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又是時候喝一杯綠茶了。
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茶文化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從“琴棋書畫詩酒茶”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國人生活里的地位。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對茶有一段極高的評價:“從某種角度來說,吃、茶、孩子是中國人的三大宗教,茶里有中國人的滋味。”
在所有茶類中,綠茶是歷史最悠久的,可以說,茶葉的歷史就是綠茶的歷史,種植歷史追溯到3000年以前。同時,綠茶在國內也是最受歡迎、銷量最大的,在中國,每生產10斤茶葉,就有7斤是綠茶;在中國茶葉出口總量里,綠茶長期占比在60%以上,遙遙領先于其它茶類。
明前綠茶采摘
不同于其它茶葉品種,綠茶講究的就是喝鮮和喝新。在古時候,人們把春茶劃分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種。
社前,是指春社前,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間,大約在春分時節(3月20日前后);火前,也就是清明節前(古時講究清明前三天不可用火,因此清明節前一天又叫“寒食節”);雨前,也就是谷雨節氣之前了。
白居易有句詩“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里面的“火前春”,便是指他的四川朋友贈送給他的蜀地產明前春茶。
綠茶基本工序為殺青、做形(包括揉捻)、干燥。其中“殺青”是關鍵工序。殺青方式可以分為“炒熱殺青”和“蒸熱殺青”,干燥方式包括“炒干”“烘干”和“曬干”等。
中國的綠茶版圖無比龐大,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盤點下,最知名的綠茶有哪些?
一、西湖龍井
核心產區:浙江杭州龍井村
“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西湖龍井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中毋庸置疑的頭名老大,影響深遠,“國茶第一”的位置幾乎無法撼動。
不過,不是所有的“龍井茶”都能叫“西湖龍井”。龍井茶法定產區分布在杭州、紹興、金華和臺州下的18個縣,分為三個產區:西湖產區、錢塘產區和越州產區,只有西湖產區所產龍井茶可以稱之為“西湖龍井”,其他產區只能稱為“龍井茶”或“越州龍井”或“錢塘龍井”。
西湖產區又分一級產區和二級產區,其中一級產區包括傳統的“獅(峰)、龍(井)、云(棲)、虎(跑)、梅(家塢)”五大核心產區,乾隆御賜的著名“御茶十八棵”便是在獅峰山的胡公廟;二級產區是除了一級產區外所產的龍井。
西湖龍井以明前和雨前品質為最佳,沖泡西湖龍井時無需洗茶,可以采用下投法來泡制,也就是先投茶入杯,然后注入浸沒茶葉的開水,待茶葉浸潤開以后再注入茶杯七分滿的開水。
二、洞庭碧螺春
核心產區:江蘇蘇州洞庭山
洞庭碧螺春,因其香氣高而持久,歷史上又曾稱“嚇煞人香”,是綠茶界唯一可以與西湖龍井比肩的歷史名茶。據說康熙皇帝下江南時曾品嘗過,覺得名稱不雅,據其顏色碧綠,形曲似螺,而命名其為“碧螺春”。
碧螺春的核心產地為蘇州吳中區東山鎮和金庭鎮兩個行政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因此碧螺春有天然的花香果味。
洞庭碧螺春的特點就是采摘早,白毫越多品質越佳,講究的就是“一嫩三鮮”,葉芽嫩、色鮮艷、香鮮濃、味鮮醇。極品的碧螺春要求芽長1.6—2.0厘米,每斤干茶需要茶芽5-7萬個,芽大葉小,芽葉尚沒有展開。
碧螺春沖泡時最好選擇上投法,也就是用開水溫杯后倒出,然后在茶杯中注入七分滿的80℃的開水,再往杯子里面投茶,這樣可以看到茶葉在水中分散開來就像跳舞一樣。
三、黃山毛峰
核心產區:安徽黃山
黃山毛峰產地在安徽省黃山、歙縣、休寧一帶,其中公認以富溪鄉等地的出品為最優。
