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音樂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常龍飛的專題講座《軍事題材民族歌劇與強軍文化——基于部隊文藝工作的思考》在中國音樂學院成功開講,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次講座深入剖析了軍事題材民族歌劇與強軍文化的密切聯系和相互影響,令在場的師生深感收獲滿滿。
講座中,常龍飛博士深入剖析了軍事題材民族歌劇在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革命戰爭時期,民族歌劇在黨的文藝思想的指導下應運而生,成為了傳播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重要載體。這種歌劇形式以鮮明的藝術形象和崇高的藝術審美價值,賦予了民族歌劇恒久的魅力。
常龍飛博士還從自己的實踐經驗出發,探討了軍事題材民族歌劇如何與時俱進地講好新時代的英雄故事,繁榮發展強軍文化。她強調,作為國音學子,她在部隊文藝工作中錘煉多年,深知民族音樂與軍事文化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她的講座為聽眾揭示了一條教研之路,這條道路既包含了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也包含了對新時代軍事文化的創新。
常龍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軍事文藝創演系副教授,全軍軍事人力資源專業水平評價專家。她也是中國音樂學院2021級的博士研究生。常龍飛自本科至博士研究生階段均就讀于中國音樂學院,本科及博士學習期間導師為音樂學家、教育家趙曉楠教授,碩士學習期間導師為中國音樂學院原院長,音樂學家、作曲家樊祖蔭教授。在博士學習階段,她獲得了學業獎學金特等獎1次,一等獎1次,新生獎學金一等獎1次。
常龍飛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任教期間,主要從事軍旅音樂理論和民族音樂理論教研工作,教授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個教學層次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民族聲樂表演藝術研究》《民族音樂學視野中的多元文化》《中國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視唱練耳》等課程;她任教的課程《視唱練耳》被評為國防大學精品課程;《軍旅歌曲創作》被評為國防大學軍事職業教育優質在線課程;《民族民間音樂》被評為解放軍藝術學院優質課程。她還榮立全軍三等功1次,并榮獲全軍“四有”文職優秀人員獎章。
在學術領域,常龍飛博士的成就也十分突出。她曾獲解放軍藝術學院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獲國防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第十七屆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二等獎;獲解放軍藝術學院首屆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獲中國軍事文化論壇征文評獎三等獎等多個獎項。她主持和參與多個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研究,在《國防大學學報》和《人民音樂》《音樂創作》《中國音樂》等音樂類核心期刊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
講座現場的氣氛熱烈而莊重,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常龍飛博士的講述,不時發出由衷的贊嘆。講座結束后,許多學生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常博士的敬佩之情。
常龍飛博士的講座不僅是一次學術分享,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她的講解不僅深入淺出,而且富有激情,讓聽眾能夠感受到民族歌劇與強軍文化的緊密聯系,以及音樂在其中所承載的歷史重量和文化價值。她的研究和實踐展示了如何通過音樂教育和文藝創作來傳承和發展紅色血脈,讓新時代的英雄故事在歌聲中流傳,進而繁榮發展強軍文化。
通過這次講座,常龍飛博士不僅豐富了師生們的學術視野,更激發了大家對于音樂與文化、歷史與現實關系的思考。她的講座是對中國民族歌劇和軍事文化的一次深刻解讀,也是對音樂教育和文化傳承的一次有力宣言。在中國音樂學術界,這樣的講座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展示了學者的深厚學術功底,更體現了音樂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文化傳播工具,對于塑造國家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