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西大學東校區求真樓109教室,上了一堂別具一格的開放課。課堂主題是:“空間規劃的另類思考——《鄉村撞見ChatGPT》首發首講”。
《鄉村撞見ChatGPT》作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國土空間規劃課程教材,從工廠新鮮出爐就被出版社送進課堂,隨行的有作者唐紅芳女士及書里的相關人士。給學生發放完書后,大家圍繞課堂主題,就書的內容與空間規劃與學生做了分享交流。
主講老師賈寧鳳教授介紹了推薦這本書作為教材的初衷,希望“變課程為課題,變講臺為平臺”,選題策劃人李慧平感慨賈老師探索這種開放創新課堂模式是學生之幸,她講了這本書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新技術的沖擊帶來的啟迪和思考,以及隨著社會發展,空間規劃功能不斷變化,變成去中心化及多中心化等。作者唐紅芳女士說到書中的小森農院及相關思考,諸如“人生是曠野、不是軌跡”“情懷是生產力,情緒是感染力”等。曾任發展導報社社長的胡向澤先生,講了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及學生課題的確定等。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石艷霞老師說,關注本書,源于賈寧鳳教授的“只想做一點小事,由內而外,由微而眾,由下而上……”她從虛實空間迭代、知識和精神交互等方面提請大家思考空間價值。
學生也做了積極互動,談到之前說到空間規劃,會想到實體空間,現在延伸到了虛擬空間等。
兩小時的課不知不覺就結束了,大家意猶未盡,別開生面的課堂,書為支點,引發相關討論與思考,深入拓展課堂的內容,取得良好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