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通報處理了該校教師鄭某,取消了她帶研究生的資格,從副教授七級降到講師十級,接下來紀委還要調查。
讓人吃驚的是,在學生pdf舉報文件的“學閥”,還只是一位副教授。平常她讓學生幫忙接小孩、訂酒店、開車接送朋友,把學生當家丁一樣使喚。
這些事超出了師生關系的范疇,但是最重要的一條,還是她克扣研究生津貼,應該發給學生的錢沒發。
這一點和上次華農的舉報事件一樣。那次學生列舉了老師很多可怕的行為,包括鼓勵學生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抄襲,但是最重要的一條,其實也是克扣學生的補貼。
理工科的教授有時候能夠申請到大項目,有很多經費,所以學生經常稱導師為“老板”,至少二十年前就開始了。
我記得研一住在大運村的時候,室友就喊他的導師為老板。但是他沒有一點抱怨,而是面帶幸福的微笑,因為導師會給他發錢,在規定的補貼之外,他的勞動是有報酬的。
這幾乎是普遍現象:一個理工科教授,就相當于一個公司,一年可能有幾百萬經費(多的可能是幾千萬),如何把這些錢花出去?現在財務管理嚴格,光是報銷填表,就需要專人來做。
所以,有人負責行政,有人負責財務,甚至有人負責采買,開車接待外面的專家也是正常的。這些都讓“老板”干,肯定干不下來。
但是這些工作,都應該發工資。一般來說,學生會默認自己是廉價勞動力,比市場上的工資肯定要低一些,但是對學生來說算是幸福了。
這兩次學生舉報事件,都是因為老師克扣津貼。很有可能這種津貼本來就是學校規定要發放的,并不屬于工作報酬。連津貼都要克扣,大概率那些勞動也是白干。
這樣學生不但是免費勞動力,而且被剝削到極致。學生交出了自己的人格,甚至幫老師做家務,而自己卻受到“雙重羞辱”——最終導致了反抗。
坦白說,這樣的老師很難理解,甚至是病態的。合理的解釋可能是,他們自己就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也曾是學術食物鏈的底端,現在上升了,也就抓住機會來剝削學生,把自己的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寫出這幾個字我自己都吃了一驚。但是這可能就是一部分老師的心理狀態,沒有理想和學術追求,而是把自己作為一個公司和經營單位來看待。
他們能夠這樣剝削,因為老師和學生是一種特殊的權力關系,導師不簽字,學生甚至連答辯的機會都沒有。成都某高校,一位博士生就曾因為陷入這種困局自殺,
這樣,導師就擁有了對學生生命的統治權,黑暗的事情總難避免。可以說,某種程度上,學校比職場要殘酷得多,因為環境越封閉,就越鼓勵這種權力關系。
接下來我就又要冒著被罵的危險,夸一下美國的大學了。像哥大這樣的地方,教授的辦公室要做到開放,不能關門和學生談話,這就是在制度上強制“公開”,讓暗箱難以形成。
這種文化,最終有益于形成一種接近平等的師生關系。即便是有全球聲譽的教授,學生也是直呼其名,不會站起來為他讓座,更沒有學生給老師端茶倒水。
這樣的教授,其實更讓人羨慕:生活在單純的環境中,不壓迫別人,也就不在那種權力關系中,自己也獲得了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