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流量的擁躉,盲目的追求熱點和時效,堅持深度輸出,做有價值的內容選題。
在調研和訪問中思考,在觀察和輸出中總結,用有據可查的數字和出處明晰的資料,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還原它該有的樣子。
讓讀者能夠置身事內,享受商業進化中的浪漫和遺憾。
——一個財經內容創作者的初心和思考
1.什么是商業創新?
從商家與消費者的利益出發,圍繞成本、效率、產品、價格與服務各個關鍵環節進行優化提升的過程,就叫商業創新。
2.真正的悲劇是,所有的事情都符合邏輯,每個人的選擇都是正常的,甚至是善意的,但事情仍然無可挽回地滑向潰敗,沒有贏家,沒有幸存者。
3.商業競爭的浪漫就在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很多企業努力的結果可能是“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已作豐年兆,黎民意盡安。
讓消費者成為最大的贏家,這才叫庶民的勝利。
4.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里既充滿了“中國式”悲壯,也孕育了“數字化”萌芽。
很難說決策本身的對與錯,但那種年輕人身上煥發出的勃勃生機、萬象更新的蓬勃景象,以及商業浮世繪中百花齊放的繁盛健壯,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只會停留在經歷過的人酒足飯飽的談笑中。
5.無數年輕的創客頂禮膜拜著偉大的時代,為自己編織著花團錦簇的創業夢想,市場靠著這股東風,將高增速的經濟硬生生延長了五年,給普通人留下的機會,至少在明面上看起來,又多了一些。
6.不被命運偏愛的創業者,有些已步入不惑之年,大部分也進入而立之年,面對越來越小的容錯空間,如今的他們形成默契,對雙創往事絕口不提。
7.經濟發展從來都不是靠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導出來的,而是一個又一個像年廣久那樣敢為人先的闖將們以舊規則的破壞者和挑戰者的姿態,篳路藍縷干出來的。
8.所謂企業家精神,大抵就是頂住外界風云變幻,無論多癲狂的時代,都愿意沖破層層阻礙,讓作坊里的小商販擁有打破桎梏的力量。
9.不以今天的眼光看待過往的問題,不將時代遺留問題追溯到個人頭上,透過歷史的窗口,窺探人性深處對自由貿易的渴望。
10.農業是一個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政策強勢賦予的商業屬性之風能刮多久,最終可能依然取決于農業本身。
11.農業的背后是資源、圈層、聲望、品牌的反方向變現,能夠等待農業領域漫長的生長過程和變現周期的人,才適合入局。
12.農村從來都是保守主義的聚集地,新的技術和理念會讓傳統農業人產生巨大的排斥心理,任何涉及到農業、農村、農民的具體問題,都有一套復雜且別扭、游離于規則之外的規則。
13.人工智能開啟了一個新時代,有跡可循的路徑越來越清晰,從若隱若現到大勢所趨,無論是大雪將至還是水銀瀉地,看著重新煥發生機的創業者們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時代。
14.以后的造富潮里,不會再有小白,更沒有鼠輩,無論他們最終變成了慕容復還是鳩摩智,每個置身事內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和敬仰。
15.寬松的環境最不缺曇花一現又悄然隕落的新秀,多得是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的故交;也不缺屠龍少年被聯合絞殺的戲碼,多得是趁風起,迎風飛,逆風散的反轉。
16.互聯網從來都不是一個飲水思源、追究出處的行業,而是在前赴后繼中相互繼承或成就,進而將自己或對手推向另一個高峰。
17.互聯網環境里,事情往往不會朝著它本來的方向發展,當初積極呼吁全民普及互聯網的精英,終究被他們自己的主張反噬了。
18.客觀的人其實并不理性,因為你如果足夠理性,就知道應該在什么時候保持主觀的樸素、什么時候弘揚客觀的真實。
19.絕大多數商業創新,都有一種中國特色:突發于邊緣、生長于陽光來不及照耀的地方,某天突然出現在大眾視野時,會出現相互交織的多種場景。
20.共享經濟的價值在于,擁有閑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將資源使用權有償讓渡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通過分享他人的閑置資源創造價值,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零邊際成本。
21.在優先發展經濟這個普遍共識下,對社會問題采取在發展中解決的態度,以至于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了忽視頑瘴痼疾。
22.從未來看,經濟與技術的邊界意識會越來越淡薄,商業系統會越來越龐大,技術變革引發的市場巨浪,會裹挾這個時代的所有人。
23.如果說前二十年中國的制造業世界領先是因為中國人勤奮,那后二十年的移動互聯網,就是上天賜給中國人轉型最佳的禮物。
24.過去幾百年漫長的時間里,社會進步總是依靠人文學科的思想突破來引領發展,短短幾十年,科技走在了哲學家與思想家的前面,某種意義上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不安全感,傳統陣營里的認知似乎已經不適應產業變革的新需求,旋即將這種不信任,轉化成了偏見。
25.人們更愿意相信有錢人家的后代都是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這樣更能滿足普通人對富不過三代的極致渴望,以及對寒門逆襲的瘋狂推崇。
26.不要用顯微鏡和擴音器去批判二代們的失敗,創業精神的傳承是基業長青的重要保障,新老交替是推動商業進步的重要力量,企業傳承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過程。
27.擁有優質的教育背景和廣闊的全球視野,熱情地接受一切新鮮的事物,與父輩相比,二代更具備企業家精神。
28.如果把“抄襲”換成“將國外的先進科技進行商業化轉換和民用化普及”,是不是更順眼一些?
29.曾經的青年才俊一旦選擇褪去光環,卷土重來,創造力或破壞力都會成倍增加。
30.牌局上從來沒有永遠的莊家,正如商業上沒有不衰的產品。
31.好在經濟學相信,這世上的人們會在自己的各種需要、各種享受、各種代價之間,作出理智的權衡。
32.歷史總是在輪回中校準,企業生態的裂變屬于時代的選擇,沒有市場作為反饋機制,臃腫的國有企業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化的要求。
33.數據統計的肌理與普通人的觸覺是失溫的,大家并不能從數據中感受到任何向好的情緒,更多的是在數據中迷茫焦慮。
34.良性的商業運轉思維從不相信風口論,能任何基業長青的力量,都一定是長期主義的踐行者。
35.大環境失去了確定性的承諾、喪失了形而上學的擔保,對抗烏卡時代最好的辦法,應該是關注個體生命的苦難和面臨的現實境況,而不是把社會想象成一個宏大的棋盤。
36.時代的風往哪里刮,資本的草就朝哪里倒。
37.未來走向何方,取決于企業家如何與時代相處。
38.民眾啟蒙和近代化覺醒最大的貢獻就在于,國貨運動摒棄了盲目排外的愚昧,在意識、思想、行為、方式上開始逐步遵循現代商業規則,有傾斜、有偏頗,但沒有極端和魯莽,更沒有打著愛國旗號對同胞肆意妄為的群體事件。
39.真正的好品牌應該不用再強調自己是“國貨之光”,因為符合全人類對于真、善、美需求的好產品,自己就會發光。
40.倒爺在一定程度上沖破舊思潮、覺醒商業意識,讓“交易創造財富”的觀念深入人心,打破了當時體制推崇的經濟學原理,可能這就是設計師大力提倡的解放思想,以及用實踐檢驗真理的鮮活案例吧。
商業記錄者景先生
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