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湖州先行。”
從200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誕生地,到2014年“生態文明示范區”,再到2024年“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相關法律頒布,湖州始終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擔負中國政策實驗、體制改革的使命。
生態文明之意義,于內,是把優質福利、社會公平和環境保護變為“硬道理”,以視野長遠的審核機制取代唯GDP政績機制,并促使管制型政府轉化為服務型政府;于外,兼顧生產、生活、生態的綠色發展道路,作為全球治理的中國樣板,為其他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經驗。
19年來,湖州的改革歷程,不僅包含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映射出生態文明思想與時俱進、持續迭代的創新。
《湖州市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促進條例》發布儀式現場 圖:張劍
4月18日,《湖州市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促進條例》于北京頒布。一方面,其以法律形式,制度性地落實試點的探索和實踐;一方面,已經得到現實檢驗的基層做法,通過示范性展示,促成“以點帶面”的討論、驗證和演變,有望進一步推動體制改革。
從“兩山”誕生地到生態文明示范區
湖州的“三步走”,隱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進路與決策思路的轉變。經濟奇跡和環境危機,實乃同一問題的兩個側面。
此前的發展模式中,地方政府既要提供廉價土地、勞動力、原材料和政策優惠等條件,也要為了本地競爭力優先發展基礎建設條件,如公路、鐵路、供能,環境保護只是相對次要的考慮,很難在招商引資熱潮中獲取必要的資源。
甚至可以說,被“忽略”的環境保護政策,是招商引資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和其他廉價資本要素一樣,來提高投資者的資本回報率。
“綠色智造”是怡達快速電梯的鮮明特色
如何拆解二者,令生產與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成為政府面對的重要問題。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那時,湖州人的抉擇也是“艱難”的。要發展,還是要藍天白云,一時不能兼得。
2004年,“蓄電池之鄉”長興,工業總產值近3億元的支柱產業付出慘重代價。違規排污相關事件曝光后,被調查的102家蓄電池企業中,僅27%的極板生產企業環保設施基本完善,組裝企業環保設施基本沒有配套,幾近全行業污染。
湖州以礦山聞名,全市有將近1000多個礦坑。德清支柱產業“賣石頭”。其時有“上海一幢樓、湖州半座山”之說。挖礦形式粗獷,青山滿目瘡痍,灰塵滿天飛揚。
隨后,安吉余村召開村民大會,決定停止挖礦,走綠色發展之路——即使一年減少300多萬元收入。這一“高明之舉”,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誕生的背景。
由廢棄礦坑改造而來的“深藍計劃咖啡館”
從2005年起,湖州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態優市”戰略,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美麗鄉村建設等舉措,初步探索出一條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互促進的發展新路。
從治水,治霾、治礦,再到全民共建美麗鄉村——安吉“中國美麗鄉村”、德清“中國和美家園”、吳興“南太湖幸福社區”等,真正重現宋詩“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綠水青山。
2014年5月3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局聯合下發《浙江省湖州市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有史以來在湖州實施的第一個國家戰略,標志著湖州成為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十年里,從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到生態文明典范城市,湖州的改革一直圍繞此條主線進行。在出口、大規模外來投資和技術轉移比例日益下降的時期,提高廣大中國人民的消費、擴大中國內部市場,由此推動更具可持續性的經濟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背景。
這一階段探索的實質意義是,在生態環境已經得到保護、優化的情況下,如何同時促進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富裕。
產自長興縣的紫筍茶,被譽為“中國貢茶之最”
2024年,《湖州市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促進條例》頒布,意味著湖州作為“生態文明典范城市”,足以展現標志成果、先行姿態和使命擔當。
湖州市委書記陳浩總結“3個蝶變”“五大典范”,闡釋湖州如何踐行生態文明思想。
在生產層面,經濟發展從“資源驅動”變為“創新驅動”。湖州地區生產總值升至4015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躍升至3.4%、居浙江省第3位,被列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越來越高。
位于安吉縣的恒林家居,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
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典范”:培育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半導體及光電、生物醫藥、地理信息+等八大新興產業,加快傳統行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集聚度達70.6%。
