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馮婆婆(化名)鼻乳頭狀瘤術后兩周,也是她的82歲生日。一大早馮婆婆及家屬開心地拿著一面錦旗前來川大華西春熙醫院·四川省四醫院復查,并當面感謝劉亞峰教授及耳鼻咽喉科全體醫護人員對她的精心治療和護理。
·高齡婆婆“艱難”求醫路
2023年3月7日,川大華西春熙醫院·省四醫院春熙院區耳鼻咽喉科來了一位可愛樂觀的婆婆。“右鼻持續性堵塞3+年”,長期靠口呼吸,鼻涕有時會倒流入口,每天晚上睡兩三個小時就要起床沖洗鼻腔后才能勉強繼續入睡,導致她的睡眠受到極大影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川大華西春熙醫院·省四醫院耳鼻咽喉科蔣玉媛醫生作為馮婆婆主管醫生,詳細詢問其病史,一個81歲的老年患者雖然思維清晰,但是對自己吃的多種藥物偶爾還是有點理不清。蔣醫生在反復翻閱馮婆婆以前內科住院病歷的基礎上,耐心與她及家屬溝通,得知馮婆婆有40多年的哮喘病史,需要天天靠相關藥物維持治療,又有10余年的冠心病史,術前1周需要暫停抗凝藥,這些無疑都是外科手術及麻醉的“攔路虎”。近幾年來馮婆婆家屬帶其輾轉多家醫院,先后都因為馮婆婆年齡及多種基礎疾病等原因沒能手術。
·多科會診,手術順利完成
經醫院麻醉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心內科多科會診,研討術中術后可能發生的風險及應對措施,在與馮婆婆家屬溝通手術風險后,家屬表示雖然手術風險很大,為改善馮婆婆的生活質量,堅持要求手術。
手術中,川大華西醫院劉亞峰教授為主刀醫生,蔣玉媛醫生協助手術,以最快速度,最小的損傷,力求最大限度改善馮婆婆后期生活質量,術中發現右側鼻腔新生物質地脆,容易出血,明顯不是單純的鼻息肉,只能等待術后病檢來明確。
麻醉蘇醒時候馮婆婆給了大家一點“小驚嚇”,一直表示“不舒服”,醫護團隊高度重視并動態觀察馮婆婆的情況,最后通過綜合分析考慮是血壓波動所致的不適。隨著麻醉藥物的進一步代謝,半小時以后馮婆婆的癥狀有所緩解,這個時候醫護人員才算放下心來,手術成功。術后第三天馮婆婆順利出院,術后病理診斷(右側鼻腔鼻竇)嗜酸性乳頭狀瘤,馮婆婆懸著的心這才放下,雖然是癌前病變,但是這顆定時炸彈已經被拆掉!
·術后復查,已經不需要輪椅了
馮婆婆在入院時候必須靠輪椅轉運做檢查,走幾步就喘粗氣兒,在她生日這天來醫院復查明顯紅光滿面,走路已經沒有了粗重喘息聲,并且主動要求與耳鼻咽喉科的醫生合影。
馮婆婆家屬感嘆道:“真的非常感謝給老人家治療的醫護人員,老人家現在能自己行走連輪椅都派不上用場了。”一聽說醫生術前還有幾分鐘時間可以跟馮婆婆合影,馮婆婆立馬就從內鏡室檢查床上坐了起來,跟術前顫顫巍巍的狀態判若兩人。
體會得到馮婆婆及家人發自內心的感激,耳鼻咽喉科主任王一珺表示:醫患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是心靈與心靈對接。醫生要加強醫患溝通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業務技術水平,只有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有過硬的診療技術能讓廣大患者及患者家屬放心。
(省四醫院耳鼻咽喉科 蔣玉媛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