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辰。我教各位伙伴一句話,用來跟客戶交流的時候,無論客戶怎么拒絕我們,就從這句話開始引導保險觀念。
1
這句話就是: 正是因為如此, 您才需要買這份保險。
如果能做到運用地融會貫通,運動得特別地靈活,就需要我們充分地了解保險的意義與功能。
你會發現客戶常常拒絕的問題,恰恰就是他需要買保險的理由。
為什么呢?
因為保險對一般人來講,首先是收入的保障。
一個工薪階層,一個月賺三千塊錢,一年賺三萬六。如果他離開這個世界,家里就少了三萬六,如果買了十萬保額的保險,就相當于擁有了三年的收入。
對于小康人家來講, 保險不僅僅是收入的保障,還是財產的保障。
也許我們為了改善居住環境貸款買了房子,如果我們突然離開這個世界,還不上貸款,房子就會被銀行收回。
所以我們應該按照負債的額度買份對應的保險,如果離開了這個世界,保險公司賠的這筆保險金,就可以用來一次性還上房貸,給家屬留住房產。
對于富裕人士、成功人士來講, 保險不僅是收入的保障、財產的保障,更是生命價值的保障。
因為真正的成功人士就是運用他的能力,運用他的資本,運用他的時間,創造了更多的財富,而人生最不確定的就是時間。
買了高額的保險就能做到:當有足夠的時間,成功人士會創造自己的財富;如果沒有時間,保險公司賠償的巨額賠款,也等于延續了他的能力。
2
保險還有保全事業的功能,就是說,有許多合伙的公司,如果你的合伙人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家屬如果參與經營,也許會毀掉整個公司。
所以股東之間互保,如果有的股東離開這個世界就把一筆高額的賠款交給家屬買斷股權,確保我們的事業可以按照原來的意愿繼續進行。
保險可以幫助我們準備年老時候的生活保障,讓我們養老無憂,自由自在,不用看子女的臉色。
也可以儲備高水平的醫療費用,讓我們在晚年生病的時候不拖累家庭,有足夠的金錢可以住最好的病房。
保險甚至可以準備好我們將來離開世界時的喪葬費用。
其實保險的作用就是"錢",你想明白了就這么簡單。
這兩天網絡上流行的保險臺詞就是:
保險只做兩件事,保住你賺的錢,保住賺錢的人。
所以我們今天談論的話題就是“保險到底都保什么?有什么用?”
我們可以說:
保險可以保全財產; 保險可以幫助養成強制儲蓄的習慣。
保險的缺點是中途退保有損失,優點是因為損失太大,所以舍不得退就堅持住了。
保險可以保障債務的清償,做到”人死帳不空“,讓我們的家族在當地永遠有尊嚴、有信譽。
保險還有保單抵押的功能,保單貸款在未來會幫助我們解決很多重要的問題,把握投資機會,作為應急的現金保障等等。
3
保險最大的魅力就是"平時是死錢,關鍵時刻是活錢";而銀行存款"平時是活錢,關鍵時刻余額不足"。
我們的股票,在不該漲的時候漲得挺好,當我們最需要的時候,也許跌得很慘,退出來也是損失巨大。
從理財的視角來看就是把保險、儲蓄和投資完美地結合。
所以說錢有個特點:
跟人見了,錢就不見了。
跟人見的頻率越高,錢損失得就越大;
被自己見的頻率越高,花掉的可能性就越大;
被別人見的頻率越高,丟掉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說理財遵循一個原則——不見不散。
而保險最大的魅力就是 "輕易不能見,關鍵時刻一定在"。
我們最容易見的錢是口袋里的,沒事兒就花光了;
其次容易見的錢就是銀行里的,關鍵時刻也取出來用光;
最容易見的錢就是股市里的錢,因為自己可以隨便買賣,隨便操縱,結果操作不當也會損失巨大;
最不容易見的錢,其實就在保險公司里,平時退保有損失,因為損失大所以舍不得退,我們就堅持繼續交續期,但關鍵時刻一旦出險,保險公司會按照保額進行賠付,三萬也許能變三十萬,三十萬也許能變三百萬,這就是保險最大的魅力——它的倍數效應,它的杠桿效應。
所以,我們今天講理財的金律就是——不見不散。
把我們的錢分配好,該見的見,不該見的絕不輕易見。這樣就能確保在關鍵時刻一定有我們需要的錢。
4
我們用一道小學數學題(水池子問題)證明一個話題:保險不是買不買的問題,而是怎么買的問題;有錢多買,沒錢少買,不能不買。這就如同水池子的閥門,這閥門不能不裝,你不裝的結果,水早晚都會漏光。
既然保險一定得買,那么買多少保險合適呢?