黃山毛峰在清光緒年間由謝裕大茶莊所創制,有句俗語叫做“夏前茶,夏后草”,因此黃山毛峰只采春茶,秋茶和夏茶是幾乎不采的。
黃山毛峰外形細嫩稍卷,形如“雀舌”,芽似“尖峰”,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其湯色清碧微黃、滋味甘醇、韻味深長。
“魚葉金黃”和“色似象牙”是特級黃山毛峰外形特征。“魚葉”指的是一芽一葉下面那片越冬的小葉,俗稱“茶筍”;“象牙”說的是黃山毛峰的顏色看上去有黃有白又帶點綠色。
黃山毛峰因為條索較為松散,所以沖泡時基本都是采用中投法,也就是用熱水溫杯以后,然后注入三分之一的開水,再投入茶葉,然后注入余下的水,沖泡2分鐘左右后即可飲用。
四、太平猴魁
核心產區:安徽黃山區
太平猴魁是綠茶中長相最奇特,也是茶形最長的,短的長度有8CM左右,長的則有12CM或更長。最佳產地安徽省黃山區(原太平縣)新明鄉的猴坑,太平猴魁也因此而得名。
太平猴魁茶葉扁平挺直,兩葉抱芽,自然舒展,全身披白毫,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的美名。
制作太平猴魁的主要茶樹品種為柿大茶品種,葉大芽粗壯。如果用其他品種茶樹鮮葉制作就不能稱為猴魁,而稱為“太平魁尖”。太平猴魁的采摘從谷雨前后開始,到立夏結束,采摘標準是一芽三葉。
太平猴魁特別耐泡,有著一股特有的蘭花香味,而且葉芽泡開后根根挺立,沖泡時最好選擇高一些的玻璃杯,溫杯以后投入茶葉,先注入三分之一的95℃的開水,浸泡半分鐘后再加水至七分滿。
五、六安瓜片
核心產區:安徽六安市
六安瓜片的奇特之處在于,不帶芽,不含梗,由純葉片制成,因為形似瓜子而得名,主產于六安市大別山一帶。
六安瓜片的采摘期通常在谷雨前后至小滿前,加工工藝比較特殊,簡單可劃分為:攤涼,生鍋,熟鍋,毛火,小火,回疲,拉老火等環節。
因其為“無芽無梗”的葉茶,六安瓜片醇厚耐泡,好的六安瓜片表皮都有一層白霜,這是因為在炒茶過程中,茶葉中的有機物遇到高溫而析出,白霜越多,品質越高。
沖泡六安瓜片最好選擇白瓷碗來沖泡,先用熱水溫杯后倒出,然后投入茶葉,倒入開水沒過茶葉,茶葉舒展開以后再注入七分滿的開水,浸泡一分鐘即可出湯品嘗,好的六安瓜片會有一股濃郁的板栗香在里面,而帶有青草味的品質略差。
六、竹葉青茶
核心產區:四川峨眉山
竹葉青,又名青葉甘露,之所以知名,與峨眉這座天下名山密切相關。早在一千多年前,峨眉山的綠茶就名揚天下。唐《文選注》有云:“峨嵋多草藥,茶尤好,異于天下”。
竹葉青源自600—1500米的高山茶園,比如白龍洞、黑水寺、萬年寺等一帶。這里群山環抱,終年云霧繚繞,茶樹接受光照時間短,強度低,漫色光多,茶樹中葉綠素、氨基酸含量豐富。
竹葉青最大的特點在于只選取清明前的嫩芽,早春時節氣溫較低、陽光較弱,茶樹代謝緩慢,故茶多酚含量偏低,氨基酸含量偏高,這一高一低成就了春茶的黃金酚氨比例。
竹葉青茶會有明顯的苦味兒,但回甘明顯,色味也較重,飲用后會有特別清爽的感覺,是所有綠茶中口感比較重的存在,其開胃消食提神醒腦的功效也更加出色。
七、安吉白茶
核心產區:浙江湖州安吉
安吉白茶主要產區分布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內,屬于近幾年才破圈成功的后起之秀,也有不少新手茶友被其名稱所誤導當作白茶購買。
安吉白茶在外形上主要可以分為“龍形”和“鳳形”兩種,“鳳形”條直顯芽,壯實勻整;色鮮麗,鮮活泛金邊。“龍形”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綠顯玉色,勻整。也有一些企業采用創新工藝,生產出蘭花形、螺形等形狀產品。
安吉白茶最為人稱道的是其高人一等的“鮮爽感”,其根源在于富含人體所需18種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在5—10.6%,高于普通綠茶3—4倍,多酚類少于其他的綠茶,所以安吉白茶滋味特別鮮爽,沒有苦澀味。
八、信陽毛尖
核心產區:河南信陽市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茶湯口感滋味則是“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
