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屈臣氏集團公布,將任命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及屈臣氏集團(亞洲及歐洲)行政總裁倪文玲(Malina Ngai),出任屈臣氏集團首席執行官一職,這是屈臣氏集團43年來任命的首位女CEO。屆時,集團原首席執行官黎啟明將擔任屈臣氏集團主席,該任命將于2024年5月1日正式生效。
▲圖源:截自屈臣氏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而此番人事變革是屈臣氏集團在一個月內發布的第二起。3月14日,屈臣氏集團也曾發布公告,宣布將任命陳志豪、聶薇為屈臣氏中國聯席董事總經理,該任命自2024年4月正式生效。據悉,自2024年以來,屈臣氏接連公布了包括百佳超市董事總經理、Marionnaud集團行政總裁及副總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易賞錢”董事總經理、集團總裁在內的5項高層任命。其中,有4位是女性高管。
▲陳志豪(左)、聶薇(右) 圖源:屈臣氏官網
提起屈臣氏,外界并不陌生。作為全球最大的健康美容零售商,屈臣氏在亞洲和歐洲擁有超過16400家店鋪。至今,屈臣氏集團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零售業務之一,背后正是李嘉誠家族。
據了解,長和集團旗下擁有港口、零售、基建和電訊四大基礎業務,其中零售業務主要由屈臣氏集團構成。資料顯示,屈臣氏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個人護理、保健及美容品牌之一。
據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最新財報數據,去年,屈臣氏集團一片增長之際,中國市場卻成為其唯一錄得負增長的地區,取得了近9年來最差的業績表現。此番換帥,屈臣氏的求變之心盡顯。
倪文玲是誰?
屈臣氏首位女CEO誕生
▲倪文玲
出生中國香港,倪文玲的職業經歷頗為精彩。
擁有英國萊斯特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財務學碩士學位及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學士學位;曾作為香港精英運動員拿下亞運會劃艇銅牌;在無線、亞視出鏡為奧運和亞運賽事作旁述;做過市場策劃顧問公司客戶總監、香港康體發展局負責體育政策制定及推廣……
直至2000年,倪文玲轉身加入屈臣氏的母公司長和集團(前身為和記黃埔),彼時屈臣氏正在拓展歐洲市場,而她的晉升之路也勢如破竹。
最初,倪文玲在和記黃埔旗下和記港口工作,而后到了集團總部企業事務部。很快,她轉至屈臣氏集團,于2013年被委任為集團首席營運總監、2019年開始兼任屈臣氏集團亞洲及歐洲的行政總裁。
期間,倪文玲推動了屈臣氏集團的數碼轉型、實踐O+O商業模式,建立了以顧客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梢哉f,屈臣氏此后的一次次重大改革和擴張,都有著倪文玲的身影。
前任集團總經理黎啟明曾這樣評價她:“Malina職務范疇廣泛,從最初的企業傳訊到國際采購、科技發展、銷售營運、市場營銷、大數據和可持續發展等,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示了她強大的適應能力、敏銳的戰略洞察力和有效推動企業增長的能力?!?/p>
今年是倪文玲在長和集團及屈臣氏的第24年。此前一次專訪中,倪文玲用一句話總結自己的職業生涯感悟——做好準備,付出更大努力,在自己能有所作為的領域持續深耕。
現在,這艘巨輪的接力棒終于交到了她的手里。
對于集團下一步的規劃,黎啟明透露,接下來倪文玲將負責制訂集團的愿景及發展策略,持續拓展全球零售業務版圖。
▲圖源:屈臣氏中國官方微博
屈臣氏,李嘉誠的零售王國
說起屈臣氏,就不得不提背后的掌門人——李嘉誠。
屈臣氏集團的歷史可遠溯至1841年,當時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第一家專門售賣西藥的藥店“香港大藥房”在這里成立。此后,這家小藥店拿下可口可樂的在華經銷權,創辦中國首家汽水廠屈臣氏蒸餾水,屈臣氏的名字開始逐漸打響。
屈臣氏的前身是一家由英國人沃森開在廣州的小店,后南遷至香港。19世紀70年代,侄子亞歷山大·沃森(A·S·Watson)接管生意,店鋪改名為屈臣氏,并開始拓展新業務。到19世紀末已開出30多家分店,售賣產品包括藥品、化妝品以及時髦的照相機。還在今天上海四川北路一帶創辦了“屈臣氏汽水廠”,這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汽水生產廠。
1981年,屈臣氏被李嘉誠買下,成為和記企業(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前身)的全資附屬公司。而李嘉誠接手后,將屈臣氏帶進了前所未有的擴張階段。2000年,收購英國保健美容產品連鎖店Savers;2002年,收購了荷蘭的Kruidvat集團;2004年,收購德國保健及美容產品三大巨頭之一Rossmann;2005年,斥資近55億港元拿下法國最大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的控制權……在李嘉誠的操刀下,屈臣氏迎來一個又一個高光時期,逐漸成為這位昔日華人首富零售帝國的重要一環。
80年代末,屈臣氏重返內地市場,在北京開出第一家個人商店,此后相繼進駐上海、廣州。2005年的時候,第100家分店在廣州開業,也就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正佳廣場店。2007年前后,屈臣氏做出一個關鍵決策——將重心轉入中國內地,此后經歷了長達10年的黃金發展期。2011年公司內地門店數量突破1000家,2013年底在全球鋪開超10000家零售店鋪,2014年突破2000家,2017年突破3000家。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2014年3月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突然宣布,將屈臣氏24.95%的股權出售給新加坡國家主權基金淡馬錫,交易作價440億港元。折算下來,此次交易屈臣氏整體估值約1770億港元。
猝不及防出賣,屈臣氏的上市之路戛然而止。這一年,李嘉誠已經86歲。另一邊,京東和阿里巴巴相繼赴美IPO,電商浪潮席卷而來,中國的零售格局被重新定義。
2015年,屈臣氏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5.1%,為歷史首次。足以顯見這一龐然大物已經在電商浪潮里略占下風。后續屈臣氏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推出了“O+O”模式,但中國業務已經不再如此前一樣逆勢增長,而是在改革下起起伏伏。
2024年3月,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發布2023年財報。屈臣氏全球收益回暖,總額達到了近五年最高的1833.44億港幣(1687.82億人民幣),但在國內的業績卻節節敗退,期內中國銷售額164.53億港元(152.24億人民幣),同比下降6%,風光不再。
浮浮沉沉,在李嘉誠的長和集團業務體系中,由屈臣氏集團組成的零售帝國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帥印交到倪文玲手里,不知又將書寫怎樣的故事?
來源:華爾街見聞、藍鯨財經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