總有人問我說:"王老師,買多少重大疾病保險合適呢?"我總是愿意這樣反問他,說:"我們這一輩子,只死一次對不對?人這輩子,如果患大病也只得這一次病對不對?如果死的時候病的時候保險公司賠我們一筆錢,您說給多少合適呢?"
我相信所有人都會說:"越多越好。"
我們前面說過:保險也是錢,給錢當然越多越好。我們前面還說過:保險是存錢,不是花錢。那我要問各位朋友:"如果讓你存錢,你希望存多少呢?"
答案是:"越多越好。"
其實保單就相當于存單,本質都是有價單證。如果我們問一個人說:"你應該有多少個存折呢?"他也希望是越多越好,反正每個存折里都有錢,錢不怕多。
當然,我們不鼓勵客戶過度購買保險,什么叫過度呢?就是繳納保費形成了經濟上的壓力。如果我們的錢在哪兒都是存,多存點保險,圖一個倍數,當然沒錯。
5
但到底該怎么買保險,我們還是要有個套路,今天我跟各位講:人生應該擁有七種保單。每種保單的張數就像存折并不限制。
1. 走上工作崗位,孝敬父母買的保險。
剛畢業的年輕人,買個十萬二十萬保額,受益人寫父母,萬一不幸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是一筆孝順金。當然到了三十歲還不結婚,買到一百萬幾百萬保額,給父母做受益人也是可以的。
2. 結婚成家之后的夫妻互保。
無論哪個人先走,給對方留一筆錢,不枉相愛一場,這個也不限張數。
3. 增添子女之后,為可愛的孩子投保未來。
我們首先需要買的是健康保險,因為小孩子患病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然后是重大疾病保險、教育年金保險、養老金保險。如果再有更多余的錢就可以給孩子買許多理財險,權當給孩子留下一套套房子,也可以算是一個現金企業。
4. 保住我們賺錢的能力。
人到三十以后,理財比賺錢更重要,最重要的錢就是我們自己。保住我們賺錢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們為了家人更為了自己,要不斷地完善保障,提高自己的身價,做到永遠保值增值,這是我們對家人真正愛的表現。
5. 養老金的儲備
不要讓自己的晚年成為家人的負擔,讓我們自由自在地享受晚年的天倫之樂。
6. 遺產規劃
當我們到了一定年紀的時候,有了足夠的金錢,就要思考:怎么把這筆錢留給孩子更好一點,不要變成負擔,變成債務。我們倡導"留愛不留債",用保險這種資產規劃的方法,讓我們留給孩子的錢,避免交未來可能擁有的遺產稅。
7. 慈善捐贈
反正我們早晚會離開這個世界,在我們走的時候讓保險公司多賠一筆錢,把它變成一個獎學金、一個希望小學、捐助個養老院,延續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永遠活在更多人的心中。
6
其實買不買保險,剛才說的這幾條,歸根結底都跟我們的愛有關系。愛自己、愛家人、愛別人,只要我們真的有愛,就會有保險的存在。
所以說保險就是 “為愛而保、讓愛永恒”; 只要人間有愛,保險就會存在; 只要保險存在,人間就會有愛。
到底買不買保險? 關鍵看我們到底有多少愛, 是否真的愛自己、愛家人、愛妻子、愛孩子, 甚至擁有大愛——可以愛這個社會, 愛別人,愛蕓蕓眾生。
今天就講到這里,謝謝各位。
重要提示:
【總編:嚴越】
二維碼是報名通道
關注王辰老師的視頻號
不錯過每一場 難得的直播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