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所形成的喜馬拉雅造山帶,并非平直的直線,而是略向南凸起的弧形,弧形兩端各有一個“犄角”。這兩個犄角,是印度板塊插入歐亞板塊的位置,西側的犄角導致帕米爾山結的出現,而東犄角則迫使本來東西向的山脈向南折轉,形成山脈與河流南北相間而行的地理現象。
東犄角是著名的“雨舌”。所謂雨舌就是印度洋孟加拉灣伸出的溫暖水汽。易貢藏布正好就在這個“雨舌”舌尖的位置。“雨舌”吻過的峽谷,森林茂盛、桃花芬芳,杜鵑嬌艷。
這里成為最溫暖的地方,同時又是冰川和雪山最集中的分布區,兩個極端,在這一區域的矛盾統一。
進入峽谷,明顯感覺氤氳著濕熱的空氣。沿著峽谷溯流而上,突然闖進一片墨脫杜鵑林,花開的極盛極繁。墨脫杜鵑在這個區域甚至成為優勢種,山谷幾乎被繁花占據,冷、云杉反而成為它陪襯。喬木狀杜鵑一樹花開至頂,灌木狀杜鵑則枝虬盤曲,滿樹嬌艷。
4月上旬,就連四川盆地周邊的杜鵑都還沒有大面積盛開,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易貢藏布峽谷,卻是最盛開的花期,印度洋暖濕氣流帶給這里溫潤算是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
印度洋暖濕氣流改變了這里的氣候和植物分布,使這里成為青藏高原的“奇異點”。它要比相對于同緯度、同海拔的區域,溫暖濕潤很多。而植物分布上,打破了原有的垂直帶譜,出現大量熱帶植被類型,甚至出現某些季雨林的特點,如喬木的樹干都生長有附生植物或披著一層厚厚苔蘚,呈現出“苔蘚林”的特征。而林下有豐富濃密的草本層和厚達10厘米的苔蘚層。
圖文/李忠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