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無小事,用藥需謹慎。
氫化潑尼松注射液的說明書明確指出“10-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
后續的補充通知表示,由于助溶劑的改進,30-40mg氫化潑尼松注射液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也是可以的。
但,未提及0.9%氯化鈉注射液。
然而,我所了解到的情況是,臨床上絕大多數的溶媒卻是鹽,非糖。調取某一時間段的溶媒鹽糖比約為22:1。
現在,我周邊的藥師已無力介入。
謝丹等曾指出氫化潑尼松注射液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中為溶媒選擇不合理[1]。然而,通知醫生后,醫生以“患者有糖尿病史”沒有修改醫囑。
原因無外乎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上面提到的“患者有糖尿病史”。其實這也有解決方案,就是在葡萄糖里加入適量的胰島素來“兌沖”;另一個便是醫生的“用藥習慣”。
我們來反推一下,廠家難道不知道鹽也是常用(或者更常用)的溶媒嗎?如果說明書中加上鹽的用法豈不有利于自己產品更廣泛 地 使用?所以推測 ,在前期的穩定性或相容性試驗上,氫化潑尼松注射液與氯化鈉注射液有“問題”,但又不便向外人道罷了。
但是,臨床上如此大規模的使用促使我想驗證三件事:
1、用鹽做溶媒的穩定性。有條件的小伙伴可以做一下,涉及的內容不多。
2、用鹽做溶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糖做溶媒的比較。手頭有10例氫化潑尼松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均以氯化鈉注射液為溶媒,但在這種“高鹽糖比”的大環境下,似乎 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你有沒有可靠的對照數據呢?
3、療效比較。這個貌似比較起來有點費事了。
如果在這三個方面以鹽為溶媒均不劣于以糖為溶媒,那就用唄,敞開用大大的用;如果劣于后者,那就打住!
在有數據支持之前,個人仍不推薦氯化鈉注射液作為氫化潑尼松注射液的溶媒。
參考資料
1 謝丹. 37例住院患者靜脈藥物溶媒選擇不合理原因分析[J]. 抗感染藥學, 2016, 13 (02): 294-297+312.
祝您健康用藥,用藥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