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雖然西方天天大肆宣傳「中國實力見頂論」,有說2019、2015年的,甚至還有說2008年的,但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卻開始逐漸超過美國,東南亞正在變成中國的東南亞。
根據最近新加坡某智庫的一項調查,如果非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東南亞民眾有50.5%選擇了中國,較去年一口氣提高了12個百分點,自有這項調查以來,歷史上首次超越美國。
具體到國別,站隊中國的為馬來西亞(75%)、印尼(73%)、老撾、文萊和泰國(52%),站隊美國的為菲律賓(83%)、越南(79%)、新加坡(62%)、緬甸和柬埔寨,東盟10國中各有5國。
可能有人會質疑,這也叫領先,分明是平分秋色好嘛。錯了,這就是優勢,而且很大。
首先,以前所有東盟國家的對華策略,學得都是日本和韓國那套,即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意識形態上向西方靠近,說難聽點,就是把中國當凱子,一旦有事,立馬就倒向美國,這幾年能有這樣的進步,相當不錯了。
就以域內最反華的菲律賓為例。去年,中菲兩國的貿易總額719億美元,占到該年菲國GDP的17%,即超過1/6的經濟總量直接與中國相關,作為對比,美菲貿易額只有226億美元,僅為中菲總量的約3成。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
經濟上如此依賴中國,但卻在政治上如此仇視中國,上一個這么做的,是澳大利亞的莫里森,他已經在家里哄了兩年孩子了,一味被美國當槍使,烏克蘭就是前車之鑒。
其次,安全和意識形態都是些很虛的概念,但經濟利益卻是實打實的。也就是說,在不涉及核心利益時,人人都可以高喊愛與和平,但要是真有大錢可賺,就很少有人會干劈情操了。
以域內最親華的伊斯蘭國家馬來西亞為例,在加入一帶一路后,其對中國的好感迅速飆升,比如在站隊中國的程度上,大馬較去年一口氣增加了20個百分點,錢怎么可能買不到友誼。
因此,我的結論是,表面上中國只是微弱領先,但如果考慮到經濟影響力、涉及到吃飽飯的問題,恐怕屆時很少有國家會真正站隊美國,尤其是當中國已有了在南海抗衡美國的軍事實力時。
當年,美國崛起的第一步,就是通過美西戰爭將拉美變成自己的后花園,如今中國也在重走這一道路,世界霸主的位置,恐怕很快就會動一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