以西塞科學谷為代表的“創谷經濟”蓬勃興起,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落戶湖州,并引進了工控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莫干山地信實驗室等一批高端科研平臺。
春天里的西塞科學谷,坐落于吳興區西塞山綠水青山之間
在生活層面,人民生活從“全面小康”到“邁向共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74400元和47455元,收入比縮小至1.57:1,連續2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打造推動綠色共富示范先行的典范,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發展全域旅游,打造了3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1.1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352.5億元;成立“兩山合作社”,通過GEP核算、竹林碳匯等改革,讓“沉睡資源”變成“百姓財源”,累計為村集體和農戶增收超1億元。
加快培育數字游民公社、青來集等青創新業態,鄉村振興工作連續3年列全省第1位。“好風景”里不斷興起“好經濟”、催生“好錢景”。
俯瞰坐落在德清縣莫干山中的yolo民宿
在生態層面,湖州從“先行地”到“示范地”,成為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被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認定為全球唯一的生態文明國際合作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典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三美建設”,打造了一座青山碧水“養眼”、藍天清風“養肺”、凈水美食“養胃”、詩意宜居“養心”的全域美麗大花園。
效果上,湖州在美麗浙江考核中實現“十一連優”,“五水共治”九奪大禹鼎、并連續3次榮獲金鼎,生活垃圾分類列全國同類型城市首位,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連續9年上升。
治理意義、樣板意義與文明意義
湖州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具有三點重要意義。
首先,湖州打造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典范。治理由“事”向“制”迭代躍升。
湖州構建了立法、標準、體制、數智、文化“五位一體”制度體系。比如,在地方立法上,出臺美麗鄉村、綠色金融等11部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在標準制定上,發布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標準112項,12項上升為國家標準;在體制架構上,創新組建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在數智賦能上,開發“工業碳效碼”“生態警務”等應用;在文化培育上,成立全國首家生態文明干部學院,全域開展“綠色細胞”創建行動。
工業“碳效碼”平臺可進行區域碳監測
此次《湖州市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促進條例》的發布,湖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孫賢龍指出了四個深化作用:深化學習貫徹生態文明思想,深化認識生態文明建設規律,深化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舉措,深化完善升級社會治理機制。
其次,湖州發揮全球唯一的生態文明國際合作示范區的引領作用,加快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從而樹立“中國樣板”,成為向全球展示中國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
因提出“增長的極限”(1972)聞名世界的“羅馬俱樂部”,50年后發布最新報告《翻轉極限:生態文明的覺醒之路》(2022),從哲學根源審視地球環境危機,提出用“徹底的再設計”方式推動“顯著的結構轉型”。報告中特別提到中國國家層面的綠色行動,肯定并推廣中國在節能減排、低碳循環、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生態計劃、治理制度。
從一家村辦小廠成長為中國企業500強,天能集團走了一條綠色轉型和
報告還指出,作為五大試點城市之一的湖州,克服不同政府部門之間數據共享的障礙,編列“自然資源資本負債表”,將生態文明政策轉為量化行動。
4月18日《條例》發布大會后,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生態文明建設教研室主任李宏偉接受采訪時表示,湖州展示了國際視野,未來要主動把美麗中國的故事傳播出去——包括制度引領、產業布局、“碳效碼”等多個方面。
最后,“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者說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構建的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政治理想和文明價值。
位于南潯區的浙北星星港基地
孟子反復強調:“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按自然規律生產、遵孝悌之義生活,是孟子“仁政”哲學的核心,也是早期儒家“理想國”的內涵。在中華文明傳承的意義上,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創造天人合一、安居樂業的樂土,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題中之義。
綠水青山的湖州,“西塞山前白鷺飛”之重現,不僅是中國生態保護、綠色轉型的突出成績,也有“桃花流水鱖魚肥”的增長與富足,更隱藏著“斜風細雨不須歸”的人心所向。
南風窗長三角研究院 出品
作者 |榮智慧
編輯 |陳 瑩
統籌 | 查一鳴
排版 | 靜 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