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焦點訪談》大家有多喜聞樂見?
大家還記得曾經的央視金牌欄目《焦點訪談》有多紅火嗎?
它敢于直面焦點,對社會多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揭露曝光,實現電視新聞節目輿論監督功能。
很多老百姓和相關領導們都十分關注,每天都守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
看著一個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被發掘,推動解決這些問題,用事實說話真是喜聞樂見。
1994年4月1日,《焦點訪談》在央視一套正式開播。
每日19:40播出,中國新聞輿論監督的旗艦欄目也由此正式誕生。
時事追蹤報道,新聞背景分析,社會熱點透視,大眾話題評說,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群眾聚焦的焦點呈現在億萬觀眾面前。
在之后幾年時間里《焦點訪談》欄目成為了公眾的大眼睛,從此時刻注視著觀眾,關注著社會。
2024年4月1日是《焦點訪談》開播的30周年。
在過去的30年時間里,全國的形勢變化巨大,原本最被普通百姓喜歡的輿論監督節目卻在時代的發展中逐漸沒有了原本的意義。
如今的《焦點訪談》節目早已經被觀眾和網友吐槽名不副實。
如今的《焦點訪談》早已名不副實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焦點訪談已經不曝光社會關注的民生焦點問題。
不少網友都吐槽《焦點訪談》已經名不副實,現在是既沒有“焦點”也沒有“訪談”。
“早就改成了《焦點免談》了”
“‘焦點訪談’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實在是出乎意料。既沒有焦點、也沒有訪談,幾乎失去了輿論監督的功能。”
原本一檔旗艦級的新聞輿論監督節目,如今不但本意不再,反而開始歌功頌德,步調完全和央視的其他新聞節目一致。
網友們的看法也是出奇的一致:
“‘焦點’隨處可見,可惜不再‘訪談’!”
“已經改名了,為亮點訪談”
“以前曝光問題,現在宣傳成效。”
早些年,不少人都是要守在電視前觀看《焦點訪談》直播的,就怕自己地區內有事情上了節目。
一旦上了節目之后就要趕緊整改補救。
而如今,大家的心態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以前是怕上,如今是就想自己上《焦點訪談》節目:
“以前都害怕上焦點訪談,今天都想上焦點訪談”
“現在叫,成就訪談”
“何止《焦點訪談》,現在電視臺還有監督類節目嗎?
“十年前的焦點訪談我每天必看,這些年我基本不看了,尤其這幾年我根本不看了,因為變味了。”
慢慢的,《焦點訪談》在喪失了原本輿論監督的意義之后,就漸漸淡出了觀眾的視野。
即使它已經開播30周年,大家最喜歡的還是剛開播的那幾年。
因為現在看《焦點訪談》,真的已經變味了,毫無意義。
除了《焦點訪談》節目,央視曾經的綜藝頭牌欄目《星光大道》也是一樣的境地。
曾經的《星光大道》有多牛?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經的《星光大道》有多牛?
這檔節目本著“百姓自娛自樂”的宗旨。
力求為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普通勞動者提供一個放聲歌唱,展現自我的舞臺。
大家都知道一句古話:“英雄不問出處”。
許多普通人都缺乏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如果有機會成就自我,誰又愿意甘愿平凡?
