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閩南拍胸舞,這一獨特的舞蹈形式,很早之前就引起了我的關注。
最初,我被舞者的頭飾所吸引。其造型猶如蛇頭,讓人不禁聯想到蛇崇拜的遺俗。許多人因此認為拍胸舞與古閩越族有著深厚的聯系。對此,我雖不完全贊同,但也不能否認其中蘊含的文化淵源。無論是頭飾、衣著,還是其舞姿,確實有著濃濃的原始氣質,很像是一種部落時期的風格。或許,稱之為古閩遺風,更為妥切。
關于拍胸舞的起源,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它與慶祝豐收有關。福建的稻作歷史極為悠久,將拍胸舞與慶祝豐收相聯系,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我認為這種聯系可能更多是后來文化融合的結果。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拍胸舞的歷史淵源,可能會發現它與古戰舞(如用于獵神祭、祖靈祭等)有著更為緊密的聯系。如新西蘭毛利人的古戰舞便與拍胸舞在動作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隨著農耕文化的興起,這種古戰舞很可能會逐漸轉型為慶祝豐收的娛樂性舞蹈,但其原始的血性和彪悍氣質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
在了解漳州華安巖畫的過程中,我曾看到一些涉及原始舞蹈的巖畫造型。這些巖畫中的舞蹈形象同樣與拍胸舞在某些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不禁讓我思考,兩者之間是否同樣存在著某種內在的聯系?
“拍胸舞”是否就是漳州華安巖畫中的“古戰舞”?
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我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更多歷史證據的發掘,我們終將能夠揭開這一文化謎團的面紗。
在此,我誠摯地邀請讀者們一起留言探討這個有趣的話題。讓我們共同揭開拍胸舞背后的文化秘密,感受這一古老舞蹈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
圖片源自《旅游華安》公眾號
作者簡介:林鴻東,鷺客社創辦人,福州大學當代閩臺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歡迎關注鷺客社,投稿聯系微信號:DONGE110
本篇圖文均為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群發給你的朋友,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后臺申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