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楚辭》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還是東方植物美學的集大成者。特邀請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燦撰寫“楚辭里的植物”專欄。
《楚辭》中的“椒”,就是花椒。蕓香科,花椒屬,落葉小喬木。果實簇生,果皮細小,突出的油點呈斑狀,形如花,故名。在古書中,果實較大的花椒,又稱為“檓”。
《楚辭》中提到過十五次,稱“申椒”“芳椒”“椒漿”“椒蘭”等。有時候,它是香料,可以泡酒,可以涂墻;有時候,它是高潔的象征,或種植于房前屋后,或高舉于君子之手?!对娊洝分刑崃巳?,要么是小伙子送給姑娘的定情信物:“視爾如荍,貽我握椒?!币词潜磉_子嗣繁盛之意:“椒聊之實,繁衍盈升?!?/p>
《文史博覽·人物》2024年第2期 《“椒”的演變》
“椒”是少數在《詩經》和《楚辭》中都出現過的植物。這得益于它的地域分布廣泛。除臺灣、海南及廣東不產之外,其余各省區均有:北起東北南部,南至五嶺北坡,東南至江蘇、浙江沿海地帶,西南至西藏東南部。
漢代未央宮的椒房殿,是皇后的寢宮,命名上就取了《詩經》中的象征意義,表達多子。但也有人說,椒房確實是用了花椒涂在墻壁上,“取其溫而芬芳也”?;ń贩曳级嘧?,擁有強大而神秘的繁殖力量。已婚女子如果經常接觸,就可以獲得這種能力。
古人不僅將花椒當香料,甚至置于墓葬中辟邪,用以交通鬼神,導引魂靈。安陽殷墟的“亞長”墓,墓主人身下鋪滿花椒;湖北隨縣曾侯乙墓,花椒鋪于內棺蓋板之上。
早期的花椒皆為野生,產量稀少,十分珍貴。魏晉時期,石崇富甲天下,曾以花椒涂墻,與王愷斗富。大約從這一時期開始人工栽培馴化花椒。它成了一種經濟型農作物,逐漸普及。自唐代到明代,花椒是中國人食譜中最主要的辛辣調料,比茱萸、姜、芥的比重都要重很多?!拔逦丁睘榛ń?、蔥白、姜、橘皮、鹽豉,“三香”為花椒、姜、茱萸,“五香”為花椒、大茴香、小茴香、丁香、桂皮。食物的香與味,都離不開花椒。直至今日,花椒仍位列“十三香”之首,有“調味之王”的美譽。
漢代開始,另一種辛辣調味品自印度阿薩姆引入中國。因與花椒的性味類似,所以被稱為“椒”;又因自西域傳來,所以在前加了一個“胡”,是為胡椒。唐以后種植于兩廣地區,作為花椒的替代品。但也不便宜,宰相元載因貪污被查,從家中搜出了800石胡椒,合今天的64噸。中國本土有一種木姜子,也名山胡椒,但屬于樟科,果實可榨油。
明代晚期,還有一種辛辣調味品自美洲引入中國。在命名上,仍舊稱之為“椒”。又因為通過海上至兩廣傳來,所以在前面加了一個“番”或“?!保Q為番椒或者海椒。明末清初的陳淏子,著《花鏡》一書,將這種植物的形態描述得非常清楚:“番椒,一名海瘋藤,俗名辣茄。本高一二尺,叢生白花,深秋結子,儼如禿筆頭,倒垂。初綠,后朱紅,懸掛可觀。其味最辣,人多采用。研極細,冬月以代胡椒?!?/p>
它比花椒和胡椒都要辣,所以最后習慣性稱之為“辣椒”。在中國人的食譜中,辣椒最晚出,但已經獨享“椒”的名稱。湖南名菜“剁椒魚頭”,里面放的椒,不是花椒或者胡椒,而是辣椒。
文 | 吳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