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時代,我們面對某個產品或者某條短視頻的爆火已經習以為常,短時間內這些爆火的相關內容會不斷刷屏。但就像網絡上經常被提到的那樣,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沒有哪款產品能夠一直火爆。大多數被流量推至頂峰的“熱辣滾燙”,也少不了曇花一現后無人問津的落寞。
汽車圈里有這樣的共識,一臺新車從發布價格的那一刻起,它的熱度就開始要走下坡路了。因為價格是消費者是否決定購買最重要的考量指標,這個指標一旦建立完成,買或者不買就已成定局,即便后續再多的宣傳也不太能夠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選擇。因此,即便是新勢力中以營銷見長的理想,在MEGA發布售價之后,也拯救不了這款在預熱期內大火的新車熱度持續走低的事實。
自3月28日上市至今,近20天的時間里,圈里圈外見證了小米SU7曠日持久的高潮。先是有上市當天“蔚小理”新勢力車企董事長與長城、北汽傳統車企領導人齊聚發布會現場,與臺上雷軍的聯動,后則有上市27分鐘后50000臺大定的強勢銷量戰報發布。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小米SU7接連霸榜微博熱搜,而這只是剛剛開始。
4月3日,隨著首批小米SU7創始版車型的交付,“雷軍親自為首批車主開車門并與之合影”又成了網友討論的熱點事件。接下來,拿到首批小米SU7的車主,用不同的方式帶來了一場五花八門的小米SU7買家秀;有直播測試新車實際續航里程的汽車媒體,也有用小米SU7測試米家生態的數碼博主,熱衷駕駛的汽車愛好者甚至專程跑去賽道測試小米SU7的極限性能。
提車后的車主變著花樣為SU7新車造勢,愛好者們也少不了任何接觸小米SU7的機會。有媒體報道,在小米SU7上市第一天,有些城市的小米SU7試駕預約就已經排到了一周之后。即便是預約不到試駕,愛好者們也不放過在有小米SU7出沒的大街小巷里按下快門的任何時刻,在人群中不光有青年男女,還有白發老人,甚至是還戴著電話手表的小朋友。
如此看來,小米SU7真的做成了現象級的汽車產品,男女通吃、老少皆宜。近幾年來跨領域造車的企業不少,但第一臺車就能夠做到小米SU7這種程度的前無古人。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小米擁有廣泛且忠實度更高的用戶。從2011年開始造手機到后面搞智能生態鏈,小米已經積累了數以億計的用戶量,這些曾經使用或者正在使用小米產品的用戶,天然就是小米汽車精準的用戶群體。接受度高、認可度高的小米品牌,自然也為小米汽車帶來了更多流量基礎。
第二,小米SU7本身的產品力足夠動人。小米SU7定價在20萬-30萬元之間,在當下卷字當頭的汽車市場里,這個價位段雖是各品牌廝殺的主要陣地,但小米SU7繼承了小米手機的優秀基因,配置全面且價格親民。因此,在與同價位車型對比時,小米SU7不但有外在品牌支撐,更有內在核心的產品實力能夠真正打動用戶。
第三,創始人雷軍為小米汽車與用戶建立了良好的溝通與反饋渠道。作為自帶流量的創始人,雷軍不光在產品宣傳中積極投入,并且親力親為針對用戶廣泛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的回應。比如在上市之初有部分下定用戶為了早日提車迅速下單并鎖單,但在后續的體驗或者試駕后對產品需求更加明確,希望能夠對訂單進行調整修改,因此小米汽車決定在4月19日9點特別推出24小時的“限時改配”政策,為這部分用戶遞上了一枚“后悔藥”。這些特殊政策的推出,正是用戶與企業之間溝通反饋及時的體現。
第四,健全的小米智能生態讓更多潛在用戶愿意下場嘗試小米SU7。作為小米智能生態中重要的一環,小米SU7的到來讓整個生態形成了閉環。比如用戶可以在車里語音控制家電,到家后語音控制車輛,這種無縫銜接并且只需要動嘴的智能體驗,把整個家庭生活串聯在了一起,而想要體驗這種完整的小米智能生態,需要一輛小米SU7。
探尋小米SU7持續火爆的原因,是職業使然。但除了這些理性的問題和答案之外,還有2個小米SU7在爆火之后才看到的有趣現象也十分值得分享。
首先,是用戶對小米SU7車漆顏色的選擇上,更偏向于彩色,而非傳統的黑白色。在國內,黑色與白色幾乎壟斷了整個汽車市場,盡管車企在每款車型上市時都會推出不同色彩的車漆供用戶選擇,但大街上,除了喜歡用亮色的公交車和出租車,我們很難在私家車上見到其他跳脫的色彩。小米SU7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小米SU7提供除了黑白之外的7種彩色車漆,而在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提車視頻中,海灣藍、橄欖綠、霞光紫等異常閃亮的顏色占據了絕大多數,黑色與白色則成為了“異類”。
其次,根據前幾天雷軍在小米集團一場內部演講會上分享的數據顯示,目前在所有小米SU7的購買者里,有接近百分之三十是女性,而且在整個訂單里,很多人是為自己的太太、女朋友或者姐姐妹妹購買,所以未來小米SU7女性車主的比例可能會達到百分之五十。這個數據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小米SU7顏值足夠高,并且經受住了廣大女車主的考驗。
這篇文章成文于小米SU7上市20天后,小米SU7熱度仍然不減。當然,這潑天的流量也是把雙刃劍,它不僅能把剛剛上市的新車捧上神壇,同樣也能讓存在的問題無限放大。雷軍本人也多次強調, “大家拿著放大鏡來看小米SU7,我們壓力很大”。在百萬網友的放大鏡下,也希望小米能堅持初心,將小米汽車當下所擁有的正向價值觀沉淀到品牌,在新的汽車領域做一棵常青樹。
圖|源自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