就是這樣的信念,讓《星光大道》自2004年開播以來。
就成為了娛樂圈中份量最重的選秀節目。
從其中走出了眾多全國知名的草根明星:
阿寶,草根出生的放羊娃。
2004年10月,參加了《星光大道》比賽。
以一首《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獲得了2005年的年度總決賽冠軍,之后多次參加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演唱了多首民歌歌曲。
盲人歌手楊光。
楊光8個月的時候得了視網膜母細胞瘤,視力徹底喪失。
雖然沒有了正常人都具備的視力,但楊光從小有就極高的音樂天賦。
7歲的時候他就開始學習鋼琴、電子琴 。
14歲的時候又開始學習聲樂。
2003年后,楊光先后3次闖蕩北京,試圖尋找音樂事業發展的機會。
但他的視力殘疾都讓他鎩羽而歸。
如果沒有《星光大道》比賽,他可能永遠只是一個有音樂天賦的盲人。
而不是一位全國知名的歌手。
2008年1月他獲得; 《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之后還參加了2008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被大家熟知。
玖月奇跡,新中國風音樂。
2008年,王小海與王小瑋以器樂+演唱的形式臨時組成組合參加《星光大道》節目。
經過一路角逐,2009年1月,玖月奇跡在《星光大道》2008年總決賽中獲得年度總冠軍,正式出道。
于2011年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獻唱了眾多原創的中國風歌曲。
從《星光大道》走出的冠軍和優秀選手,大多是草根出身,來自平凡,但他們都靠著自己的實力走上了舞臺,最終登上了全國矚目的音樂舞臺。
從2004年開播到2024年,《星光大道》也開播快20周年了。
過去的二十年時間里,它輝煌過,但如今也逐漸變味了,節目播了20年缺乏創新了。
如今的《星光大道》早已不再創新
有網友在吐槽《焦點訪談》時就帶上了《星光大道》:
“不光焦點訪談,還有星光大道,幾十年的欄目了,還依舊在播,沒任何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從《星光大道》走出的眾多優秀歌手都已經在娛樂圈獨當一面,但他們的不少問題也逐漸曝光。
比如阿寶被曝出根本不是農民出身,更不是什么放羊娃。
盲人歌手楊光在名利雙收之后也開始耍起了大牌,對導演和工作人員不尊重,最后他一手將自己的事業未來給摧垮。
就連在舞臺上郎才女貌,在臺下結為夫妻的玖月奇跡組合,都于2018年離婚了。
其他不少草根明星在成名之后也都受到了不小的關注,在眾多關注下他們背后的許多負面消息也逐漸被炒作,形成巨大影響。
而除了選手,還有一位主持人,被處理。
這些不但給節目帶來了巨大不良影響,也讓節目失去了頂梁柱和靈魂。
雖然央視及時補上了專業的主持人,但節目的形式和內容在這么多年依舊保持原樣,沒有做出改變,缺乏創新。
加上當下時代的發展,原本同時期的選秀節目《超級男聲》、《超級女聲》都被逐漸淘汰。
國內各大綜藝節目選秀節目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也能滿足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
觀眾的選擇不再僅僅局限于星光大道這樣一成不變的節目,種種因素影響下,其實《星光大道》落寞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還有粉絲指出,《星光大道》如今的評委水平和評分標準也是存在問題的。
唱歌的要表演才藝,評分投票的時候不注重唱歌水平,觀眾少了也不注重觀眾的觀感了。
這樣反而是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老牌節目的困境其實就是缺乏創新,被時代摒棄
有人吐槽央視這些不創新,已經逐漸被觀眾“拋棄”的欄目時這樣說:
“如果是自負盈虧的節目,早就餓死了。“
的確如此,當下許多電視節目都面臨著一個缺乏創新和吸引力的問題。一方面是傳統媒體平臺的限制,在當下時代變遷和短視頻興起的洪流下,觀眾對內容的多樣化需求遠比以前要大,也遠比以前復雜。
傳統的電視節目形式顯得陳舊是一種必然,就以《焦點訪談》為例。
在《焦點訪談》失去了新聞輿論監督熱點事件的屬性后,當下有熱點事件,大家都想著在短視頻平臺發聲引起廣泛關注,從而推進問題得到解決。
而《星光大道》則是已經不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了,與其去接受一些評委的刁難,不如直接在自媒體中展現自己,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在當今的電視節目市場中,商業盈利和觀眾吸引力是至關重要的考量因素。而創新這是驅動商業盈利和觀眾吸引力前進的根源。
不知道大家對于現在的電視節目,有什么看法?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