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岳陽縣人民法院公田法庭成功調解一起長達八年的勞務合同糾紛,切實解決了轄區群眾的煩心事,將矛盾化解在了基層。
案情回顧
彭某系殘疾人士。2014年,彭某經熟人介紹,前往許某的私人作坊從事加工生產工作。2015年結算工資時,許某以暫時沒錢為由向彭某出具欠條,載明拖欠彭某工資共計兩萬余元。此后八年,彭某多次向許某討要勞務工資均未果。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彭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幫忙追討自己的血汗錢。
法庭干警向彭某了解案情
調解經過
因該案時間跨度長,且涉及社會特殊群體,怎樣才能實質有效化解糾紛,真正實現案結事了?承辦法官收案后,立即帶領法庭干警開展調查工作并嘗試聯系被告許某。因許某電話難以接通,干警遂決定與毛田鎮司法所工作人員一同前往許某住處。
在當地村干部的帶領下,干警來到了許某住處,然而因許某外出,一行人未找到許某,無奈失望而歸。幸運的是,在歸途中,當地村干部發現了被告的身影,干警遂聯合司法所工作人員及村干部就地開展調解工作。經過一番釋法說理,一直未表態的許某最終承諾會準時到庭參加訴訟。
法庭干警向許某開展調解工作
庭審當日,彭某、許某二人均到庭,承辦法官遂組織雙方進行庭前調解。承辦法官及法庭干警從事理、法律、人情等角度對雙方當事人開展調解工作,一方面告知許某其應履行的義務及如不履行該義務將導致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也向彭某解釋了許某當前的難處,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最終雙方冰釋前嫌,并就還款事項達成了調解:由許某當場給付彭某1000元,余下款項分期付款,至2025年所有款項付清。
至此,這場長達八年的勞務合同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供稿|張澤世
編輯|黃湘宜
初審|余翔 陳雄文
審核|易斌 鐘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