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李雪健就開始擔任主演,尤其是在1985年的時候,31歲的李雪健在影片《剛銼將軍》中飾演將軍李力,他把這個角色從30歲演到了60歲,成為了那個時代電影最美好的一張名片。
2024年,李雪健已經70歲了,年近古稀的他依舊在拍戲,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只要有他的每一場戲都認真對待。
低調做人,踏實演戲,在浮躁的娛樂圈太難做到了,已經是老藝術家的他從來沒有什么架子,保證每場戲還沒開拍就早已進入角色 ,甚至提前就自己開始練習角色的動作,早早的揣摩角色的心理,爭取每場戲都一步到位。
李雪健將一生奉獻給了中國電影和影視行業,從業四十多年來他一直兢兢業業,塑造了無數經典角色,拿過很多獎項,光環加身、榮耀無數。無論是“國家一級演員”的稱號,還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稱號都是當之無愧的。
在演戲上孜孜不倦追求新高度的李雪健也有自己的困惱。
多年來李雪健自己的私生活是非常低調,他的兒子李亙也在娛樂圈里發展,是一位導演、編劇。
今年兒子已經37歲了,卻一直沒有成家......
李雪健是地地道道的山東農民孩子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如今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著名演藝藝術家的李雪健老師。
其實并不是一個科班學習表演出身的演員,他是地地道道的山東農民的孩子。
1954年2月20日出生在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從小就在山東長大,一直到11歲的時候跟著父親去到了貴州三線支邊。
他走上演員這條路還是在19歲應征入伍考入了空政文工團,靠著自己的勤奮、努力和他自己都覺得有些欠缺的天賦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話劇演員。
1980年,26歲的李雪健出演了自己第一部熒幕作品《天山行》,隨后還憑借話劇《九·一三事件》奪得首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這是中國戲劇屆的最高獎項,而且李雪健獲得的還是首屆的獎項更是意義非凡。
之后李雪健接連出演了眾多佳作:《鋼銼將軍》、《大偵探》、《焦裕祿》、《渴望》、《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水滸傳》、《荊軻刺秦王》等等作品塑造了眾多生動鮮活的藝術形象,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1983年,李雪健在空政文工團時遇到了自己的愛情,也是如今的妻子于海丹。
兩人都是文工團的演員,于海丹比李雪健小了3歲,兩人一直十分恩愛。
結婚4年后,33歲的李雪健終于是當上了爸爸,夫婦兩人在北京迎來了兒子李亙。
有了兒子之后李雪健轉業到了中央實驗話劇院,家庭幸福的同時他也更加感覺自己肩上的重擔,那段時間他的作品中總是給人一種洋溢著幸福的感覺。
事業上高歌猛進,拿下不少獎項的李雪健不斷在追求演技的突破,他十分注重自身素養的提升。家里妻子都為他打理的很好,他也是一直十分感謝妻子。
因為是農民的孩子,李雪健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腳踏實地,多年從業他一直崇德尚藝,執著追求,逐漸形成“含蓄、真誠、淳厚、樸實”的表演風格。
不過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厄運找上我們的時候總是那么不講道理。
抗癌24年,他的聲音支離破碎但依舊堅持拍戲
2000年,在《中國軌道》片場拍戲的時候李雪健被查出患了鼻咽癌,他的第一反應不是立即去接受治療。
反而是找到導演,跟他商量說:
“能不能把我的戲往前趕一趕。”他說,如果因為自己而把這部戲給毀了,就讓所有劇組人員付出的努力打了水漂,“對于一個演員來說就是臭名百年。”
被確診患上鼻咽癌時他已經是中期了,當時的醫療條件背景下,患上癌癥無疑是宣告了死期。
在之后的抗癌歲月里,李雪健其實一直經歷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就會惡化,也不知道這樣日子哪天是個頭。
回憶起最初的治療過程,他說:
“因為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的脖子里面開始爛了,但不能長,否則前面的治療全部作廢。這是放療,到了化療階段,每天一動都不能動,當時那種感覺,就像我們到飯館吃魚,店家撈條魚讓你看看,活蹦亂跳的,然后當著你的面把它摔死——我當時的感覺就像那條被摔的魚。”
如今,醫生告訴他說已經“摘帽”了,而李雪健也發現,這場大病改變了自己以前的很多惡習。遭受了巨大的肉體和精神痛苦,一度心冷絕望。
治療了兩年之后,醫生對李雪健說適當參加一些工作對恢復有好處。之后他才開始演戲。
一直到2012年,醫生才開玩笑的說:
“我現在給你摘帽了!”
