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燒烤,又火了!
據媒體報道,清明期間,很多燒烤門店前都排起了長隊,工作人員從早忙到晚串肉、串菜,依然供不應求。
這股熱潮背后,顯示出了燒烤巨大的市場活力,但也引發了業內人士對于燒烤供應鏈的思考。
01
淄博又火了!
去年3月,淄博因燒烤爆火,但隨著客流量的下降,“涼了”、“短暫網紅”等質疑聲也不斷傳出。
然而今年清明假期,不被看好的淄博,不僅沒熄火,人流還不降反增。
“以為去年就火到頭了……”,沒想到假期剛開始直接進入“人從眾”模式。
人來了,燒烤店也開始加班加點忙活,連烤串小哥都被“熏黑”了,不少網友在線表示“又心疼又好笑”。
清明期間,不少門店從早上10點半要一直忙到晚上十二點左右,每天要賣出去600-700斤肉,部分門店的翻臺率在6次/天。
烤不完,根本烤不完,這是不少燒烤店老板近期的心聲。
據媒體現場報道,走進八大局市場,里面擠滿了前來打卡的游客,基本上以年輕人為主,一些熱門店鋪前一直排長隊。
淄博燒烤店家甚至重新定義“商戰”,別的地方商戰是互相“捅刀子”,淄博的商戰則是忙到紛紛把上門的客人往競爭對手那送。
主打一個累死自己之前先累死同行,被問哪家燒烤好吃,連忙安利別家:他家的更好吃!
美團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淄博文旅訂單量(含景區、住宿、交通等)同比增長超130%,除本地用戶外,還有來自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多地的用戶選擇在假期前往。此外,3月以來,截至4月8日,淄博“賞花踏青”搜索熱度環比增長超17倍。
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2024年清明假期,淄博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58%,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8倍。
與此同時,“淄博去年只是預熱”“淄博公交也卷起來了”“淄博燒烤老板們互相送客人”等相關話題持續在短視頻上發酵,引發大量關注。
淄博燒烤,又火了!
02
燒烤賽道,3000多億的龐大市場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淄博復烤”順勢為這把“煙火氣”又添了一把熱度,正式拉開了2024年燒烤旺季的序幕。在巨大流量紅利的推動之下,燒烤品類的消費需求得以快速釋放,并帶動了各地的燒烤經濟,燒烤品類的發展被進一步提速。
其實燒烤行業在我國有著相當長的歷史,且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特色燒烤。如“萬物皆可燒烤”的錦州燒烤;調料簡單、吃法粗獷豪邁的新疆燒烤;論把賣、按把烤、一把吃的宜賓把把燒;主打炭烤生蠔的湛江燒烤;以及去年以來憑借“小蔥蘸醬+卷餅”火速出圈的淄博燒烤……
如今的燒烤行業已經成為餐飲業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且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市場規模,近年來呈現出不斷升溫的趨勢。
紅餐大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燒烤市場規模突破2300億元,預計2024年將接近3000億。
顯然,在濃濃的煙火氣背后,展現的是燒烤千億級的市場規模。
目前,燒烤店已經遍布全國,從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同時,燒烤行業也不再是單一的傳統燒烤,而是集合了各地不同風味的烤串、烤魚、烤肉等多種燒烤產品,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燒烤行業也突出了極強的社交屬性,并且開始注重環保和健康飲食,采用更健康的食材和烤制方式,滿足了現代人的健康需求。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燒烤行業作為一種時尚休閑的餐飲形式,將會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03
供應鏈,為何一直是燒烤行業難解之“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燒烤品類的市場規模一直在持續增長,但其連鎖化程度依然偏低。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門店數在5家以下的燒烤品牌占了24.3%,門店數在5~50家的品牌數占比最高,達到了60.7%,而門店數在50家以上的品牌占比僅有15%。
從近兩年半的燒烤品牌門店區間占比分布來看,小型連鎖品牌依然是燒烤賽道的主流玩家,中大型的連鎖品牌較少。
作為燒烤的最大細分賽道,烤串品類的連鎖化和規模化程度相對低,至今沒有一個品牌突破千家門店。
據紅餐大數據,截至2023年8月25日,門店數最多的烤串品牌是串意十足,為560余家門店。總門店數排在第二位的是木屋燒烤,截至2023年8月25日,其門店數達到了210余家。
由此可見,烤串品牌的規模化程度相對低,這與烤串供應鏈標準化難度大、第三方供應鏈企業參與程度低存在一定的關系。
首先,目前穿串環節尚未完全脫離人工,即使在中央工廠,“穿串”環節目前也無法完全使用機器替代人工,標準化程度低。
對于品質要求較高的工廠目前只能采用人工方式穿串,穿串環節難以實現規模效應,食材供應商缺乏將食材串好售賣給燒烤店的動力。
其次,烤串供應鏈規模不經濟,第三方供應鏈企業參與度偏低。
一方面,烤串的食材種類多樣,穿串難度高,并且烤串對于食材的精細度要求亦相對高。
另一方面,單一食材的加工速度快、規模大,產品利潤空間相對大,第三方供應鏈企業則傾向于按照食材品類劃分流水線以提高生產效率。
另外,由于燒烤行業本身的產品差異化空間較小,食材的品質和腌制、烤制秘方是產品差異化的主要抓手,當前很多品牌選擇自行腌制,在此背景之下,供應商在烤串食材腌制環節的參與程度不高。
然而,近年來連鎖燒烤品牌迎來資本化進程加速,不少燒烤品牌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木屋燒烤最早獲得A輪融資,2014年便與天圖資本簽署投資協議,融資金額1億元。近幾年同樣完成近億元級別融資級別的還有很久以前羊肉串和豐茂烤串,分別于2020年6月完成近1億元B輪融資和2020年9月獲得番茄資本近1億元投資。
2023年11月2日,主打火鍋燒烤食材的鍋圈食正式登陸港交所,現已經成長為家庭食材的龍頭企業代表,正在不斷加強產能建設。
2024年2月26日,夸父炸串宣布完成B輪融資,此輪融資過后,夸父炸串累計融資額度已高達5億,成為炸串賽道頭部玩家。
燒烤連鎖品牌的崛起是必然趨勢,這一進程必然會依賴于供應鏈的緊密配合。然而對于燒烤行業而言,供應鏈之“痛”一直都存在。烤燒品牌與上游食材供應鏈之間難以找到較好的合作利益點,導致二者耦合度不高,限制了品類的品牌化、規模化發展。
不僅如此,燒烤供應鏈目前尚且沒有特別成熟的企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面對龐大的需求端,供應端還顯得捉襟見肘。
正規的、連鎖的、規模化的甚至自建供應鏈的燒烤店/燒烤品牌,成本遠高于路邊攤和小店,這也是市場矛盾點所在。
同時從另一個角度看,在資本助推下,快速發展的燒烤餐飲實際上對供應鏈存在著巨大的需求,能否抓住這個市場需求是挑戰,恰恰也是機遇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