信陽毛尖的主要產地分布在信陽市浉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和羅山縣,其中優質毛尖的核心產區為:信陽市浉河區車云山、集云山、云霧山、天云山、連云山、黑龍潭、白龍潭、何家寨,俗稱“五云兩潭一寨”。
信陽毛尖的頭泡會有些許苦澀味,這是因為信陽毛尖中的茶多酚、咖啡因等物質浸出快,所以會有些苦澀味,但是喝到三分之一時再倒水沖泡,就會變得鮮醇甘爽。
信陽毛尖沖泡時適宜選擇下投法,也就是溫杯以后投茶,然后倒入三分之一的85℃開水浸潤開茶葉,繼續注入七分滿的開水,浸泡一會即可享用。
九、恩施玉露
核心產區:湖北恩施
恩施玉露,又稱“玉綠”,屬蒸青針形綠茶。蒸青綠茶是中國古代最早發明的一種茶類,《茶經》中記載的“蒸之、焙之”等工藝,因過于繁瑣,自明代后逐漸消失,僅恩施玉露等還保留著這種傳統工藝。
恩施玉露的核心產區在恩施州南部的芭蕉鄉及東郊的五峰山。一般在清明前開采,到谷雨前結束,要求采摘葉色濃綠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的鮮葉為原料。具有干茶翠綠、茶湯嫩綠、葉底青綠、滋味鮮爽的品質特點,俗稱“三綠一鮮”。
湖北恩施的硒礦蘊藏量居世界第一,因此恩施玉露內含物質中“硒”的含量較高,被稱為“富硒茶”。
十、廬山云霧
核心產區:江西九江廬山風景區山
廬山云霧茶,始于東漢時期,宋代列為“貢茶”,到明、清時期到達巔峰,成為當地山民和僧人們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廬山云霧茶主要產區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漢陽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因海拔較高,水汽蒸騰而形成云霧,常年云海茫茫,一年中有霧的日子可達195天之多,因此升溫較遲,茶樹萌發多在谷雨后,即4月下旬至5月初方可采摘制作。
由于廬山涼爽且多霧以及陽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形成了葉片肥厚、毫多、醇甘耐泡等特點。朱德曾經寫了一首贊美廬山云霧的詩:“廬山云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云霧茶的沖泡方式也是別具一格。沏茶時,先倒半杯開水,溫度控制在80—90℃,不要加杯蓋,等茶葉慢慢舒展開,再加第二遍水。品飲時,滋味醇厚,清香鮮爽,沁人心脾。
中國綠茶產地眾多,各地名茶更是數不勝數,除了以上這些,還有都勻毛尖、日照綠茶、金壇雀舌、君山銀針等都是歷史名茶,但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細解了。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綠茶的儲存方法吧。
一忌潮濕:綠茶茶葉是一種疏松多孔的親水物質,因此具有很強的吸濕還潮性。存放綠茶時,相對濕度在60%較為適宜,超過70%就會因吸潮而發生霉斑,進而酸化變質。
二忌高溫:綠茶茶葉最佳保存溫度為0—5℃。溫度過高茶葉中的氨基酸、糖類、維生素和芳香性物質則會被分解破壞,使質量、香氣、滋味都有所降低。
三忌陽光:陽光會促進綠茶茶葉色素及酯類物質的氧化,能將葉綠素分解成為脫鎂葉綠素。
四忌氧氣:綠茶茶葉中的葉綠素、醛類、酯類、維生素C等易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氧化后會使茶湯色變紅、變深,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五忌異味:綠茶茶葉中含有高分子棕櫚酶和萜稀類化合物。這類物質生性活潑極不穩定,能夠廣吸異味,而且無法去除。
春困疲乏,不妨小憩一下,來杯綠茶吧。
編輯丨南方
東方財經雜志 東方文化雜志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東方文化雜志(ID:dfwh_hk)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