意思是李雪健不是病人了。
從那之后,李雪健更加用心的對待每一場戲,不管是什么樣的角色他都異常的珍惜,他說:
“我已經是很幸運的人了,我的人生走到現在,我只有兩個字:珍惜。”
雖然摘帽了,但治療的過程中早已經把他正常的一些咽喉功能給殺死了。
他的大部分唾液腺細胞受損,因此無法分泌足夠的唾液。
這讓他必須常年帶著一個水杯,隔上一會兒就要抿一小口,不然整個口腔就會火燒火燎、干澀異常。
之后他的聲帶也因此受損,聲音支離破碎。
很多人在今天都還會感到很奇怪,為什么李雪健的聲音條件都已經這樣了不給配一個配音演員?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其實更合適:
為什么李雪健聲音條件都這樣了,還要堅持自己說臺詞?努力用自己的原聲?
隨著年紀的增長,他的聽力也嚴重受損,所以近些年他很少接受采訪或者專訪。但他一直以一個普通演員的標準要求著自己。
李雪健老師出演的電影《流浪地球3》都已經拍到2027年的檔期了,在這之前他都會繼續堅持出演作品!
今年已經是李雪健確證癌癥的第24個年頭了,他依舊堅強的活著,還在用自己的身軀弘揚著中國電影的精神。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兒子的婚姻成了他的心病
李雪健和妻子于海丹的兒子今年也已經老大不小了,依然未婚單身。抗癌成功的李雪健,卻為兒子的婚戀愁白了頭……
其實兒子李亙從小一直十分懂事,但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有的時候孩子太過于老實本分,在感情方面就容易吃虧,尤其是找老婆這方面。
李雪健確診患上癌癥的時候,李亙才13歲,在別的孩子都享受著父母寵愛的時候,他只能獨來獨往。
母親為了照顧化療的父親長時間住在醫院,當時正處于青春期的李亙從來沒有給父母添過亂,而且在校成績一直不錯。
因為父親一直十分低調,他也很少在公眾視野露面。
2005年李亙高中畢業,成績優秀的他進入了北京語言大學日語系學習。
在大學里,李亙也是十分踏實肯干,加上他學習成績十分不錯,大二的時候獲得了一個日本東京留學交換生的名額。
從北京語言大學畢業之后,李亙又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
在導演系讀研,3年之后獲得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學位。哪一年他拍攝了自己人生中首個短片。
很多人可能會想,李亙作為李雪健的兒子,進入影視圈發展肯定是一個關系戶,很快就會有很多作品成名。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他從來不依仗自己父親的名聲去為所欲為,反而十分擔心別人因為自己父親的原因找上自己。
作為一個新人導演,李亙的路還很遠,一直到2022年,他才正式在圈子里展露頭角。
2022年3月11日,李亙執導的愛情電影《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在內地上映。
電影的故事就是李亙大二時獲得交換生名額,在日本留學一年的故事改編的。
電影的藝術成分很高,獲得了六個個影視類獎項的提名,斬獲了 第17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處女作獎、2022-2023年度電影頻道M榜暨中國電影大數據盛典年度新銳導演獎。
作為父親李雪健看著兒子來之不易的成績也十分欣慰,但他替兒子驕傲的同時,也十分擔憂他的婚姻問題。
李雪健也是吃苦的一代人,以前他的父親就怕兒子沒有自己的事業,現在李雪健就擔心兒子太過于專注自己的事業。
李亙是他的兒子,性格和想法他再清楚不過了。要是這小子事業有很大的前景,要指望他早點結婚就更難了。
2024年4月,李雪健都已經過完70歲的生日了,他的心情并不十分愉快,因為他的兒子李亙仍然單身,尚未找到自己的伴侶。
最近幾年,李雪健對兒子的婚姻問題變得越來越焦慮。
作為一個父親,他當然希望兒子愛情和事業雙豐收,但37歲的李亙并沒有什么危機感。
如今兒子的婚姻問題,真的已經成為了李雪健的一塊心病了。
在妻子的陪伴下,李雪健成功戰勝了癌癥,健康地活了24年,創造了一個奇跡般的生命,也展現了真摯的愛情。
他也知道孩子從小沒有怎么讓他操過心,他內心其實也有愧疚,所以李雪健有的時候也不會過于催促兒子。
不過近幾年他是真的心急了,尤其是邁過了70歲這個門檻之后。
現在的他并不急于看到兒子在事業上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期待他能早日戀愛、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并讓他成為一個爺爺。
這種家庭的完整對于李雪健來說,比任何事業上的成功都更重要和珍貴......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