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又開會了,這次在意大利。
G7會議能有什么話題?大家都必定猜到了,反正離不開中國。
這次峰會更變本加厲,大肆炒作中國相關議題:要想跟西方關系好,就停止支持俄羅斯!
據路透社稱,兩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曾于12日的一次閉門記者會上聲稱,根據美國所掌握的情報,中國“在系統性地幫助俄羅斯作戰”,從而開啟了外長峰會前的一波輿論攻擊。
18日,G7外長在意大利的對話
從俄烏戰爭進程看,俄羅斯的優勢變得越來越明顯,這讓北約很不爽。
戰事不力,總得找個理由下臺階吧?于是美國毫不意外的把責任推到中國身上。
近日,美國國會議員提出一項兩黨法案,該法案名為《無限制法案》(No Limits Act),將給美國政府認定的中國軍工企業180天時間退出俄羅斯市場,如被認定有所謂“向俄羅斯提供物資支持”的行為,則將面臨“全面封鎖制裁”。
該議員指責中國“幫忙加強俄羅斯國防工業”,他炒作稱:“我們在過去幾個月看到的是,有一些材料從中國轉移到俄羅斯,俄羅斯用這些材料重建了工業基地,并生產了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武器。我們對此非常擔心。”
在國內完成輿論造勢后,到G7再推波助瀾就順理成章了。
G7之上,美國希望歐洲國家向中國施壓,要求其減少對俄羅斯的支持。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官員挑事道,“中國正在以一種會威脅到整個歐洲的方式,為俄羅斯發動戰爭的能力做出貢獻”,“他們正在增強俄羅斯生產設備和彈藥的能力,人們應該停一下想想這種能力未來會是什么樣子。”
看來美國這種危言聳聽的恐嚇方式,對付G7國家至今還是相當有效的?這至少體現在G7統一口徑上。
哪怕是美國從未能拿出過,能夠證明中國軍援俄羅斯的證據,反正也要把中國和歐洲的合作攪黃。
為什么呢?如今,歐洲各國經濟不景氣,都想通過和中國多合作,盤活國內經濟。這不,在剛剛過去幾天里,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已經按耐不住率領德國經濟大軍和中國進行更多更深入的合作了。
朔爾茨還大度的表示,歡迎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德國。并表示德國不會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以及其它商品進行貿易保護。哈哈,這不就是等于和美國對著干嗎?畢竟,正巧這兩件事,美國在對中國下黑手呢。
德國作為歐洲龍頭都禁不住要到中國“求救”了,那么其它國家會不會跟著效仿呢?(最近,意大利在脫離一帶一路四個月后,又反悔了,表示想重新加入······)
這正是美國所擔心的!
一旦歐洲各國和中國進行更多經濟深度合作,難免會影響美國一直倡導的“民主價值觀”,要知道美國現在除了軍事力量,賴以維系歐洲的法寶就剩下“民主價值觀”這玩意了。
大家知道的,資本主義國家當然是資本家說了算。如果歐洲資本家越來越多跟中國有合作,那么勢必會動搖政治陣型。
和美國政府深受軍工復合體支配不同,歐洲有著更多的資本是商業上的資本,她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生意——政治終歸還是要為生意服務的。
也就是說,歐洲不是所有資本都跟美國一樣想靠發戰爭財獲取暴利的,她們當中大多數還是希望有一個和平的環境,好好做生意的。而這一點,在某種程度上和中國所倡導和平理念是一致的。
正是因為這樣,美國感受到了危機,正好利用這次G7峰會來個撥亂反正。
美國絕不允許歐洲和中國好好做生意,因此給中國安排了一個:“幫忙加強俄羅斯國防工業”的罪名,再一次把中國設置在歐洲的對立面。
這樣一來,美國不但為俄烏戰事失利找到“原因”,還成功把歐洲和中國剛剛回暖的氣氛冷卻下來。
美國引導G7,威脅中國:俄羅斯和西方只能選擇一個!
這不就等于要把歐洲和中國做生意的大門關上嗎?
雖然說,美國這么做本無可口非,可是美國自己也有不少資本家屁顛屁顛地涌進中國,要跟中國好好做生意啊,你怎就不讓人家歐洲更中國做生意呢?
果然,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話很誠實:“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而做美國的盟友則是致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