個人單獨與三名人高馬大的美軍展開了白刃戰,結果擊斃兩名美軍生擒一名,戰后被破格提拔成了排長。
不甘心失敗的敵人當夜就對葛洪臣據守的陣地發動了反撲,在戰斗中葛洪臣永遠都會出現在戰斗最激烈戰況最兇險的地段,他指揮戰士們一次次打退了敵軍的夜襲,而他的頭部和胳膊也在戰斗中先后掛彩。
6連連長視察陣地時發現葛洪臣負傷嚴重,便命令他退到后方去休養,但是被倔強的葛洪臣一口回絕。拗不過葛洪臣的連長,只得命令葛洪臣率領一個班去防守主峰陣地。
1952年10月19日天剛泛白,敵軍就開始對537.7高地北山陣地發起了猛烈進攻,隨著外圍陣地逐漸丟失,敵軍的進攻集中向了主峰陣地。在激烈的戰斗中,葛洪臣被一枚彈片劃開了腹部腸子流了出來,葛洪臣一把將腸子塞回去,用紗布簡單捆住傷口后繼續指揮戰斗!
一天下來,葛洪臣帶領戰士們打退了敵人的九次進攻,然而主峰陣地上也只剩下葛洪臣一個人了。重傷在身的葛洪臣一人又獨自打退了敵人的兩次進攻,當敵人再次沖上來時,他的彈藥很快便耗盡了。
年僅24歲的葛洪臣面臨絕境沒有退縮,他一躍出了戰壕,沖進敵群中拉響了手榴彈!
戰后,志愿軍總部為葛洪臣追記特等功,追授二級英雄稱號。
二級英雄(五)
1952年11月4日晚,第15軍第29師第87團對537.7高地北山發起攻擊。第5連的副班長薛志高所在班被編入突擊班,作為全軍突擊的尖刀沖殺在最前面。激烈的戰斗中班長不幸中彈犧牲,于是薛志高承擔起了指揮全班進攻的重任。
薛志高在左肩負傷的情況下指揮全班攻下了敵軍的一個陣地,殲敵28名。當薛志高指揮部隊繼續向前突擊時,一枚炮彈突然在他身邊爆炸,他的雙腿被飛散的彈片重創無法行動。
就在薛志高心急如焚時,他突然發現身邊自己班的戰士王合良情況不對勁,一問才知道王合良雙眼受傷看不清東西了。于是薛志高和王合良商量,由王合良背著自己繼續前進,王合良當即答應下來。于是王合良背起了薛志高,在薛志高的指揮下繼續向前進攻。王合良扔手榴彈而薛志高則在他背上向敵人射擊,兩人如同一個人般在戰場上穿梭。
戰斗持續了一會兒后敵軍發起了反撲,望著蜂擁而來的敵人,薛志高讓王合良放下自己并隱蔽好,說是兩人配合打敵人埋伏。但是王合良一直沒有聽到薛志高招呼自己,他最終只聽到了薛志高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的爆炸聲。
薛志高犧牲時年僅22歲。
戰后,志愿軍總部為薛志高追記特等功,追授二級英雄稱號。
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二級英雄到此就介紹完了,在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烈士中涌現了特等英雄一位(黃繼光),一級英雄兩位(邱少云、孫占元),二級英雄18位(牛寶才、龍世昌、戴華榮、歐文輝、陳治國、呂慕祥、余貴、唐治平、田立明、孫子明、粟振林、楊國良、程云慶、鄭金缽、農廷秋、劉俊卿、葛洪臣、薛志高)。
下一篇繼續介紹志愿軍在上甘嶺硝煙中幸存下來的戰斗英雄們。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的朋友還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